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學》是由吳順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21年9月18日出版的高等學校新體系土木工程系列教材。該書可作為各類岩石工程領域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其擴展學習內容可作為研究生教材使用,亦可作為相關專業的高等學校教師、科研院所及工程設計與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該教材共14章,系統介紹了岩石力學與岩石工程的基本理論、試驗方法、技術套用等知識。第1章緒論部分敘述了岩石力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第2~7章為岩石力學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岩石工程地質環境、岩石物理力學性質、結構面與岩體力學性質、工程岩體分級、岩石強度理論與本構關係;第8~11章為岩石工程套用方面的內容,包括岩石地下工程、深部岩石工程、岩石地基工程和岩石邊坡工程;第12~14章為擴展學習內容,包括岩石動力學、岩石工程流固耦合及岩石力學數值分析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岩石力學
- 作者:吳順川主編,李利平、張曉平副主編
- 類別:高等學校新體系土木工程系列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8日
- 頁數:44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65959
- 字數:570千字
- CIP核字號:2021154069
成書過程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前輔文 1緒論 1.1岩石力學學科發展簡史 1.1.1學科起源 1.1.2發展階段 1.2岩石力學研究內容與關鍵問題 1.2.1岩石的複雜性 1.2.2岩石力學的研究內容 1.2.3岩石力學的核心問題 1.2.4工程中的岩石力學問題 1.3岩石力學主要研究方法 1.4岩石工程與學科發展 1.4.1工程實踐促進學科發展 1.4.2我國岩石工程的複雜性 1.4.3我國岩石工程面臨的挑戰 1.4.4岩石力學學科發展趨勢 1.5本書主要內容 習題與思考題 2岩石工程地質環境 2.1岩石工程的特殊性 2.2影響岩體性質的地質要素 2.2.1完整岩塊 2.2.2結構面 2.2.3地應力 2.2.4孔隙流體 2.2.5溫度 2.3岩石的礦物成分與地質成因 2.3.1岩石的礦物成分與結構構造 2.3.2岩石的地質成因 *2.3.3三大類岩石的野外鑑別 2.4結構面成因與分類 2.4.1結構面地質成因 2.4.2結構面力學成因 2.4.3結構面分級與岩體結構類型 2.5地應力及其分布規律 2.5.1地應力的基本構成 2.5.2影響地應力場的因素 2.5.3淺部地應力分布的一般規律 2.5.4地應力測量方法簡介 2.5.5初始應力場的估算原則 習題與思考題 3岩石物理力學性質 3.1岩石物理性質 3.1.1岩石密度與比重 3.1.2岩石的孔隙性 3.1.3岩石的水理性 *3.1.4岩石的熱學特性 3.2岩石強度特性 3.2.1岩石單軸抗壓強度 3.2.2岩石點荷載強度 3.2.3岩石三軸抗壓強度 3.2.4岩石抗拉強度 3.2.5岩石抗剪強度 3.3岩石變形特性 3.3.1岩石變形指標及其確定 3.3.2單軸壓縮條件下的變形特徵 3.3.3循環荷載作用下的變形特徵 3.3.4三軸壓縮條件下的變形特徵 3.3.5岩石的擴容 3.4岩石的流變 3.5影響岩石力學性質的因素 3.5.1礦物成分的影響 3.5.2岩石結構構造的影響 3.5.3水的影響 3.5.4溫度的影響 3.5.5風化程度的影響 3.5.6圍壓與載入速率的影響 習題與思考題 4結構面與岩體力學性質 4.1結構面自然特徵與參數採集 4.1.1結構面的自然特徵 4.1.2結構面的參數採集 4.2結構面力學性質 4.2.1結構面法向變形 4.2.2結構面切向變形 4.2.3結構面抗剪強度 4.2.4結構面剪下特性影響因素 