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背村(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安崗山背村)

山背村(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安崗山背村)

山背村為一鄉村名稱,在我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安崗、江西省江西永新縣煙閣鄉、湖南省漵浦縣葛竹坪鎮、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鎮、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戴坊鎮、廣西省賀州市鐘山縣燕塘鎮均有同名鄉村,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村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背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
  • 地理位置:坐落於董塘鎮北部
概括,歷史名人,

概括

仁化縣安崗山背村坐落於董塘鎮北部、凡口鉛鋅礦礦部左側。該村依山坡而建,整齊劃一,間隔有致,全村共70戶,62為本地人口,8戶為流動人口,以譚姓為主,余姓次之,其他姓氏交替更換,總計人口數為350人。全村道路硬底化、食水自來化、電視有線化、電話程控化,是個生活富裕和美化綠化俱佳的自然村。村中建有200多平方米的禮堂、80平方米的文化室,設有籃球場等文化體育場所和娛樂設施,農戶年人均收入在全縣平均水平以上,是韶關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村

歷史名人

本煥
丹霞山別傳禪寺及廣州光孝寺住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本煥法師,俗姓張名志山,湖北省新州縣人,1907年9月出生。
1929年,他年僅22 歲便看破紅塵,在本縣報恩寺出家,到湖北洪山寶通寺受戒當和尚。以後他雲遊四方:1930年到江蘇揚州高旻寺住後任職事,1937年到山西五台山碧山寺任監院,1938年到上海普濟寺閱經,1942年到五台山西天寺閉關三年,打座參禪,1948年到湖北新州住報恩寺閱經,同年11月11 日由湖北到廣東曲江南華寺閱經,1949年1 月至1958年任南華寺住持。
1955年,他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還參加全國佛教協會,當選為理事。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山背村
1980年,本煥法師應佛教徒的要求,到丹霞山別傳禪寺任方丈。為了支持他儘快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仁化縣人民政府還了別傳禪寺遺址,提供了宗教活動場所。
本煥法師主持別傳禪寺以來,得到在美國的師兄--紐約光明寺住持壽冶老法師的饋贈金,以作建寺之資。嗣後,他又寫信給海內外的師兄弟,為建寺修廟募捐資金,就有90餘萬港元。接著,他又陸續收到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印度尼西、日本等國的華僑和僧尼以佛教信徒的贊助募金40餘萬元。
本煥法師不顧年老衰之身,還長途跋涉,竭力竭誠,親自到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等著名佛教聖地參觀學習,到福建瓷廠選購特殊的建築材料,到湖南招聘能工巧匠。在仁化縣人民政府的統籌規劃和支持協助下,經過三年多的努力,耗資220多萬元人民幣,使具有清代建築特色的、宏偉壯觀的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鐘樓鼓樓、齋堂、香積廚、僧舍等殿宇建築,在長老峰下、天然岩前拔地而起。從此,丹霞山別傳寺更揚名遐邇,香菸繚繞殿梁,誦經佛事鼎盛。
本煥法師重建別傳禪寺的訊息,不脛而走,萬里傳頌。前來受皈依的弟子絡繹不絕,遠在香港澳門的佛教徒也紛紛前來皈依,來寺觀光的遊人香客則為數更多。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廣東省省長葉選平等領導同志曾專程到丹霞山別傳禪寺會見了本煥法師,對本煥法師重建別傳禪寺的功績作了熱情洋溢的讚譽,並分別贈詩題字。
1986年5 月,廣東佛教協會聘請本煥法師到廣州光孝寺任方丈,但他還很關心丹霞山別傳禪寺佛事。他表示在自已有生之年,繼續行善積德,多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
鄧祝三
鄧祝三生於1902年,董塘鎮董中新大門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於1925年參加農民協會,曾在北江農軍學校讀書,畢業後任第五區農民協會執行委員。1925年至1927年的仁化農民運動中,他是農民自衛軍的負責人,打土豪分田地積極堅決,與土豪武裝戰鬥時身先士卒勇敢機智。1927年,“四· 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共仁化縣支部針對急轉直下的險惡形勢,決定派遣鄧祝三等率領五區農民自衛軍140多人與曲江、樂昌的農民自衛軍匯合北上,支援武漢革命政府,討伐蔣介石。後因汪精衛趨蔣,武漢國民政府叛變,鄧即率農軍返回。同年6月,和蔡卓文、梁展如率領農軍攻破仁化監獄,營救出農會幹部和革命民眾80餘人,不幸被捕。6月29日被國民黨清黨委員會殺害於仁化縣城南較場。
李永茂和李充茂
《仁化縣誌》載,在唐末,丹霞山曾有過佛教居士來游,但無營構。北宋崇寧間(1102-1106年),法雲居士自山麓攀援而上,見錦石岩竟然集雄奇秀美於一身,可以養靜,嘆曰:“半生在夢裡過了,今日始覺清虛!”。於是聚集百餘人到丹霞山下層的錦石岩開山建庵,並開始向中、上層經營。但大規模開發丹霞山,還是從李永茂、李充茂兩兄弟開始。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明滅,其遺臣江西虔州(今贛州)巡撫李永茂(字孝源,號嵩道人),忠憤填膺,恥事清朝,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離開贛州,越過梅嶺,避亂來到丹霞山隱居。李永茂之弟李充茂在《丹霞山記》一文中曾說到:“伯子(按,作者對其兄李永茂的尊稱)餘勇可賈,意津津未倦,蓋樂此不為疲乎,此丙戌(順治三年)重陽也。是夕,偕諸子宿山中六祖堂......隨與諸子謀曰:是山也,有險足固,有岩足屋,有樵可采,有泉可汲,其亦避世之奧區乎。”於是李氏出金百餘兩,向仁化縣汞生劉望夫、劉松濤兄弟買得丹霞山,將其先父安葬在丹霞山對岸的雲石山南面,他帶著弟弟充茂和兩個兒子暨親戚幕僚眾人,劈除荊棘,修關門、鑿石階、架木梯、建房屋,隱居山內,侍奉母親。
