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國發〔2015〕7號)、《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的通知》(國發〔2016〕47號)和《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將殘疾人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優惠扶持殘疾人的政策法規,推動了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開展全省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實名調查,獲取了172萬名持證殘疾人和暫未持證殘疾兒童的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138.3萬人次受益。加強保障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47.1萬貧困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開展康復救助,為146.6萬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其中69988名0-6歲殘疾兒童得到免費搶救性康復,2341名聽障兒童接受免費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實施“百千萬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工程”,獎勵扶持604個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基地、4707名殘疾人創業標兵和致富能手。積極落實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政策,累計發放貸款1.6億元,貼息資金945萬元。開展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工程,4.4萬個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11.5萬戶貧困殘疾人家庭脫貧增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額連續5年增長,全省共徵收47.7億元。認真落實《山東省特殊教育提升計畫(2014-2016年)》(魯政辦發〔2014〕25號),2.4萬名殘疾兒童少年在校學習,1936名殘疾學生被高等院校錄取。文化體育服務不斷拓展,累計建設殘疾人健身示範點120個,成功舉辦第九屆全省殘疾人運動會,在國內外重大殘疾人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99枚、銀牌110枚、銅牌99枚。殘疾人事業宣傳陣地更加鞏固,省市兩級廣播電台開播殘疾人節目18個,電視手語欄目11個。大力改善殘疾人無障礙生活環境,為17.3萬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或配發無障礙器具,為9.9萬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2115名殘疾人領取汽車駕駛證。省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市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已建成10處、在建5處,縣級殘疾人康復中心已建成100處,在建26處。成立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特殊教育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持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全省舉辦各類培訓班2496期,培訓殘疾人工作者和專業技術人員94105人次。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全省共選聘2273名鄉鎮(街道)專職幹事、64520名村(社區)專職委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殘疾人組織網路。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自強模範、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湧現出一大批殘疾人自強典型,全社會扶殘助殘、參與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但與此同時,我省還有27.39萬殘疾人尚未脫貧,殘疾人就業還不夠充分,城鄉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較大。康復、教育、托養等基本公共服務還不能滿足殘疾人的需求,殘疾人事業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基層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比較薄弱,專業服務人才相當匱乏,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還面臨不少困難和障礙。殘疾人群體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殘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必須優先補上殘疾人事業的短板,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儘快縮小殘疾人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幫助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與全省人民一道奔小康。
二、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批示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一個定位、三個提升”的要求,把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作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點任務,聚焦貧困、重度殘疾人和殘疾兒童,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完善扶殘助殘服務體系,大幅增加殘疾人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殘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融合發展持續推進,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生活得更加殷實、更有尊嚴。
(一)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相結合。既要突出政府責任,將殘疾人服務納入全省公共服務體系予以優先發展,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水平與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要求、與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相適應,依法維護好殘疾人平等權益;又要充分開發社會資源,發揮社會力量、殘疾人組織和市場機製作用,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二)堅持普惠與特惠相結合。既要通過普惠性制度安排給予殘疾人公平待遇,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發展需求;又要通過特惠性制度安排給予殘疾人特別扶助和優先保障,解決好他們的特殊困難和特殊需求。
(三)堅持兜底保障與就業增收相結合。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履行好兜底保障職責,確保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殘疾人的生存權;又要鼓勵社會幫扶,動員和引導社會各界支持、幫助殘疾人,為殘疾人就業創業創造條件、搭建平台,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融合發展。
(四)堅持統籌兼顧與分類指導相結合。既要加強對農村和老區、湖區、礦區、山區等地區和貧困、重度殘疾人的重點扶持,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和不同類別殘疾人小康進程;又要充分考慮城鄉和地區差異,使殘疾人小康進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全面小康進程相協調、相適應。
(五)堅持增進殘疾人福祉和促進殘疾人自強自立相結合。既要解決好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進和提高殘疾人福祉;又要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加快提高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激勵殘疾人自強自立,充分發揮殘疾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幫助殘疾人通過自身努力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殘疾人事業法規政策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殘疾人融入和參與社會更加廣泛,殘疾人事業與我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殘疾人民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全國前列。
