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蘿蔔,一種包括多達100種全年或一年生香草類植物的名字。來自歐洲、非洲和亞洲的山蘿蔔花草繁茂,其高度則在一英尺(30厘米)到四英尺(120厘米)之間。它們球狀的花可以有3英寸(7.5厘米)寬。山蘿蔔又長又細的雄蕊從花朵中央向外伸展,頗似針墊(pincushion)。山蘿蔔也被稱為針墊花(pincushion flower)和凌晨新娘(morning bride)。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蘿蔔
- 別稱:針墊花
- 界:植物界
- 目:川續斷目
- 科:川續斷科
- 屬:山蘿蔔屬
簡介
![山蘿蔔 山蘿蔔](/img/6/119/nBnaugjY0YDN1QGOmhDNiVGZzYWNjRDMkFTZxYTMkljYxU2YmV2NhZzY3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詳情
‧學 名: | Scabiosa lacerifolia Hayata |
‧科 名: | 續斷科(Dipsacaceae)山蘿蔔屬(Scabiosa) |
‧別 名: | 高山山蘿蔔、台灣藍盆花(大陸) |
‧原產地: | 台灣固有種 |
‧分布: | 生長於台灣全島高海拔 2,500~3,900 公尺的高山上;以南湖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雪山、玉山、關山、秀姑巒山、馬勃拉斯山、向陽山、合歡山主峰山頂及東峰避風向陽處最為常見。 |
‧用 途: | 1.尚未開發利用:在高山上由於水份與養份都缺乏,植物的根部只好往土壤層侵入,使主根愈深入愈大,因此限制了支根的生長,形成狀似蘿蔔的根部;山蘿蔔就是此根部粗大的一種植物,可惜比平地的蘿蔔略為遜色,而且木質部太多,故不能食用。 |
‧莖: |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根甚長,呈棒狀,高 10~20 公分。 |
‧葉: | 葉長於根的上部,為線狀披針形,長 10~14 公分,寬 5~9 公分,有不明顯的羽狀裂或呈撕裂狀,偶亦呈鈍鋸齒狀、紙質,先端漸尖,基部狹而無柄,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略帶白粉狀。 |
‧花: | 花大,淡紫色,長於花莖先端,呈頭狀花序排列;花莖抽自於葉叢,直立,上面生有白色絨毛,長 10~20 公分;總苞片排成 3 列,革質、離生,近似披針形,長 1.5~2 公分,寬 0.2~0.3 公分,先端鈍;花萼小,先端有 5 條細毛狀的裂片;花冠長 1.5~2 公分,2 唇裂,5 裂,裂片不整齊,下唇裂片較大,先端鈍;雄蕊 4 枚,花柱細長,線形,光滑或略有毛茸;七月中旬至九月上旬為其開花期。 |
‧果: | 果實為瘦果,卵形,長 0.3~0.5 公分,包圍在總苞內,先端有殘存的花萼。果實於八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成熟。 |
‧特徵: | 高山山蘿蔔為多年生草本,屬於陽性植物,莖直立,性喜近鋒頂的岩屑地或岩原上;對土壤需求性不高,但需要長時間的陽光照射,以東南、西南及南向的山坡地最適宜;根甚長,呈棒狀,高 10~20 公分。葉對生,半抱莖,基生葉線狀披針形,羽狀淺裂至撕裂,無托葉,葉長 5~12 公分,寬 0.5~0.6 公分,莖生葉長 0.4~0.5 公分。花小,兩性,密集成頭狀花序,花序具一長 5~6 公分柄;總苞片 3 列,草質;苞片線狀披針形;小總苞 4 角形,4~5 裂;萼剛毛狀,與子房合生;花冠 5 裂;雄蕊 4,生於花冠筒上,與花冠裂片互生;子房下位。瘦果,由具 8 稜及被微毛之小總苞包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