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工人團體志

山東省志·工人團體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5年,正式出版於2003年。全書以篇、 章、節層次劃分,共分為5篇。依次為職工隊伍篇、早期工人團體與鬥爭篇、工會組織篇、工會活動篇、工會工作篇。上限按各門類追溯本源,下限斷至1993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東省志·工人團體志
  • 創作年代:1985年
  • 作品出處:山東省志
  • 文學體裁:團體志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山東工人階級是1840年鴉片戰爭後,伴隨帝國主義侵華企業、早期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這三種性質的近代工業的產生而形成的,其主要社會基礎是農民和手工業者。

發展歷史

1914年至1918年,由於歐美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山東的民族資本工業有了較大發展,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山東工人階級隊伍迅速擴大,到五四運動爆發前夕,山東的產業工人發展到10萬人左右,加上店員、人力車工及手工業工人,山東工人隊伍總數達60萬,約占當時中國工人隊伍總數的6%。 五四運動以後,山東工人階級開始獨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成為一支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和反對封建官僚資本主義剝削的重要力量。 1922年6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支部成立,並創辦《山東勞動周刊》,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號召工人聯合起來,成立工會組織,參加勞動組合,同剝削階級開展鬥爭。此後,山東相繼成立津浦大廠工會、膠濟鐵路總工會等工會組織,發動工人開展各種鬥爭。 由於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1928年秋至1929年,膠濟鐵路沿線的各主要城市都建立起國民黨改組派控制的工會組織,煽動對共產黨的不滿情緒,給山東工人運動帶來很大損失。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爆發。 抗日戰爭開始,由於沒有全省性工會組織,山東工人以“救國會”和“後援會”名義,積極參加武裝鬥爭。 1938年2月, 山東總工會前身--五戰區職工抗日聯合總會在徐州成立,隨即組織工人民眾支援台兒莊戰役。 同年5月,五戰區工會在淄博重建,隨後在津浦、膠濟和隴海鐵路徐州段以及棗莊、淄博等礦區建立13個分會,促進了戰區抗日鬥爭的開展。這一時期山東各地工人武裝,百人以上的有20多支,占華北地區工人武裝的一半左右;各業工人參軍7600多人,占華北地區工人參軍總數的1/3強。 1938年11月,五戰區工會遷至沂水縣南莊村。工會工作中心也相應地由城市礦區轉入農村。1940年8月6日,山東省首次職工代表大會在臨(沂)沂(水)邊區青駝寺召開,成立山東省職工抗日聯合總會(簡稱山東省總工會),從此結束了山東工人運動的分散狀態,實現了從組織系統到路線方針的完全統一。到1946年底,全省計有膠東、渤海、魯中、 魯南5個行政區職工總會,郵電、鐵路兩個省產業工會,棗莊、淄博兩個省屬礦區工會,3個區屬企業總工會和4個區屬市總工會,會員近40萬,占解放區職工總數的60%以上。 全面內戰開始後,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工人在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省總工會的領導下,積極保衛抗戰成果,開展了反南遷、反破壞和護路、護廠、護礦運動,並協助中共地下組織蒐集情報,為解放城市、接管城市,恢復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全省各級工會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發動民眾積極開展“鎮反”“三反”“五反”和工礦企業開展民主改革運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活動,湧現出郝建秀、劉慶祥、駱淑芳等一批先進模範人物。 1953~1965年各級工會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畫做出重大貢獻。 1967~1972年,全省各地工會和大多數基層工會,先後被在派性基礎上建立的革命工人代表大會委員會所取代,工會工作處於停頓狀態。 1973年6月26日, 山東省總工會籌備小組在濟南召開全省第六次工人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山東省總工會第六屆委員會。從此,被“文化大革命”衝垮的山東省總工會得以恢復,全省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的各項工作逐步恢復和開展。但由於領導班子中混入幫派分子,工會組織的恢復和開展繼續受到“左”的錯誤影響。 1976年10月至1982年9月, 山東各級工會通過貫徹落實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中國工會“九大”精神,工人運動和工會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健康發展軌道。通過撥亂反正,清除“左”的影響,貫徹新時期工會工作方針,發動和組織職工開展“雙增雙節”(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和民眾生產技術活動,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了全省的經濟建設。與此同時,工會的各項工作和自身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職工隊伍思想政治和文化技術素質明顯提高,工會參政議政和職工民主管理渠道不斷拓寬,積極發揮黨和政府聯繫職工民眾的“橋樑”“紐帶”和“社會支柱”作用,為建設山東、“富民興魯”做出重大貢獻。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