(一)農村貧困殘疾人如期脫貧。按照省委、省政府“442”(即2016-2018年每年分別完成任務總量的40%、40%、20%)年度脫貧進度要求,進一步推動貧困殘疾人在康復醫療、基本住房、文化教育、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托養照料、無障礙環境等方面得到制度性保障,確保城鄉貧困殘疾人於2018年全部實現脫貧;2019-2020年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確保所有脫貧殘疾人都能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
(二)殘疾人社會融合和發展狀況顯著改善。殘疾人平等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就業更加充分,文化體育生活更加豐富活躍,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增強,平等發展和參與社會更加廣泛深入。
(三)殘疾人工作體制機制更加成熟。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殘聯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殘疾人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基層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工作更加活躍,服務殘疾人更加精準、到位。
(四)社會力量參與殘疾人事業發展更加廣泛。人道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殘疾人慈善事業快速發展;孵化、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參與殘疾人公共服務,基層殘疾人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藉助社會服務機構的專業力量,殘疾人公共服務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
專欄1 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主要指標
指標 目標值屬性
1.殘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8.5% 預期性
2.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 >96% 約束性
3.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目標人群覆蓋率>96% 約束性
4.殘疾人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95% 預期性
5.殘疾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7% 預期性
6.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脫貧率 100% 約束性
7.農村殘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率100% 約束性
8.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90% 約束性
9.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 >85% 約束性
10.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比例>95% 約束性
11.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覆蓋率 >90% 約束性
12.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達標率>80% 約束性
四、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一)紮實做好殘疾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
1.加大殘疾人社會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對以老養殘、一戶多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中因撫養(扶養、贍養)人生活困難、事實無力供養的殘疾人,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有關規定的,納入救助供養範圍並逐步改善供養條件。對納入城鄉醫療救助範圍的殘疾人,穩步提高救助水平。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防治管理和康復服務機制。對精神障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後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應當優先給予醫療救助或臨時救助。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對於殘疾人申請社會救助的,應當及時受理並提供相應便利條件。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殘疾人給予及時救助;健全流浪、乞討殘疾人返鄉保障制度,對因無法查明身份信息而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殘疾人給予妥善照料安置。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惠民殯葬政策範圍。加快殘疾人各項補貼政策統籌整合,逐步建立以殘疾等級為標準的補貼制度。
2.建立完善殘疾人福利補貼制度。落實好睏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適時調整補貼標準。繼續做好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重度殘疾人可以提前5年領取養老金政策的落實。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逐步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福利保障水平。積極開展貧困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和家庭無障礙改造。農村殘疾人家庭和城鎮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低收入殘疾人家庭,減半交納或者免交生活用電、水、氣、暖等費用。制定實施盲人、聾人特定信息消費支持政策,落實殘疾人免費搭乘市內公共運輸工具並給予便利有關規定。公園、旅遊景點和展覽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公共文化體育場所對殘疾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並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顧。
3.建立完善殘疾人保障制度。落實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符合條件的貧困和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當地政府給予資助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擴大資助範圍、提高資助標準,幫助城鄉殘疾人普遍按規定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完善重度殘疾人醫療支付制度,逐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醫療康復項目範圍。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對殘疾人實施優惠保險費率,開發適合殘疾人的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商業保險產品。鼓勵殘疾人個人參加相關商業保險。
4.優先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將城鎮住房困難殘疾人家庭納入城鎮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範圍,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城鎮殘疾人家庭給予優先輪候、優先選房、優先發放住房租賃補貼,適當增加搬遷補償金。農村危房改造、異地移民搬遷等工程,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家庭。實施分類補助標準等措施,兜底解決無力自籌資金的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2017年完成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務。將殘疾人居住環境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納入城市公共設施配套建設一併規劃實施。開展老舊社區居民樓電梯安裝改造、殘疾人廉價公租房試點工作,多種方式解決殘疾人的基本住房問題。
