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筍

山萵筍

山萵筍,中藥名。為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尼泊爾綠絨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 DC.的全草。植物尼泊爾綠絨蒿,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和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主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腸胃炎,濕熱水腫,頭痛,痛經,白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萵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罌粟目
  • :罌粟科
  • :綠絨蒿屬
  • :尼泊爾綠絨蒿
  • 分布區域:我國四川、雲南和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量:內服:煎湯,3-6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

肺熱咳嗽,濕熱黃疸,腸胃炎,濕熱水腫,頭痛,痛經,白帶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炮製

採集加工:夏季採收,陰乾或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0.6-1.2m。全體被黃褐色、具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長約9cm,直徑約2.5cm。莖粗壯,具分枝,圓柱形,有時具縱棱,基部有宿存葉基及密集成叢的長柔毛。基生葉密集叢生;葉柄長達22cm;葉片形狀多變,長可達30cm,寬達17cm,通常基部羽狀全裂,先端羽狀半裂,裂片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形,邊緣缺刻狀羽狀淺裂;下部基生葉與莖生葉同形,具短柄;上部莖生葉較小,近無柄。花莖具分枝,花生於上部葉腋內,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花梗長3-10cm;花下垂;萼片卵圓形,外面被毛;花瓣4,卵形或近圓形;紅色、紫色或藍色,稀白色;雄蕊多數,花絲絲狀,與花瓣同色或較深,花葯橘黃色,長圓形;子房近球形、卵形或橢圓形,密被淡黃色或銹色的長硬毛及微柔毛,花柱棒狀,果時長可達1.2cm,柱頭頭狀,5-8裂,深綠色。蒴果長圓形到橢圓狀長圓形,長1.5-2.5cm,直徑0.7-1.5cm,密被毛,5-8瓣自先端縱裂。種子卵形至寬橢圓狀長圓形,種皮密被乳頭狀突起。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700-4000m的草坡。

相關論述

《中草藥》:“清熱解毒。治肝炎,肺炎,肺熱咳嗽,頭痛,皮膚病。花:清血熱。治血熱病,鼻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