同年冬,明唐王朱聿鍵復明失敗,殉國。李永茂立即趕赴粵西,與總督尚書丁魁楚、兵部侍郎瞿式耜等,共立桂王朱由榔,建立南明政權,改年號為“永曆”,進行反清復明。朱由榔拜他為文淵閣大學士,他以父喪固辭。後,專任進講竺讀,不參政務。不久,他看到南明王朝內派系林立、相互傾軋,自己不能力挽狂瀾,江山難於收拾,在惘悵至極之下,寫下了《憶丹霞山居》七律三首。其中有“雁陣南飛悲故國,螺川西望恨街亭”、“三岩一出秋容老,慚愧閒身泛水萍”和“孤臣強搵昏朝淚,調配峽邊頌野萍”等感概萬千之句。李充茂在《丹霞山記》中說他後來,“蒼梧暨駕,齎志以終”,王夫之《永曆實錄》說他“入仁化山中,鬱郁以疾卒”。
李永茂的弟弟李充茂(字鑑湖),明朝的禮部主事,崇禎皇帝殉國後,即跟隨他哥哥一同隱居丹霞山,伺機反清復明。後見復明無望,即繼承他哥哥的遺志,銳意經營丹霞山,首先在山頂的雲岩、雪岩及虹橋之下,築牆多堵,以鞏固岩沿基圍。接著又開井引泉,構築亭台。還買置芳坑洞田租三十石,施作六祖堂香火。經過他的努力開發,全山初具規模,原來不甚出名的丹霞山開始興旺發達起來。
清順治八年,李充茂帶領兩個侄子扶先人靈棺北上河南鄧州故鄉安葬後,又獨身一人返回丹霞山隱居。他曾到廣州海幢寺拜天然和尚為師, 發出家,法名今地。順治十八年他將丹霞山舍給師兄今釋澹歸,請澹歸繼續開發丹霞山。澹歸即於康熙元年(1662年)來丹霞山,刻意開闢道場。
可以說,法雲居士是錦石岩建庵之祖;李氏兄弟是丹霞山開山之祖;今釋澹歸是開闢丹霞山道場之祖。
黃梅林生於1876年,又名黃德安,出生於仁化縣石塘鎮黃伍村農民家庭,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第五區農民協會常務執行委員。1925年春,黃梅林在石塘京地鄉組織農民協會,向農民廣泛宣傳革命道理,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鬥爭。1928年,國民黨先後調集四個團的正規軍和本地反動武裝,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大舉圍攻石塘寨。黃梅林和李載基一起率領農會軍民奮起英勇抗擊,他們不畏流血犧牲,前赴後繼,堅持了長達8個月的石塘寨保衛戰,寫下了農民武裝鬥爭的光輝一頁。1928年11月11日,黃梅林帶領農會軍民從石塘寨突圍,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譚甫仁
譚甫仁(1910-1970) 廣東仁化人。1927年春參加農民運動,加入廣東農民自衛軍北上武漢,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1月參加工農革命軍,在第一師一團當班長。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任紅四軍士兵委員會幹事。參加鞏固、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任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營黨委幹事。1930年任紅十二軍一O三團連政治委員。同年冬任第三十六師第一O八團政治委員。1933年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同年秋入紅軍學校上乾隊學習。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9月任紅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10月參加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1935年9月任紅軍陝甘支隊第二縱隊第十二大隊政治處主任。1936年春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第七十五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東征、西征戰役。1937年初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三師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政治處主任兼靈邱縣縣長、第六八七團政治委員、第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晉東南游擊支隊政治委員、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委員、一二九師新編第三旅政治委員、一一五師教導第七旅政治委員。1940年7月擔任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率部參加開闢、發展冀魯豫邊抗日根據地,堅持艱苦的敵後游擊戰爭。曾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吉林軍區舒蘭軍分區政治委員、右路總隊政治委員,東滿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四十四軍副政治委員等職。率部參加解放東北和進軍中南的多次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四軍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三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最高人民法院軍事審判庭庭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兼雲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等職。19S6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和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70年12月18日逝世。