5.加快發展殘疾人托養照料服務。建立健全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實現與兒童、老年人護理照料服務體系的銜接和資源共享。將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建設納入當地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整體規劃,到2020年,各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建立1處專業性強、運行規範、具有示範效應和輻射作用的骨幹示範托養服務機構,逐步提高托養服務能力。落實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土地、稅收、價格政策,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托養服務。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的建設和運行,要參照當地養老服務機構稅費減免等扶持標準,享受同等財政補貼和優惠扶持政策。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畫”,提高托養機構規範化服務水平。對收養殘疾兒童的家庭給予更多政策優惠支持,使更多的殘疾兒童回歸家庭生活。
專欄2 殘疾人民生兜底保障重點政策
1.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2.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為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提供生活補貼,為各類重度殘疾人提供護理補貼。
3.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落實0-6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訓練、手術、輔助器具適配等服務,逐步提高救助年齡和救助標準,擴大救助範圍。
4.困難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和家庭無障礙改造服務
為困難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和家庭無障礙改造給予幫助。
5.困難殘疾人社會保險個人繳費資助
對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符合條件的貧困和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按最低標準由政府代繳。
6.重度殘疾人醫療報銷制度
積極做好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醫療救助工作,鼓勵地方探索提高重度殘疾人大病保障水平,完善殘疾人醫保結算、救助流程。
7.盲人聾人特定信息消費支持
對盲人、聾人有線(數字)電視費用、寬頻和手機上網流量費用等給予優惠照顧。
8.陽光家園計畫
支持日間照料機構和專業托養機構為10萬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護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職業康復、勞動技能培訓、輔助性就業等服務。
(二)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就業增收。
1.加大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力度。把農村貧困殘疾人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全部納入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和貧困監測體系,將農村貧困殘疾人生活水平提高和數量減少納入脫貧攻堅考核指標,強化分類施策和精準幫扶,政策、項目向貧困殘疾人傾斜,確保農村貧困殘疾人在2018年如期脫貧。實施“百千萬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工程”,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龍頭企業和殘疾人扶貧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實用技術培訓、社會化服務和金融信貸支持,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農村殘疾人家庭至少參與1項養殖、種植、設施農業等增收項目。有序組織農村殘疾人轉移就業。在資產收益扶貧工作中,財政專項資金形成的資產可折股優先配置給貧困殘疾人家庭。積極引導貧困殘疾人家庭採取土地託管或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和土地流轉等方式,實現家庭資產增值增收。大力實施“第一書記”幫包村助殘扶貧項目、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工程,依託“農村電商”“光伏扶貧”“農家書屋”等項目搭建政府、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殘疾人扶貧開發平台。實施“千牽萬·殘疾人網際網路+就業創業扶貧行動”,每年培養1000名殘疾人電商扶貧帶頭人,廣泛帶動農村貧困殘疾人就業脫貧。
2.依法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建立各類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建立按照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崗位預留制度。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招錄(聘)和安置殘疾人就業,設定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各級黨政機關在堅持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的前提下,對殘疾人能夠勝任的崗位,在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錄用殘疾人;未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事業單位申請使用空編招聘時,優先招聘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推行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網上年審;出台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的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將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納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列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內容。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吸納符合條件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執業。積極做好殘疾軍人退役安置工作。建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繳納、使用情況公示制度,加強徵收與管理,確保保障金及時、足額徵繳到位。
3.積極發展殘疾人集中就業、輔助性就業和多種形式就業。落實好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及政府優先採購集中、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單位產品和服務等政策。搭建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產品和服務展銷平台,培育殘疾人集中就業產品和服務品牌。福利企業、盲人按摩機構和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等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參照社會福利機構享受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收費優惠。制定盲人按摩業扶持管理辦法,促進盲人按摩業發展。出台支持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實施辦法,基本滿足精神、智力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等適宜人群的輔助性就業需求,按規定為輔助性就業殘疾人提供工資性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對輔助性就業機構設施設備、無障礙改造等給予補助。政府開發的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應當按照不低於用工總數10%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培育殘疾人就業輔導員隊伍,發展支持性就業。