4.3岩體強度特性 4.3.1岩體強度經驗關係估算 4.3.2岩體強度理論分析 4.3.3岩體強度數值分析 4.3.4岩體強度原位測試 4.4岩體變形特性 4.4.1岩體變形曲線及特徵 4.4.2岩體變形參數經驗估算 4.4.3岩體變形參數原位測試 4.5岩體水力學性質 4.5.1滲流對岩體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4.5.2岩體滲透係數測試 習題與思考題 5工程岩體分級 5.1岩體地質力學分級(RMR) 5.2礦山岩體分級(MRMR) 5.3巴頓岩體質量分級(Q) 5.3.1Q分級系統 5.3.2Q值與地下工程支護措施 5.3.3Q系統在邊坡工程中的套用 5.4地質強度指標(GSI) 5.5邊坡工程岩體質量評價 5.5.1邊坡工程岩體分級(SMR) 5.5.2中國邊坡工程岩體分級(CSMR) 5.6工程岩體分級系統的關聯 5.7工程岩體分級方法的發展趨勢 習題與思考題 6岩石強度理論 6.1岩土介質與理想材料的差異 6.2岩石強度理論發展歷程 6.2.1經典岩石強度理論 6.2.2經驗岩石強度理論 6.3基本概念 6.3.1應力不變數 6.3.2應變不變數 6.3.3主應力空間與偏平面 6.3.4屈服與破壞 6.4屈瑞斯卡準則 6.5米賽斯準則 6.6莫爾-庫侖強度準則 6.6.1庫侖準則 6.6.2莫爾強度理論 6.7德魯克-普拉格準則 6.8松崗元-中井照夫準則 6.9格里菲斯理論 6.10統一強度理論 *6.11摩擦材料廣義非線性強度準則 6.12三維霍克-布朗強度準則 6.12.1雙參數偏平面函式 6.12.2修正三維霍克-布朗強度準則 習題與思考題 7岩石本構關係 7.1平衡方程和幾何方程 7.1.1平衡方程 7.1.2幾何方程 7.1.3邊界條件 7.2岩石彈性本構關係 7.2.1各向同性線彈性本構關係 7.2.2各向異性線彈性本構關係 7.2.3各向同性非線彈性本構關係 7.3岩石塑性本構關係 7.3.1屈服條件 7.3.2加卸載準則與硬化規律 7.3.3全量型本構關係 7.3.4增量型本構關係 7.3.5塑性勢及流動法則 *7.3.6結構面的彈塑性本構關係 7.4岩石流變本構關係 7.4.1基本元件的力學模型及本構方程 7.4.2組合元件的力學模型及本構方程 7.4.3流變力學模型識別 7.4.4岩石長期強度 習題與思考題 8岩石地下工程 8.1圍岩二次應力狀態分析 8.1.1圍岩二次應力狀態的彈性分布 8.1.2圍岩二次應力狀態的彈塑性分布 | 8.1.3地下工程圍岩穩定性判別 8.2圍岩壓力計算 8.2.1圍岩壓力的分類 8.2.2塑性形變壓力 8.2.3鬆動壓力 *8.2.4豎井圍岩壓力計算 8.3地下結構設計方法 8.3.1結構力學方法 8.3.2收斂-約束法 8.4地下工程施工理念與方法 8.4.1新奧法 8.4.2新意法 8.4.3挪威法 8.5地下硐室主要支護與加固技術 8.5.1錨桿(錨索) 8.5.2噴射混凝土 8.5.3拱架 8.5.4現澆混凝土 8.5.5超前支護 習題與思考題 9深部岩石工程 9.1岩體開挖力學回響與影響要素 9.2深部岩體工程的賦存環境與力學特性 9.2.1深部“三高”環境 9.2.2深部岩體力學特性 9.3高地應力硬岩岩爆 9.3.1岩爆的定義及分類 9.3.2板裂破壞強度準則及劇烈程度判定 9.3.3岩爆傾向性分析與岩爆等級劃分 9.3.4岩爆現場監測預警 9.3.5岩爆控制技術 9.4高地應力軟岩大變形 9.4.1軟岩的定義 9.4.2高地應力條件下軟岩大變形等級劃分 9.4.3高地應力條件下軟岩大變形控制方法 9.4.4大變形特殊支護結構及讓壓支護體系 9.5高地溫與岩體力學性質 9.5.1高溫對岩石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9.5.2高地溫對岩體工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習題與思考題 10岩石地基工程 10.1岩石地基與基礎結構形式 10.1.1岩石地基 10.1.2基礎結構形式 10.1.3岩基上的荷載 *10.2岩石地基中的應力分布 10.3岩石地基的沉降變形 10.3.1彈性半空間表面作用豎向集中力的位移解 10.3.2岩基上淺基礎的沉降 10.3.3嵌岩樁基礎的沉降 10.4岩石地基的承載力 10.4.1岩基承載的破壞形式 