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擬推薦申報201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

山東省:擬推薦申報201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

山東省:擬推薦申報201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擬推薦申報201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
  • 來源:三維政策(見參考資料)
根據《關於開展2015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廳擬推薦省果茶技術指導站完成的《山東省百萬畝蘋果鬱閉園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成果登記號2015Y0010)、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完成的《山東棉花優勢區域演變規律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及與套用》(成果登記號9372015Y1093)等2個項目申報2015年度省科技進步獎評審。現將項目的有關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5天(4月22日至4月28日)。如有異議,請向省農業廳科技處反映。
附屬檔案:
1. 山東省百萬畝蘋果鬱閉園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2. 山東棉花優勢區域演變規律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及與套用
2015年4月22日
附屬檔案1:
一、項目名稱:山東省百萬畝蘋果鬱閉園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二、申報獎種: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三、項目簡介:本項目完成單位為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煙臺市牟平區果品公司 煙臺清田果疏有限公司。本項目針對蘋果生產上廣泛存在的因果園鬱閉導致的光照、通風條件惡化、田間作業困難以及由此引發的果園生態環境變劣、病蟲害高發、果品質量下降、省力化栽培技術難以推廣套用、生產成本增加等突出問題,開展了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的蘋果鬱閉園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套用。
四、套用情況:通過六年實施,1.建立了蘋果鬱閉園評價指標體系;2.總結提出了蘋果鬱閉園最佳化改造的目標參數;3.研究提出了以縮冠改形和計畫性間伐為主的鬱閉園改造方法, 制定實施了山東省地方標準——《蘋果鬱閉園改造技術規程》;4.對改造以後果園的沃土養根、肥水高效利用、精準花果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進行了集成創新,制定實施了《果園生草技術規程》、《蘋果園肥水管理技術規程》、《蘋果育果袋使用技術規程》、《蘋果疏花疏果技術規程》等4個山東省地方標準。
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為適應現代果業生產方式轉變、實現蘋果產業的轉型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項目實施期間,在山東18個重點縣建立高標準鬱閉園改造示範園3.2萬畝,輻射推廣182.1萬畝,累計實現節本增效100.6億元;山西、河北、遼寧等蘋果生產老區運用此項技術,6年累計改造蘋果鬱閉園120多萬畝,果品質量大幅提高,果園管理用工及肥料農藥有明顯減少,累計節本增效82多億元。
六、主要智慧財產權證明目錄
(一)地方標準
1、蘋果鬱閉園改造技術規程
2、果園生草技術規程
3、蘋果疏花疏果技術規程
4、蘋果園肥水管理技術規程
5、蘋果育果袋使用技術規程
(二)論文
1、我國蘋果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
2、臨沂地區蘋果園優質高產樹體結構參數調查
3、泰沂山區優質高產蘋果園樹體和群體結構參數的研究
4、盛果期紅富士蘋果適宜負載量的研究
5、密閉蘋果園樹體最佳化改造對樹體結構及產量品質的效應
6、蘋果密閉園不同間伐方式對光照、光合和生長結果的影響
7、山東省蘋果園果實品質指標、葉片營養與土壤營養相關分析8、山東省蘋果園的土壤肥力及培肥措施
9、蘋果密閉園改造技術
10、蘋果鬱閉園改造技術及效果評估
七、項目完成人對項目的貢獻、獲獎情況
1、王志剛,推廣研究員,省果茶技術推廣站,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3項。本項目貢獻:論文1篇、制訂地方標準4項。
2、於國合,推廣研究員,省果茶技術推廣站,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項。本項目貢獻:論文1篇、制訂地方標準5項。
3、王金政,研究員,省果樹研究所,獲省科技進步一、三等獎2項。本項目貢獻:論文9篇、制訂地方標準2項。
4、薛曉敏,助理研究員,省果樹研究所,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8篇、制訂地方標準2項。
5、趙瑞雪,高級農藝師,省果茶技術推廣站,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制訂地方標準2項。
6、路超,助理研究員,省果樹研究所,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9篇、制訂地方標準1項。
7、王貴平,助理研究員,省果樹研究所。本項目貢獻:論文1篇、制訂地方標準1項。
8、李明麗,助理農藝師,省果茶技術推廣站。本項目貢獻:制訂地方標準3項。
9、連翠春,農藝師,榮成市果茶站。本項目貢獻:制訂地方標準1項。
10、安國寧,高級農藝師,省果樹研究所。本項目貢獻:論文4篇。
11、李玉勝,農藝師,省果茶技術推廣站。本項目貢獻:制訂地方標準1項。
12、聶佩顯,助理研究員,省果樹研究所。本項目貢獻:論文1篇。