扶持殘疾人親屬就業創業,實現零就業殘疾人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4.大力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廣泛開展“共享陽光·攜手建功十三五”主題活動,培養、選拔和樹立殘疾人就業創業典型,促進和擴大城鄉殘疾人就業創業。加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確保有需求的殘疾人能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建立殘疾人創業孵化機制,為殘疾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平台和發展空間。對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殘疾人和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的個體工商戶,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和社會保險補貼,在經營場所租賃、啟動資金、設施設備購置、小額貸款貼息等方面予以扶持;創業擔保貸款優先提供給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鼓勵殘疾人網路就業創業,發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按規定給予設施設備和網路資費補助,相關費用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扶持殘疾人社區就業、居家就業。扶持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殘疾人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振興傳統工藝、家庭手工業等項目。促進殘疾婦女就業創業,拓寬盲人、聾人就業渠道。探索殘疾人駕駛符合國家標準的小型汽車在符合駕駛和運營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城鄉社區與車站及公交站點間的短距離運輸服務。
5.切實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和勞動權益保護。2017年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發揮服務示範作用;培育和發展就業服務類殘疾人社會組織,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殘疾人就業服務,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服務網路;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向殘疾人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對就業困難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援助。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網路服務平台,加快推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服務信息化,實現部門間和區域內殘疾人就業信息互聯互通。建立高校殘疾人畢業生資料庫和就業見習、實習制度,加強殘疾人教育機構、就業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轉銜服務。廣泛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發揮各級各類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作用,為有就業意願和相應能力的殘疾人普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殘疾人自主參加的職業培訓給予補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消除影響殘疾人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切實維護殘疾人勞動保障權益。
專欄3 殘疾人就業增收重點項目
1.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畫
有就業意願和相應能力的殘疾人普遍得到就業創業培訓;技能崗位的殘疾人普遍得到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2.百千萬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工程
每個縣(市、區)都要建設一批帶動輻射能力強、經營管理規範、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基地,安置和輻射帶動殘疾人穩定就業、生產增收。
3.農村基層黨組織助殘扶貧工程
農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幫扶貧困殘疾人家庭,改善其基本生活條件,扶持發展生產,實現穩定脫貧。為“第一書記”派駐村的貧困殘疾人家庭按一定標準扶持發展適宜致富項目。
4.黨政機關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推進項目
繼續推進各級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單位(機構)普遍安排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到2020年,省級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市、縣(市、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
5.殘疾人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建設項目
在全省建立一批殘疾人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為殘疾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平台和發展空間。扶持一批吸納較多殘疾人從業、具有較好市場發展前景的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6.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示範機構建設項目
扶持10所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示範機構,輻射帶動各縣(市、區)普遍建立1所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
7.支持性就業推廣項目
扶持建立殘疾人就業輔導員培訓專業機構,培訓200名就業輔導員,幫助更多智力、精神殘疾人實現支持性就業。
8.低收入殘疾人就業補助項目
對公益性崗位就業、輔助性就業、靈活就業及就業年齡段內暫時未能就業,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予以救濟補助。
(三)著力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1.加強殘疾預防工作。制定實施山東省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17-2020年),加強殘疾預防工作組織領導,加大殘疾預防人才培養、設施設備和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廣泛開展以社區和家庭為基礎、以一級預防為重點的三級預防工作,建立殘疾篩查、診斷、隨報、評估一體化的殘疾監測網路,形成統一的殘疾報告制度,提高殘疾預防工作的專業化、信息化、科學化水平。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孕前、孕期、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務制度。針對遺傳、疾病、環境、意外傷害等主要致殘因素,廣泛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社會殘疾預防和康復的意識與能力。到2020年,殘疾預防工作體系和防控網路更加完善,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可比口徑殘疾發生率處於較低水平。
2.保障殘疾人基本康復需求。制定實施山東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辦法。以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為重點,採取多種形式,實施精準康復,為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繼續實施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防盲治盲、防聾治聾等重點康復項目,逐步提高救助標準。加強殘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區康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根據殘疾人康復需求設立康復站或康復室;依託專業康復機構指導社區和家庭為殘疾人實施康復訓練,將殘疾人社區醫療康復納入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考核內容,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開展殘疾人醫療康復。加強康復醫療機構建設,健全醫療衛生、特殊教育等機構的康復服務功能。加強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建設,建立醫療機構與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雙向轉診制度。省級殘疾人康復中心要加大康復專業技術人才的配備和培養力度,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市級康復中心及相關定點機構要實現殘健合一的融合式康復訓練。培育和發展康復服務類殘疾人社會組織,積極促進民辦康復機構發展。加強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擴大政府購買殘疾人康復服務,採用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推動康復醫院以及精神、智力等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