10.4.2岩基極限承載力計算 10.4.3岩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 10.4.4特殊條件下的岩基承載力 10.5岩石地基(壩基)的穩定性 10.5.1岩基的穩定性 10.5.2壩基的失穩模式 10.5.3壩基的抗滑穩定性計算 習題與思考題 11岩石邊坡工程 11.1邊坡與災害 11.1.1邊坡變形破壞的演化階段 11.1.2邊坡破壞特徵與分類 11.1.3邊坡災害的後果 11.2邊坡穩定性影響因素 11.2.1岩土體性質與地質結構 11.2.2水的影響 11.2.3振動的影響 11.3岩石邊坡工程的行業特徵及設計要求 11.3.1岩石邊坡工程的行業特徵 11.3.2岩石邊坡的設計要求 11.4邊坡穩定性評價指標與設計標準 11.4.1邊坡穩定性評價指標 11.4.2設計安全係數的選用 11.5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 11.5.1定性分析圖解法 11.5.2結構面控制型邊坡失穩模式與分析 11.5.3二維極限平衡條分法 11.5.4三維極限平衡條分法 11.5.5穩定性分析方法的選用原則 11.6邊坡防護與加固 11.6.1邊坡災害防控原則 11.6.2邊坡災害防控措施 11.7邊坡穩定性監測 習題與思考題 12岩石動力學 12.1岩石動力學概述 12.2岩石動力學試驗方法 12.3岩石的動力強度 12.3.1岩石動態增強因子 12.3.2岩石動態強度準則 12.4岩體工程中的應力波理論 12.4.1應力波基礎知識 12.4.2連續介質內一維應力波傳播分析方法 12.4.3應力波作用下節理本構模型 12.4.4岩體內應力波傳播的等效連續介質方法 12.4.5岩體內應力波傳播的位移不連續方法 12.5岩石動力學在工程中的套用 12.5.1爆破破岩與爆破振動測試 12.5.2衝擊破岩 12.5.3聲波測試 習題與思考題 13岩石工程流固耦合 13.1流固耦合基本概念 13.2岩石的有效應力 13.2.1岩石有效應力基本模型 13.2.2岩石的雙重有效應力 13.3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3.1含單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3.2含一組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3.3含多組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4三維應力下裂隙滲流耦合機制 13.4.1裂隙岩體法向變形與滲流的耦合關係 13.4.2三維應力下含單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4.3三維應力下裂隙岩體滲流規律 13.5岩體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13.5.1滲流連續性方程 13.5.2應力平衡方程 13.5.3岩體流固耦合方程 13.6高壓流體致裂技術套用 13.6.1非常規儲層改造中的水力壓裂 13.6.2採礦工程中的水力壓裂 13.6.3超臨界二氧化碳壓裂 習題與思考題 14岩石力學數值分析方法 14.1概述 14.2有限單元法 14.2.1有限單元法簡介 14.2.2有限元法求解問題的步驟與要點 14.2.3強度折減法與失穩判據 14.2.4基於強度折減法的邊坡穩定性分析實例 14.3有限差分法 14.3.1有限差分法簡介 14.3.2有限差分法求解問題的基本步驟 14.3.3FLAC軟體簡介 14.3.4軟弱圍岩隧道大變形分析實例 14.4離散單元法 14.4.1離散單元法簡介 14.4.2顆粒流基本理論 14.4.3接觸本構模型與細觀參數選擇 14.4.4PFC軟體在岩石力學與工程領域的套用 14.5連續-非連續單元法 14.5.1連續-非連續單元法簡介 14.5.2岩體損傷破裂的力學模型 14.5.3單元接觸檢測方法 14.5.4基於CDEM的三維台階爆破全過程分析實例 14.6無單元伽遼金法 14.7數值流形法 14.8數值分析方法展望 習題與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