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衛生志》 編纂工作始於1984年6月,經山東省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山東省衛生史志辦公室,共收集資料8000餘萬字。1989年,撰成初稿。1992年底完成評議稿。 1993年8月將《山東省志·衛生志》送審稿正式報送山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總纂。1995年5月正式出版發行。本志上限為1840年,下限為1985年。全書除概述、編後記外,設有衛生行政、衛生防疫、專科病防治、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婦幼衛生、教育科研8篇,篇下設章節,計有23章90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志·衛生志
- 類別:地方史志
基本簡介,歷史意義,
基本簡介
5000年前,山東境內先民已將骨針、砭石用於祛痛醫病。戰國時期,齊國盧醫秦越人被崇為脈學的倡導者。西漢淳于意錄有中國現存最早醫案《診籍》。晉代王叔和著《脈經》,使脈學系統化。宋代,山東醫家代表中醫兒科的高峰,董汲撰成中國最早急性斑疹熱專著《小兒痘疹備急方論》。明清時期,劉奎等對中醫瘟病學說的發展有所建樹。山東古代醫家長於脈診,強調綜合治療以攻邪為主,形成中國古代醫學流派中的齊魯醫學派。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醫學在山東傳播。1860年,法國、英國教會在煙臺建立醫院。1882年臨清人張巽臣在濟南開辦衛生鑲牙館,是省內首家私人診所。教會醫院收生帶徒,開始山東西醫醫學教育。1911年,基督教共和醫道學堂在濟南建成,為當時全國四大醫學堂之一。 中華民國建立後,教會醫院發展迅速,而中醫遭受壓抑。山東中醫界為此成立山東省中醫藥總會,創辦國醫學校,弘揚國醫。至抗戰爆發前,全省有教會和私立醫院、診所、 西藥房千餘處,中醫藥堂鋪萬餘家,省、縣立醫院20餘處,高等醫學校3所,中等醫學校8所。 由於衛生事業落後,1938~1945年,全省多種傳染病連年流行,死者達72萬餘人。1949年,全省僅麻疹、天花等傳染病的發病人數達97萬餘人,全省人口總死亡率為25‰,人均壽命35歲。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開展黑熱病等傳染病的防治工作。1952年,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普遍成立防疫委員會, 掀起以反“細菌戰”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1953年6月,山東在全國率先消滅天花。建國初期的山東中醫工作有限制中醫發展的傾向,造成大批中醫人員改行。 對此,1954年9月召開的全省第一屆中醫代表會議進行了糾正,成立山東省中醫委員會和省立中醫醫院, 全省各地重新吸收中醫人員入院工作。到1956年, 省專縣三級衛生防疫和專科病防治機構相繼建立健全,形成全省預防醫療網。1958年,山東省率先在全國基本消滅黑熱病和性病。 在“大躍進”運動中,全省多次開展“除四害”清垃圾、改造廁所的突擊活動,城鄉衛生狀況明顯改觀。1961年開始的國民經濟調整糾正了一些錯誤做法,山東省的衛生事業得到發展。1965年,山東省人口死亡率降到9.9‰,人口平均壽命60.31歲。“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山東各級衛生機構被奪權,衛生系統陷入混亂狀態。
歷史意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省衛生系統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站、所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任務契約制、浮動工資制,提倡醫生集體承包,允許私人開業。每年投資2000萬元為省級醫療機構添置進口設備,投資1.75億元建成省立醫院病房等26個大型項目。 同時發展醫學教育,到1985年,全省高等醫學院校9處,中等衛生學校27所。山東在麻風、皮膚著色黴菌病、黑熱病等病防治,角膜病和燒傷治療及內耳開窗術、斷肢(指、趾)再植、肝腎移植、中醫文獻整理等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喉咽癌切除成形術居國際先進水平。山東省還在全國率先基本消滅絲蟲病,基本控制瘧疾、白喉、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生。1985年,山東省人口死亡率降至6.64‰,人口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1.72歲。 該志獲2005年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