3.加強輔助器具推廣和適配服務。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60號),整合社會資源,大力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的輔助器具服務網路。到2020年,基本建立滿足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服務需求的政策保障體系。扶持便利、經濟、實用、舒適、環保、智慧型輔助器具研發生產,推廣個性化輔助器具適配服務,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輔助器具研發、生產、流通、適配、租賃和轉借服務,加大對泰安市輔具產業園和省內具有輔助器具生產能力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省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資源中心作用,提升服務機構規範化水平。創新輔助器具服務模式,套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建設全省範圍內輔助器具遠程服務平台和產業發展促進平台,鼓勵基層機構套用網際網路終端設備。
4.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水平。全面推進全納教育,構建布局合理,醫教、康教結合,學段銜接,普職融通的特殊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提高特殊教育學校招生能力,增加招生類別。規範送教上門服務工作,一人一案解決好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問題,使每個有學習能力的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取得辦園許可的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和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要增設附屬幼稚園或學前教育部。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建立隨班就讀(隨園保教)支持保障體系,殘疾學生5人(含)以上的學校(幼稚園)要建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落實特殊教育學校與普通學校定期交流機制,提高普通學校(幼稚園)接收殘疾學生的能力,不斷擴大融合教育規模。為殘疾兒童、青少年實施從學前到高中階段免費教育。鼓勵特殊教育學校實施學前教育。完善中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在招生錄取、專業學習、就業等方面加強對殘疾學生的支持保障服務。加大殘疾學生就學支持力度,對符合資助政策的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優先予以資助,逐步提高資助水平;實施“共享陽光·山東省殘疾大學生勵志助學項目”,幫助殘疾學生不斷提高受教育水平。落實並完善殘疾學生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生活費和交通費等補助政策。制定實施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行動計畫,全面開展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工作。
5.鞏固特殊教育發展基礎。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增設特殊教育項目,繼續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改革,創新醫教、康教結合教育模式,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加大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力度,鼓勵師範類院校和其他高校增設特殊教育專業。師範院校要開設特殊教育必修或選修課程,培養師範生的全納教育理念和指導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教學能力。支持濟南大學、山東體育學院、濰坊學院、濱州醫學院、菏澤學院和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發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教教師待遇,改革特教教師培養模式,培養一批覆合型特教教師。落實山東省特殊教育教職工編制標準,保證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學校和隨園保教幼稚園配足配齊特教教師。適合社會力量提供的教學輔助和工勤等服務,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加強殘疾人中高等特殊教育職業院校建設,完成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按要求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各項辦學條件。依託濟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山東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提高特殊教育信息化水平,依託齊魯特教網建設特殊教育資源庫,利用網路遠程教育資源,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受教育機會。落實《國家手語和盲文規範化行動計畫(2015—2020年)》(殘聯發〔2015〕47號),建立手語盲文培訓聯絡工作站,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提高手語、盲文信息化水平。
6.繁榮發展殘疾人文化體育。將殘疾人作為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的重點人群,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全民閱讀工程、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機構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要增加受殘疾人歡迎的服務內容和活動項目,各類公共文化場所免費向殘疾人開放,提供設施及信息交流無障礙服務。市、縣(市、區)兩級公共圖書館普遍設立盲人閱覽室,定期增配、及時更新適合殘疾人閱讀的讀物及閱讀輔助設備。開展殘疾人文化周、殘疾人文化進社區、送電影進社會福利機構、殘疾人文化建設示範社區培育活動。支持創作、出版殘疾人文學藝術精品力作,培育殘疾人文化藝術品牌。加大對殘疾人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持力度,引導和支持各類文化產業企業吸納殘疾人從事文化工作。培育建設一批殘疾人文化從業創業示範基地。開展殘疾人特殊藝術項目發掘保護,加強特殊藝術人才培養,扶持以特殊教育學校為主的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舉辦第九屆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和第八屆全省特教學校學生藝術匯演,組織參加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成立山東省殘疾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建立健全殘疾人文化人才檔案。開展殘疾人文化藝術國際交流。
實施“殘疾人體育健身計畫”,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促進殘疾人競技體育和民眾體育均衡發展。大力培育“殘疾人體育健身示範點”,培養殘疾人體育健身指導員,引導殘疾人相對集中的基層單位結合康復訓練、職業培訓、特殊教育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殘疾人體育健身活動。開展殘疾人康復體育、健身體育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向殘疾人開放。根據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特殊需求,加快殘疾人體育訓練設施建設,建設省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設立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加強殘疾人體育人才培養,建立完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培育殘疾人體育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隊伍,建立相對穩定、有較高水平的殘疾人體育教練員隊伍。加強殘疾人體育教育和科研工作,把殘疾人體育納入特殊教育院校教學計畫。舉辦第十屆全省殘疾人運動會,組織參加2019年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和第七屆全國特奧會。積極備戰北京2022年冬季殘奧會。解決好在國內外重大體育比賽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的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