八、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作為本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全面負責項目的總體規劃、試驗設計及項目總結報告的撰寫等工作,對項目技術創新的貢獻主要包括如下3個方面:1.完成了全省蘋果生產結構普查。2.研究提出了以縮冠改型和計畫性間伐為主的鬱閉園改造方法,制定發布實施了《蘋果鬱閉園改造技術規程》。3. 對改造以後果園的沃土養根、肥水高效利用、精準花果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進行了集成創新,形成了《果園生草技術規程》、《蘋果園肥水管理技術規程》、《蘋果套袋技術規程》、《蘋果疏花疏果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組織全省17地市開展蘋果鬱閉園改造和品質提升工程,6年累計改造182.1萬畝,累計實現節本增效100.6億元。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作為本項目的第二完成單位,主要負責項目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對項目技術創新的貢獻主要包括如下3個方面:1、主持完成山東省蘋果鬱閉園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提出了蘋果鬱閉園形成的機制、生產特徵和評判指標體系;主持完成膠東半島、泰沂山區蘋果園優質高效樹體結構及生產參數研究,提出蘋果鬱閉園改造目標樹形、結構參數及改造技術措施;提出了合理間伐、縮冠改形和結果枝組培養與搭配為核心的關鍵技術,創建了鬱閉園最佳化改造的高效技術體系。2、系統研究了蘋果鬱閉園改造配套技術,協助省果茶站制定《蘋果疏花疏果技術規程》和《蘋果育果袋技術規程》2個地方標準;3、參加蘋果鬱閉園改造關鍵和配套技術示範與推廣工作。在《中國農業科學》、《山東農業科學》等雜誌上發表相關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2本。
煙臺市牟平區果品公司作為本項目的第三完成單位,負責高標準示範園建立和提質增效配套技術的套用,通過項目實施,企業直接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煙臺清田果疏有限公司作為本項目的第四完成單位,負責鬱閉園改造的技術集成和提質增效配套技術的套用,通過項目實施,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九、推薦專家
束懷瑞山東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郝玉金山東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教授
附屬檔案2:
一、項目名稱:山東棉花優勢區域演變規律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及與套用
二、申報獎種: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三、項目簡介:本項目完成單位為山東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本項目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山東棉花區域布局變化特點進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山東省棉花優勢區域演變規律,提出了重點發展三大優勢棉區的布局方案,在此基礎上,針對三大棉區種植密度不合理、早拔棉柴、棉花吐絮率低、棉花早衰、鹽鹼地成苗難,發苗晚等技術瓶頸,創新了系列關鍵栽培技術,研製出相關專利產品,集成建立了三大優勢棉區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並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套用。
四、套用情況:通過實施,1、創新了5項主推技術:抗蟲棉超高產栽培技術,抗蟲棉防早衰豐產栽培技術,棉花輕簡化生產關鍵技術,棉田套作高效種植技術,套作棉花晚拔柴配套豐產栽培技術,被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確定為主推技術,並在全省42個主產植棉縣市區進行了大規模推廣;2、研製出2個專利產品(1)黃淮海地區作物專用復配緩控釋氮肥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專利號ZL2012 1 0012766.2;(2)一種控釋鋅肥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2 1 0292694.1;3、制(修)訂了14項棉花地方標準;5、建立了山東棉花高產栽培模式。
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提升了山東棉花競爭力,促進了山東棉花節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推動了我國棉花栽培理論與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資源利用,緩解了糧棉增地矛盾。該項研究單項關鍵技術和三大棉區棉花栽培技術體系自2009年起在全省9個主要產棉市42個縣市區累計推廣面積2334萬畝,畝增產皮棉9.7公斤,增產棉籽14.4公斤,畝節本增效285元,該項目已獲得經濟效益458630.4萬元。
六、主要智慧財產權證明目錄
(一)發明專利
1、黃淮海地區作物專用復配緩控釋氮肥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專利號ZL2012 1 0012766.2;
2、一種控釋鋅肥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2 1 0292694.1
(二)地方標準
1、棉花生產技術術語——DB 37/T 151—2010;
2、棉花種植區劃 ——DB 37/T 152—2010;
3、棉花產量結構 ——DB 37/T 154—2010;
4、棉花長勢 ——DB 37/T 155—2010;
5、棉花播種質量 ——DB 37/T 156—2010;
6、棉花施肥技術規程——DB 37/T 157—2010;
7、棉花灌溉技術規程——DB 37/T 158—2010;
8、棉花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DB 37/T 159—2010;
9、春套棉花栽培技術規程——DB 37/T 160—2010;
10、短季棉栽培技術規程——DB 37/T 161—2010;
11、棉花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規程——DB 37/T 162—2010;
12、棉花營養缽育苗栽培技術規程——DB 37/T 163—2010;
13、棉田使用縮節安(助壯素)技術規程——DB 37/T 164—2010;
棉花摘拾技術規程——DB 37/T 151—2010。
(三)論文
1、山東棉花生產布局及各棉區高產栽培途徑
2、山東省棉花區域發展研究與規劃
3、山東棉花早衰原因及預防對策
4、密度與整枝對抗蟲雜交棉產量分布的影響
5、施鉀方式對棉花葉片抗氧化酶活性、產量及鉀肥利用效率的影響
6、施鉀量和施鉀時期對棉花產量及不同部位棉鈴纖維品質性狀的影響
7、山東棉花生產“十一五”顧及“十二五”發展對策建議
8、蒜棉、麥棉套作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9、魯西南蒜套雜交棉適宜種植密度