譚甫仁是仁化人民開展革命鬥爭以來資歷最深、軍銜最高的一位領導人。他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上井岡山一直跟隨毛澤東同志幹革命,先後參加過黃洋界保衛戰、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東征和西征、平型關戰役、抗日戰爭、解放東北戰鬥、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及解放廣東、萬山群島等戰役。在錯綜複雜和極其艱難惡劣的環境中,奮不顧身,英勇善戰,屢立戰功。
譚甫仁早年參加革命,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培養了他許多優秀品質。在工作上,他認真負責,刻苦積極。經常是白天開會,晚上批閱檔案,直至深夜,甚至通宵達旦。1967年,他任中央辦的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辦公室主任期間,由於情況複雜,學習班駐地分散,他不分晝夜地奔走於各個駐地,工作非常勞累。在此期間,他做了大量的保護老同志的工作。
譚甫仁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思想品德,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0年雲南生產了第一批黑白電視機,廠里決定送給省核心小組成員每人1台。譚家那時也沒有電視機,但譚甫仁嚴令工作人員把已安裝好的電視機退回。“九大”期間,昆明煙廠向大會送了一箱特製的雲煙。中央不收,帶回昆明。有人主張將這箱分給一些領導同志,譚甫仁堅持把香菸退回煙廠。像這樣廉潔奉公的事例不勝枚舉。
譚甫仁為人忠厚,胸懷寬廣,剛直不阿,光明磊落。他的一生是清白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陳桂英
10歲的陳桂英1916年被拐賣到董塘江頭村葉姓的大地主家當婢女,19歲時被葉以300大洋的身價賣給安崗的地主譚某作小老婆。從小受盡了地主的壓迫欺凌。
1925年秋,董塘農民運動興起,她衝破封建枷鎖,帶頭參加了安崗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在農會領導下,她和朱丁鳳等奔走各村宣傳革命,發動婦女向神權、族權、夫權挑戰。
1927年,廣州“四·一五”事變後,白色恐怖籠罩仁化,陳桂英不顧個人安危,冒險為農會送情報,掩護同志轉移。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安崗開展土地革命,她帶領婦女鋤田基、分田地,沒收地主糧食分給農民。在華陽寨保衛戰中,她和男同志一樣衝鋒上陣,毫無畏懼。敵人放火燒寨,她和其他農軍一起,機智地撲滅大火,擊退敵人多次進攻,為仁化農民武裝鬥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同年3月間,她負責澌溪山游擊區的後勤供應,在籌糧途中不幸被捕。敵人以給X X軍官做老婆,保其榮華富貴為誘餌勸降。陳桂英不為所動,忿斥痛罵:“瞎了你們的狗眼,要我投降,真是夢想,我第二世還是你們的死對頭!”敵人嚴刑拷打,她從不掉一滴眼淚,氣得敵人毫無辦法。最後,敵人慘無人道地剝光了她的衣服,用鐵絲穿透兩個乳房,把她拉到董塘遊街示眾。敵人對她說:“你覺得羞恥嗎?”她大義凜然罵道:“畜牲,可恥的是你們,看你們這班野獸還能活幾日?”到了刑場,她從容地整理了一下頭髮,面向她戰鬥過的澌溪山游擊區,攥緊拳頭振臂高呼:打倒帝國主義! 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農友萬歲!23歲的女共產黨員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壯烈犧牲。
譚伯倉
譚伯倉,是宋朝宋真宗天禧二年的進士,後官拜刑部尚書,取唐朝宰相張九齡孫女為妻,膝下有8子。譚伯倉任三省巡撫時從江西虔州(現贛州)遷至仁化境內安崗平山里(現山背村右前方1公里處)定居,死後葬在現董塘的河富村大嶺山長沖埂。
譚去世後,其8子分為四派分別在廣東省仁化、龍門從化、始興四個縣定居。隨著時間的推移,譚伯倉的後裔已遍及全球五大洲,國外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古巴巴拿馬、印度、緬甸、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日本和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國內主要分布在廣東、湖南兩省,其次分布在湖北、江西、山東、江蘇、浙江、廣西、四川、貴州、福建、雲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遼寧台灣、香港、澳門等省和地區;省內主要分布在仁化、開平英德、佛崗、羅定南海惠來東莞陽江、花都、廣寧四會清遠懷集等市縣區,全省近約90%以上的譚姓均為譚伯倉的後裔。現譚氏後裔已繁衍到第37代,總人數近100萬人口。
據譚氏族譜記載,自宋代至清代,譚伯倉後裔中不乏朝庭命官、名人學士和商賈。近代和現代更是人才濟濟,有海內外黨政軍官員,有學者、專家、博士,有商賈名人,各行各業都有傑出代表。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南京軍區司令員譚甫仁中將和現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議員、立法會議員譚耀宗先生。譚氏,真可謂家族顯赫,人才輩出,為世界人類歷史發展和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積極貢獻。
1999年馬來西亞沙巴洲商會會長譚育良率領由13人組成的探親尋祖團到仁化縣安崗鎮山背村尋祖獲得成功。近幾年來,僑居海外的譚氏後裔紛紛前來山背村,參拜譚氏祠堂和祖墳。建在該村村口的譚氏宗祠,氣派非凡,顯示出譚氏家族人才輩出的顯赫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