7.全面推進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貫徹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國務院令第622號),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整體規劃和學術理論研究。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政策和標準,加強無障礙通用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套用,重點推進居家無障礙、社區無障礙、行業無障礙、城鄉公共設施無障礙標準化工作進程。把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文明城市、文明單位考核評比內容,完善無障礙督導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機關、學校、社區、社會福利、公共運輸等公共場所和設施的無障礙改造,逐步推進農村地區無障礙環境建設。開展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創建工作。鼓勵盲人使用導盲犬,加大對東營導盲犬培訓基地、嘉祥縣和臨沭縣的無障礙車間國家試點工作的扶持力度。制定殘疾人駕駛汽車培訓激勵政策,實現殘疾人駕駛汽車培訓和考試服務無障礙。
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無障礙工作,鼓勵和扶持服務殘疾人的電子產品、移動套用軟體(APP)等開發套用。推進政府信息以無障礙方式發布,省、設區市政府網站實現無障礙化,新聞發布會增加通用手語服務。公共服務場所、公共運輸工具要提供文字、電子字幕和語音提示,必要時要提供手語、盲文服務。省、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區)的主要電視頻道儘快開辦手語新聞節目,電視新聞、影視作品和節目要加配字幕。加快推進食品藥品信息識別無障礙,加強殘疾人無障礙應急救助服務。
8.建立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根據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完善我省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地方標準體系。重點在殘疾人康復護理服務、生活托養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就業創業服務、扶貧救助服務等領域制定基本服務標準和相關服務機構評價標準;推動輔助器具、無障礙產品生產企業將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創新技術轉化為標準,用標準提升帶動產品製造水平提升和產業升級發展;加大城鄉無障礙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制定實施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加強績效考核,提高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化、標準化、均等化、專業化水平,培育建立殘疾人服務品牌。
專欄4 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重點項目
1.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項目
為有需求的殘疾人建立康復服務檔案,提供各類基於社區的康復服務。
2.殘疾兒童、青少年教育項目
制定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機構標準,提高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普及水平,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比例達到95%以上,完成義務教育後有意願的殘疾學生都能接受適宜的中等職業教育。
3.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示範項目
擴大和改善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集中力量辦好面向全省招生的1所盲生高中和1所聾生高中。
4.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建設項目
完成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按要求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各項辦學條件。
5.殘疾人青壯年文盲掃盲項目
依託現有特殊教育系統、成人教育系統、殘疾人服務機構及職業培訓系統,開展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工作。
6.文化進家庭“五個一”項目
幫助1萬戶殘疾人家庭每年讀一本書、看一次電影、游一次園、參觀一次展覽、參加一次文化活動。
7.殘疾人體育健身計畫
建設300個殘疾人體育建身示範點,推廣、普及適合殘疾人的體育健身項目,建立殘疾人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為1萬戶重度殘疾人家庭提供康復體育器材、方法和指導進家庭服務。加快建設省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
8.信息無障礙促進項目
加強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網站無障礙改造,推進電信業務經營者、電子商務企業的信息無障礙服務,視窗服務行業開展學習通用手語活動,推動建設聾人信息中轉服務平台。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大力推動電視台開播手語節目。
(四)切實加強法制建設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
1.完善殘疾人權益保障政策法規體系。社會建設和民生等領域立法過程應聽取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意見。加快殘疾人配套立法進程,開展殘疾人康復救助、社會福利、教育、盲人按摩、反殘疾歧視等立法研究。促進地方殘疾人權益保障立法和優惠扶助政策制定。建立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規章信息公開系統。加快制定出台山東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全省形成完善的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體系。
2.抓好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執行。將有關殘疾人的法律法規納入我省全民普法教育規劃,積極開展議題設定,運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針對不同類別殘疾人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實用、便捷、高效的普法活動。積極開展“送法上門”服務和殘疾人學法用法專項活動,提高殘疾人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知曉度和維權能力。政府部門帶頭落實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依法開展殘疾人工作,依法維護殘疾人權益。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公眾要認真履行扶殘助殘的法定義務,配合各級人大、政協開展執法檢查、視察和調研,促進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嚴厲打擊侵犯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3.創新殘疾人權益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綜治委維護殘疾人權益工作小組的協調作用,推動建立殘疾人權益保障協商工作機制。拓寬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民主參與渠道,有效發揮殘疾人、殘疾人親友和殘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辦好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和網路信訪平台,實現12110簡訊報警平台的全覆蓋和功能提升。建立完善殘疾人權益保障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山東省12385殘疾人法律救助服務工作站,大力推進殘疾人法律救助,幫助殘疾人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和司法救助,擴大殘疾人法律援助範圍。
