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父,196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父
- 出生地:中國廣州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藝術家
- 代表作品:《朱嘉權作品選》、《一代畫風—中國中青年工筆畫》、《寫意花卉技法》
山父,196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藝術家。
山父,漢語詞語,拼音是shān fù,意思是堯時隱士巢父的別稱。解釋堯時隱士巢父的別稱。1出處《文選·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然山父不貪天地之樂,曾參不慕晉楚之富,亦其志也。”李善註:“山父,即巢父也。...
山父 山父,1963年出生於中國廣州,藝術家 。人物經歷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參與展會 “新水墨與都市文化”中國新水墨畫院藝術精品展 “嶺南佳果”嶺南國畫名家筆下的蔬果作品展 “嶺南風範”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 “大器風範”當代大家中國畫邀請展 ...
《父山》是由朴志元執導,高昌錫、俞承豪、金英浩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2009年10月15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從沒有盡過父親責任的姜秀為了拯救養子宗哲的生命,尋找宗哲的生父泰錫的故事。劇情簡介 原來對家人置之不理,慣以強硬姿態的姜秀(高昌錫飾)每天沉迷在賭博中,欠下了一屁股的債,無處可避的他...
《山父攜酒集仲木山堂因就仲木宿》是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清樽百里遠如期,勸客頻傾金屈卮。此夕逢君能不醉,寧煩他日更相思。飣梨照座人三雅,剪燭飛花菊兩枝。下榻可能同孺子,對床風雨為催詩。作者簡介 彭孫貽(1615—1673),字仲謀,一字羿仁,海寧(今屬浙江)人。明末貢生。與同邑吳...
電影《父山》由王洪學執導,趙亮、鄭瑤函、周蓉倩、王朝、順璐、白麒、劉松林演出的一部電影。劇情簡介 這是一座城市和大山的故事,這也是兩個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男人之間的故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父親”所以這也是兩個父親之間圍繞孩子展開的故事。演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王洪學 演員表 主演:趙亮、...
《羅浮山父與葛篇》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稱頌羅浮山父所織的葛布精細光潔,巧奪天工。詩從頭到尾緊緊扣住主題。開頭寫織葛,結尾寫裁葛,無論是寫織葛還是寫裁葛,都圍繞一個中心,那就是表現葛布質地優良,稱頌織葛的羅浮山父技藝高超。詩人涉想奇絕,筆姿多變,運意構思,都顯示出特有...
窄平沿,腹斜收,腹壁兩側有一對獸首耳,長方圈足,每面正中有長方圓角形缺。口沿下飾雷紋,腹壁飾變形夔紋,圈足飾雲紋。召叔山父簠 春秋早期 體呈長方形,【銘文】白(鄭伯)大(司)工召山吊(叔)父乍(作)旅(簠),用亯(享)用孝,用匃(眉壽),子子孫孫,用為永寶。簠 fǔ 簠是古代祭祀...
《和傅山父紅梅韻》是宋代詩人李曾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節士恥隨時世妝,若為嫵媚著春裳。何如清淡甘天分,莫與兒曹較色香。作者簡介 李曾伯(1198年-1265年至1270年間),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僑居嘉興(今屬浙江)。南宋詞人。理宗紹定三年(1230),知襄陽縣。嘉熙元年(1237)...
父·山 《父·山》是2018年備案,由王立森擔任編劇的電影。
9、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子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10、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11、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3、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1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15、父不慈則...
山上終年積雪不化,冰珠閃爍,如同一位鬚髮皆白的老父,更因為它是冰川形成最早的山峰,所以被人們稱做“冰川之父”。若非晴天,它的身影總是隱沒於雲紗霧海之中,輕易不肯露出“廬山真面目”,給人以老者的深沉神秘感。若在晴空萬里之時,放眼望去,白雪皚皚的山峰夾帶著伸向雪線下的道道冰川,宛若冰川公主為...
洪芻(生卒年不詳),字駒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黃庭堅的外甥。紹聖元年(1094年)進士,崇寧三年(1104年)入元佑黨籍。靖康(1126-1127年)中為諫議大夫。金兵入汴,失節,貶廢,流沙門島卒。洪氏兄弟四人,駒父與伯兄明龜父、叔弟炎玉父,皆圖入江西宗派,稱“三洪”。又並季弟羽鴻父,稱“四洪”...
樵父 樵父,讀音qiáo fù,漢語詞語,意思是樵父樵夫。解釋 “幅巾自去呼樵父,蠟屐何時訪竹書。”出處 宋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西望 武昌 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清 魏源《武林紀游》詩之七:“更無樵父逢,時或幽禽遇。”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禹父鯀者,帝顓頊之後。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壯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脅而產高密。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
冶父山志卷二 建置 冶父山寺 寺建於唐昭宗時,初名冶父,乃伏虎禪師擇山南地,創殿宇寮舍,苟完而己。宋太祖始賜額曰“實際禪寺”,敕建大雄寶殿。宋仁宗景祐年間(1034年—1038年),邑人(縣人)請道川禪師來為住持。川公以其地風多氣散,不可久居。乃卜吉,遷於東隅,道川禪師便遷廟址於東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