10、山東棉田間套作模式及高效種植技術研究
七、項目完成人對項目的貢獻、獲獎情況
1、趙洪亮,推廣研究員,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 5 篇、制訂地方標準4項。
2、于謙林,推廣研究員,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獲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本項目貢獻:論文4篇、制訂地方標準1項。
3、李曰鵬,農藝師,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本項目貢獻:附屬檔案2個公司專利
4、羅振,助理研究員,山東棉花研究中心,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1 篇。
5、孫瑋琪,高級農藝師,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獲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3篇,制訂地方標準1項。
6、徐勤青,農藝師,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本項目貢獻:論文1篇。
7、孫學振,教授,山東農業大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本項目貢獻:論文2篇。
8、張少紅,農藝師,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
9、徐向陽,農經師,菏澤市經濟作物站。本項目貢獻:制訂地方標準1項。
10、王琰,農經師,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
11、張振興,高級農藝師,德州市棉花技術生產技術指導站。獲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1項。
12、牛娜,農藝師,濱州市種子管理站。
八、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1、山東省棉花生產技術指導站作為項目主持單位,負責本項目的總體設計、資料分析、技術研究、體系構建及推廣套用,主要貢獻:一是基於對原有5大棉區生態條件、生產條件、演變規律的全面分析研究,提出了三大棉區的概念和發展構想,揭示了三大棉區的演變規律。二是通過對三大棉區生態條件、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等分析研究,本著做大做強棉花優勢產區的原則,提出了著力發展三大優勢產棉區的布局方案。其研究成果被納入山東省 “十二五”優質農產品區域發展規劃和山東省棉花產業振興規劃(2011-2015年),成為指導生產發展的重要依據。三是在系統分析三大優勢棉區的產量制約因素的基礎上,針對用工多、效益低、鹽鹼地產量低、沙薄地早衰、蒜套棉晚熟等突出問題,創新了抗蟲棉防早衰栽培、抗蟲棉超高產、鹽鹼地棉花豐產栽培、雜交棉輕簡育苗移栽、蒜套棉適時拔柴、復配緩控釋氮肥、鋅肥高效施用等系列關鍵技術,集成建立了三個優勢產棉區的高產高效生產技術體系。四是主持制(修)訂了14項棉花綜合標準,研製了5項主推技術,發表論文20餘篇,編書1部。五是2009年以來課題成果在農業部高產創建活動和省財政支農項目中大規模推廣套用,累計示範推廣面積達2707.37萬畝,增加經濟效益554365萬元。
2、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項目棉花專用復配控釋氮肥產業化生產和產品套用效應研究。研製出2項專利產品:A、黃淮海地區作物專用復配緩控釋氮肥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專利號ZL2012 1 0012766.2;B、一種控釋鋅肥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2 1 0292694.1;兩種專利產品與等養分肥料相比,產量增長1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不僅減少了化肥的用量,一次性施肥有效降低勞動成本和勞動強度,具有增產、省力、省工、環保等特點,顯著提升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項目承擔單位藉助已有緩控釋肥生產設備,在中試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通過最佳化主要工藝技術參數,實現了棉花專用復配控釋氮肥的產業化生產,兩種專利產品近3年銷售10萬噸,新增利稅8997萬元。
3、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是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援助下成立的棉花專業研究單位,隸屬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棉花栽培生理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重點學科,依託建有農業部棉花遺傳育種與栽培生理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棉花栽培生理重點實驗室。在本項目中主要參與了創新點二中抗蟲棉防早衰栽培關鍵技術和創新點三中黃河三角洲棉區播種保苗和輕簡化栽培技術體系的研究和建立。在防早衰栽培技術研究過程中將熟相概念率先引入棉花栽培,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整枝方式對抗蟲雜交棉庫源比例和熟相的影響;建立了新型的實驗系統,深入揭示了棉花熟相形成的機制,闡明了棉花異常熟相的成因及其機理,完成的“抗蟲棉生理性早衰的控制技術及其機理研究”獲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利用表達譜和螢光定量PCR技術對棉花衰老相關基因進行了表達分析,找到了1000多個衰老差異表達基因,進一步從分子角度揭示了棉花早衰的機理。在中黃河三角洲棉區播種保苗和輕簡化栽培技術體系的研究針對成苗難的問題研究了預覆膜保墒、創建膜下溫室和短季棉適時晚播等保苗、成苗技術;針對棉花田間管理繁瑣、用功過多的問題研究了精量播種避免疏苗、定苗,減少工序;充分利用棉花自身調節能力簡化管理,改多次整枝為一次粗整枝;採用控施肥減少施肥次數,使鹽鹼地棉花管理輕便簡潔,為黃河三角洲棉區播種保苗和輕簡化栽培技術的集成建立做了重要貢獻。
九、推薦專家
喻樹迅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士
曲輝英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二級推廣研究員
毛樹春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 二級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