(五)凝聚形成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合力。
1.大力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強化公募殘疾人慈善組織的規範化建設,規範殘疾人慈善募集活動,不斷增強公眾的慈善意識。支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積極開展愛心捐助和專項募集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特色殘疾人慈善事業品牌。加強助殘慈善事業宣傳,倡導鼓勵公眾、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群團組織幫扶貧困殘疾人、捐助殘疾人事業,興辦醫療、康復、特殊教育、托養照料、社會工作等服務機構和設施。各級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慈善團體要積極為殘疾人事業籌集善款,安排資金用於支持符合其宗旨的殘疾人援助項目。
2.推進志願助殘服務持續深入開展。健全志願助殘工作機制,完善志願者招募註冊、服務對接、服務記錄、組織管理、評價激勵、權益維護等制度。廣泛開展“志願助殘陽光行動”“鄰里守望”“手拉手紅領巾助殘”等民眾性志願助殘活動。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專業服務機構、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殘協,健全和完善志願助殘服務功能,大力加強志願助殘服務陣地建設。推動高校、企業、社區和鄉鎮廣泛建立助殘志願服務組織。加大助殘志願者培訓力度,加強助殘志願者骨幹的培訓,發展助殘指導員隊伍。加大志願助殘的宣傳力度,普及志願服務理念和志願助殘知識。注重培育、發現自強和助殘典型,召開第六次全省自強模範與助殘先進表彰大會。
3.加快發展殘疾人服務產業。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殘疾人服務供給模式,更好地滿足殘疾人特殊性、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統籌規劃殘疾人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殘疾人服務中小企業,培育一批殘疾人服務龍頭企業,在用地、金融、價格等方面給予優惠,在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給予扶持,支持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產品。著力推動殘疾人輔助器具、康復護理、托養照料、生活服務、無障礙產品服務等產業發展,使康復護理、托養照料和生活服務產業形成一定規模;輔助器具、無障礙產品研發製造水平有較大提升。鼓勵商業銀行、信託、保險公司開發適宜殘疾人的意外傷害、康復、護理、托養等金融、信託、保險產品。扶持發展特殊藝術,培育殘疾人文化藝術品牌。制定殘疾人服務行業管理制度,發揮殘疾人服務行業組織自律監督作用,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4.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培育和發展殘疾人社會組織,重點發展服務類殘疾人社會組織,運用政府購買服務機制,使殘疾人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殘疾人公共服務的生產與傳遞過程。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重點領域,以殘疾人康復、護理、托養、生活服務、扶貧、職業培訓、就業創業服務、家居無障礙環境改造等為重點,完善政府購買助殘服務目錄,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擴大購買規模。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加強對政府購買助殘服務的質量監控和績效考評,實現政府購買服務對培育專業服務組織、擴大服務供給、提高服務質量效益的綜合放大效應。
5.營造良好氛圍。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殘疾人事業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等媒體,辦好殘疾人組織微博、微信和公共客戶端,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融合”的現代文明理念,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環境。把扶殘助殘作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條件,實行動態考核。積極參與殘疾人事務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鑑國際殘疾人事務的有益經驗,助力殘疾人小康進程。
五、保障機制
(一)堅持黨的領導。發展《規劃》是實現殘疾人和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必須在黨的領導下,統籌一盤棋,合力抓落實。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實際行動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認真落實省委關於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重大改革、重大任務等部署要求中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各級政府要將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為政府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級政府常務會議每年至少研究調度一次殘疾人工作。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殘疾人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各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要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明確各有關部門、單位的職責邊界和責任清單,形成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多元投入格局。殘疾人事業經費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繼續加大各級財政對殘疾人民生保障和殘疾人事業的投入力度,按照支出責任合理安排所需經費。進一步加大國有資本收益、財政資金對殘疾人民生保障的投入。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鼓勵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殘疾人事業資金投入格局。
(四)加強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建設。統籌規劃城鄉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要配套建設殘疾人康復、托養和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實現合理布局。加快建設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健全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繼續實施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項目,擴大覆蓋範圍。加強殘疾人就業、盲人醫療按摩等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對殘疾人服務機構用地、價格、金融、技術、人才、管理等給予優惠扶持。加強殘疾人服務機構能力建設,開展資質登記評估,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管理運行機制。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統計監測和政策研究。支持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服務科技創新套用,實施“網際網路+”科技助殘行動。加快推進殘疾人事業信息化建設,依託全省統一的網路和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平台,開發建設省、市、縣(市、區)統一的殘疾人公共服務管理系統和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以持證殘疾人個體為精準服務對象的信息數據動態更新機制、統計分析機制、評價反饋機制,建立健全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的信息數據採集體系。加強與人口基礎信息、相關政府部門數據資源的交換共享。把殘疾人生存發展狀況和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納入社會事業發展統計內容,建立全省殘疾人小康進程監測指標統計制度,加強對殘疾人小康進程監測數據的綜合管理和動態更新。推動“網際網路+”助殘服務模式的創新套用。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優勢,進一步加強殘疾人事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開展殘疾人民生保障、社會福利、權益保護、殘疾人服務業、政府購買殘疾人服務、服務機構運行管理、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研究。
