峨山掌突蟾(學名:Leptobrachella oshanensis)是盤舌蟾科、掌突蟾屬兩棲動物。頭長與頭寬相等;吻凸圓,吻棱明顯;鼓膜大呈圓形;上頜齒髮達,無犁骨齒;舌後端具深缺刻。內掌突發達,其面積占手掌的1/2,位於第一、二指的基部,外掌突小。脛跗關節前達眼,趾緣無膜,趾間具蹼跡。皮膚較光滑,背部有不規則的細膚褶和小痣粒。股後腺與膝關節間距遠大於吻長。生活時背為紅棕色,兩眼間有三角形黑斑;腹麵皮膚光滑,具灰棕色點斑。股腹面有深色塊斑。雄蟾體長26.6-30.7毫米,雌蟾31.6毫米左右。蝌蚪全長37-66毫米。體側具氣囊,體尾紅棕色,體側以下色淺。
該蟾生活于海拔720-1800米的山區。成蟾在白天多棲於溪邊石下或石隙、土洞內,有的在溪邊竹根下。4-7月在夜間可聽到“呷、呷、呷”的鳴聲。分布於中國四川(峨眉、峨邊、洪雅、屏山、長寧、南江)、甘肅(文縣)、重慶(南川、巫山)、貴州(印江、羅旬)、湖北(宜昌、利川)。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成體:雄蟾體長27-31毫米,雌蟾體長32毫米左右。脛長不到體長之半。頭較高,長寬幾乎相等。吻端鈍圓。吻棱顯著,但不成稜角狀。鼻孔近吻端。頰部略向外傾斜。鼻間距約為眼間距的3/4,眼間距略寬於上眼瞼。瞳孔縱置。鼓膜大而圓,有耳柱骨。上頜齒髮達。舌寬大,後端缺刻深。無犁骨齒。雄蟾具單咽下內聲囊。前肢細弱。指細長。指關節下無瘤。內蹠突橢圓形,無外蹠突。雄性有雄性線。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僅相遇。指端圓,趾端球狀、色淺。趾側無緣膜。指式:3>l=4=2;第五趾略短於第三趾。趾間無蹼。趾關節下無瘤。體背部細膚棱不規則或有分散小疣;背兩側斷續膚棱可達胯部;體側有疣粒6~8枚,腋腺大,股後腺略大於趾端,距膝關節較遠;體腹面光滑。體背面紅棕色,兩眼間有黑色三角斑;咽喉部有麻斑,胸、腹部幾乎無斑,腹側有白色腺體排列成縱行。
蝌蚪:第35-36期蝌蚪體細長,全長約54毫米,頭體長18毫米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190%左右;體側皮膚鼓脹成氣囊狀;體背面棕褐色,有的有暗綠色細點,腹面略透明,尾部無明顯斑點;唇齒式多為Ⅰ:3+3/2+2:Ⅰ;唇緣寬,周緣具乳突,僅下唇中央向內凹陷,口角處無副突。
近種區別
峨山掌突蟾與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相近,趾側均無緣膜。但腹斑掌突蟾胸腹部有深色斑,股後腺至膝關節外側間距約與吻長相等;蝶篩骨前部超過鼻骨前端,篩軟骨小;蝌斟尾部深色斑點甚明顯,唇齒式多為Ⅰ:4+4/3+3:Ⅰ。
生活習性
該蟾生活于海拔720-1800米的山區。成蟾在白天多棲於溪邊石下或石隙、土洞內,有的在溪邊竹根下。4-7月在夜間可聽到“呷、呷、呷”的鳴聲。蝌蚪屬越冬型,在同一環境中可見到不同發育期的蝌蚪,常分散於溪底或小溪邊水內石隙間,行動極為敏捷,稍受驚擾便急速游向深水石下或潛入碎石間。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峨眉、峨邊、洪雅、屏山、長寧、南江)、甘肅(文縣)、重慶(南川、巫山)、貴州(印江、羅旬)、湖北(宜昌、利川)。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