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山蘿蔔

蒙古山蘿蔔

蒙古山蘿蔔,中藥名。為川續斷科藍盆花屬植物窄葉藍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 ex Roem. et Schult.的花。植物窄葉藍盆花,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具有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肺熱咳喘,肝火頭痛,目赤,濕熱黃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蒙古山蘿蔔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茜草目
  • :川續斷科
  • :藍盆花屬
  • :窄葉藍盆花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
  • 採收時間:7-8月
  • 用量:內服:研末,1.5-3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花。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功效

清熱瀉火。

主治

肺熱咳喘,肝火頭痛,目赤,濕熱黃疸。

相關配伍

1、治肺熱咳嗽,氣喘,蒙古山蘿蔔花15g,甘草12g,草河車9g,遠志6g,蓮座薊3g。共研細面,每日3次,每次1.5-3g,開水沖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肝膽濕熱、目赤、黃疸,紅花15g,石膏9g,蒙古山蘿蔔、木通、地丁、訶子各6g,麻黃9g。共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1.5-3g。(《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3g。

炮製

採集加工:7-8月採收,摘取剛開放的花朵,陰乾。

形態特徵

窄葉藍盆花,別名細葉山蘿蔔《東北植物檢索表》,山蘿蔔《全國中草藥彙編》。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莖數枝,被短毛。基生葉成叢,葉柄長3-6cm;葉片窄橢圓形,長6-10cm,寬1-2cm,羽狀全裂,稀齒裂,裂片條形,寬1-1.5mm,花時常枯萎;莖生葉對生,基部連線成短鞘,抱莖,具長1-1.2cm的短柄或無柄;葉長圓形,長8-15cm,寬4-5cm,一至二回狹羽狀全裂,裂片線形,寬1-1.5mm,漸尖頭,兩面光滑,或疏被白色短伏毛。頭狀花序三出頂生,半球形,徑3-3.5cm;總花梗長達30cm;花萼5裂,細長針狀;花冠藍紫色,外面密被短柔毛,中央花冠筒狀,長4-6mm,先端5裂,裂片等長;邊緣花二唇形,長達2cm,上唇2裂,較短,下唇3裂,較長,中裂片最長達1cm,倒卵形;雄蕊4,花絲細長,外伸;花柱長1cm,外伸,柱頭頭狀。果序橢圓形,小總苞方柱狀,四棱明顯,中棱常較細弱,先端有8凹穴,冠檐膜質;瘦果長圓形,長約3mm,具5條棕色脈,先端冠以宿存的萼刺5。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600m的砂質山坡及砂地草叢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

藥理作用

1、解熱作用。
2、鎮靜作用。
3、抗炎作用。
4、延長巨噬細胞壽命和穩定溶酶體作用。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清熱瀉火。主治肝火頭痛,發燒,肺熱咳嗽,黃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