(六)增強基層綜合服務能力。實施縣域殘疾人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構建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互補的基層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網路。建立健全縣級殘疾人康復、托養、職業培訓、輔助器具適配、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平台,輻射帶動鄉鎮(街道)、村(社區)殘疾人工作開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平台要加強殘疾人權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嚴格規範殘疾等級評定和殘疾人證發放管理,進一步簡化辦證流程。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願服務組織到城鄉社區開展助殘服務,加強殘疾人社會工作和殘疾人家庭支持服務。完善殘疾人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員職業能力評價辦法,加快培養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隊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為殘疾人服務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
(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加快促進農村殘疾人增收、切實改善農村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鼓勵引導城市優質殘疾人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確保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中的殘疾人優先轉為城鎮居民,確保進城殘疾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並做好就業扶持。2018年實現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擴展。加大對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殘疾人事業財政投入和公共資源配置力度,在政策、資金、項目方面重點向這些地區傾斜。
(八)充分發揮殘疾人組織作用。殘疾人組織是推動殘疾人小康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級殘聯組織要按照中央、省委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部署安排,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民眾性,依法依章程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了解殘疾人基本需求,反映殘疾人的呼聲願望,協助政府做好有關法規、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和行業管理工作。實施殘疾人組織建設“強基育人工程”,開展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示範縣、鄉創建活動,進一步擴大殘疾人組織覆蓋面,提升縣域殘疾人組織治理能力。支持殘疾人專門協會和村(社區)殘疾人協會開展服務殘疾人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工作,加強經費、場地、人員等工作保障。壯大專兼結合的殘聯幹部隊伍,加大殘聯幹部的培養、交流和使用力度,完成各級殘聯殘疾人幹部配備工作目標,選好配強各級殘聯領導班子。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要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職業道德,增強服務意識,強化職業素質,做殘疾人的貼心人,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縣(市、區)、鄉鎮政府應當將殘疾人專職幹事納入社會工作者隊伍規範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方式,保障其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待遇;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按照規定給予補貼。鼓勵廣大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建功立業。
(九)抓好規劃實施的監督、監測和績效評估。實施好《規劃》是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要依據本規劃制定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部門要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各級、各部門要將本規劃的主要任務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年度計畫,統籌安排、同步實施,確保規劃規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級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及相關部門要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督查、監測和跟蹤問效,開展第三方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各級殘疾人工作委員會每年底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十三五”中期和期末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督導、績效評估和信息公開,按照有關規定表彰先進典型。
專欄5 保障條件和服務能力建設重點項目
1.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支持省、市、縣級殘疾人康復設施和市、縣級殘疾人托養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體育訓練中心。
2.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項目
加快建立殘疾人康復、特殊教育、就業服務、托(供)養服務、文化體育、維權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培養一批殘疾人服務領域的領軍人才、實用型專業人才和創新型團隊。
3.“網際網路+”科技助殘行動
加強殘疾預防和康復相關科研基地(平台)建設;開展基於大數據和網際網路的殘疾人服務平台及示範套用、新一代智慧型輔具裝備與產品研發示範、主要致殘原因機理及預防干預技術等研究。
4.“網際網路+”助殘服務平台建設項目
完善殘疾人人口基礎信息和殘疾人基本服務需求信息數據管理系統;逐步建立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網上受理—協同辦理—監督評價”的新型服務模式。
5.志願助殘服務示范項目
實施50個志願助殘服務示範項目,建立山東省12385志願者聯絡工作站,支持助殘志願服務組織與殘疾人、殘疾人家庭和殘疾人服務機構開展長期結對服務,推動志願助殘服務的項目化運作和制度化管理,提升專業化水平。
6.助殘社會組織培育項目
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管理和人員培訓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助殘社會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給予扶持培育。
7.縣域殘疾人服務能力提升項目
完善縣域殘疾人工作機制,落實殘疾人優惠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平台,全面開展殘疾人基本服務需求信息動態更新、服務提供、轉介和監督評估等工作,為基層提供人員培訓、技術指導等支持。
8.社區服務示範項目
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一批殘疾人社區服務站,開展殘疾人康復、照料、助學、輔助性就業、無障礙改造、文化體育、社會工作等服務。
9.殘疾人事業研究項目
大力支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系統總結我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經驗,不斷推進殘疾人事業理論創新和成果轉化,為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提供理論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