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村(山東省濰坊市昌邑下轄村)

山陽村(山東省濰坊市昌邑下轄村)

飲馬鎮山陽村地處山東省濰坊市昌邑中部,北距昌邑市區20公里,東距飲馬鎮6.5公里。該村位於濰河東岸,北依博陸山,古稱博陸聚,亦稱陸陽村或霍丘村。

2018年11月,獲得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18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陽村
  • 東西長:860米,
  • 南北寬:580米,
  • 面積:50萬平方米
歷史淵源,文化遺址,資源開發,

歷史淵源

乾隆昌邑縣誌》載:“博陸聚:漢霍光博陸侯食邑北海。今昌邑有博陸聚,距縣南四十里,濰水東岸。”《齊乘》記“陸山,昌邑縣南四十里,濰水東岸。漢封霍光為博陸侯,食邑北海河東。師古曰:蓋鄉聚之名,非縣也。此博陸聚之山耳,故名陸山,天寶六年敕改霍侯山。”自古就有人群在此生息繁衍。今山陽村始建於明代,明隆慶年間,溫姓自白塔遷此,王姓由山陰遷來。

文化遺址

山陽村西北的博陸山麓有兩處商周遺址,一處是位於山西坡的仙姑洞商周遺址,一處是位於山南坡的博陸山前商周遺址。仙姑洞商周遺址,被山洪衝出山溝,出現斷面,可見文化層,距地表0.5米,厚0.5米至3.8米,採到陶片有夾砂灰陶、泥質紅陶、褐陶,可辯器皿有鬲、罐、豆、缽、壺等。此遺址內涵豐富,是研究商周歷史的可貴依據。博陸山前商周遺址山坡延伸,文化層厚2.5至4.5米,可辯器物有鬲、罐、陶拍盔形器等。該處遺址面積大,文化層厚,埋藏淺。山陽村的另一處遺址是張家院落漢代遺址。長約300米,寬250米,斷代為漢代早期遺址。

資源開發

博陸山石英石蘊藏量大,質量好,品位高。1983年,山東省地質局第四地質隊在對博陸山進行先後四年的勘探後公布:山陽的石英礦儲量按每年開採12萬噸計算,可開採300年。山北麓及沿濰河沙質土地約3500畝,適宜果樹生長。當地果樹種植歷史極為悠久,其中以梨樹栽種年代最久,目前最古老的梨樹有明代初期的,樹齡在500年以上。山陽大梨果實碩大,皮薄肉脆,汁多液甜,易於久貯,且能化痰潤喉,去火清肺,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