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病原為圍小叢殼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屬
子囊菌門、
子囊菌綱、球殼菌目、小叢殼屬真菌。病原無性世代為膠孢炭疽菌,有性世代多圍小叢殼菌。病菌
分生孢子盤埋於表皮下, 後漸突破表皮湧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橢圓形,兩端含兩個油球,大小為(12-19)微米×(4-6)微米,分生孢子聚集成堆時呈淡紅色至橘紅色。圍小叢殼菌子囊呈棒形,子囊孢子無色,單胞,多數呈梭形,大小為(9-30)微米×(3-8)微米。該病除危害山楂外,並能侵染蘋果、
沙果、
海棠、
桃、
梨、
葡萄、
櫻桃、
柿子等果樹。
為害症狀
山楂炭疽病主要為害
果實。果實染病,病果表面初現淡褐色圓形病斑,後逐漸擴大,果肉軟腐下陷,病斑顏色深淺交錯,稍呈同心輪紋;以後病斑中央出現同心輪紋狀排列且隆起的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當空氣潮濕時,小粒點分泌緋紅色黏液一個果上有一至多個病斑,個病斑可蔓延半個果面以上,重時致全果腐爛;病果失水後即成僵果脫落,極少掛在樹上不落的;在運輸、貯藏過程中溫濕條件適宜,易造成帶菌果實大量腐爛;病果帶有苦味,無法食用。枝條染病,初期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規則病斑,後期病部潰爛龜裂,木質部外露,病斑表面也產生黑色小粒點,重時病部以上枝條枯死。果台染病,病部深褐色,自頂部由上向下蔓延,重者副梢不能抽出。
分布範圍
山楂炭疽病在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河南、陝西、江蘇、四川、台灣、雲南等省區均有發生。
侵染循環
病菌在病果、
果台和
乾枯的枝條上越冬,翌年形成分生孢子侵染果實。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由皮孔侵入或直接侵入危害。
流行規律
一般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始發病,7月至8月最為嚴重,9月中下旬為發病末期。高溫高濕、果園鬱閉嚴重、陰雨連綿的雨季易導致病害盛發和流行;刺槐是山楂炭疽病菌的中間寄主,周圍有刺槐防護林的山楂樹,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冬春季徹底剪除病枝和清理果園中殘留的病果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越冬菌源。病害始發期,僅個別枝上有病果,可以及時摘除,以減少再侵染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