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

西部寺院遺址位於一區,發掘於2010年,是一處較完整的寺廟遺址,包含北廊房、東廊房、西廊房、南廊房、塔基和磚瓦等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窟頂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
  • 挖掘時間:2010年—2011年
  • 地理位置:雲岡窟頂一區和二區
  • 主要遺蹟:北廊房、東廊房、西廊房、南廊等
  • 地點: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以開鑿於北魏的大型佛教石窟著名於世,是我國第一批國保單位,2001年又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山西省文物局和大同市文物局安排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牽頭,雲岡石窟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配合,組成雲岡聯合考古隊。根據國家局和專家組意見,連續數年在雲岡窟頂做遺址調查和發掘。2010年,雲岡聯合考古隊在山頂試驗區(一區)南部(33窟以西)發掘一處較完整的北魏佛教寺院遺址,發現塔基、前廊後室的北房、東房和西房等。印證了《水經注》描寫雲岡石窟當年“山堂水殿,煙寺相望”的雄宏氣象。在2010年工作基礎上,2011年又在雲岡窟頂八字牆以東發掘一處北魏至遼金的建築遺址。發掘工作始於2011年4月,先期用RTK測繪儀按照大地坐標測量布方,保證了與其他學科的對接和相互使用;還做了窟頂工地南部邊緣的安全保護矮牆。隨後由南至北開10×10米的探方50個進行發掘, 10月底發掘基本結束。連同探溝,發掘總面積5000多平米,具體位置在雲岡石窟五窟和六窟頂部。
北廊房遺蹟全長61.5米,由15間房組成,房前現存12個柱礎。西廊房遺蹟長13.5米,有房2間;東廊房遺蹟約18米,有房3間;方形塔基邊長約14米,磚瓦窯遺蹟共有2處。遺址時代為北魏,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佛教寺院遺蹟。
東部寺院位於二區,發掘於2011年,是一處北魏遼金佛教寺院遺址,包含塔基、石柱礎、鑄造井台、熔鐵爐、水井遺蹟等遺蹟。塔基中部的方形夯土塔心是北魏遺蹟,外圍八角形框線當為遼金擴充補建。鑄造工場遺蹟現存地穴式鑄造井台和30座熔鐵爐遺蹟。熔鐵爐環繞於鑄造井台周圍,一頭有鼓風口和安裝固定風箱的遺蹟,爐內有鐵渣,坩堝碎片等,是我國最早的地穴式鑄造井台。
該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和器物時代屬北魏至遼金。兩處寺院遺址的發現,有助於了解北魏雲岡寺院的結構、布局和規模,印證了《水經注》描寫雲岡石窟當年“山堂水殿,煙寺相望”的雄宏氣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