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前身溯源 1948年8月22日,華東財辦工礦部工業學校成立。
濟南大學校門
1949年3月22日,華東財辦工礦部工業學校更名為華東財辦工礦部博山工業幹部學校。
1949年10月9日,華東財辦工礦部博山窯業學校成立;11月6日,華東財辦工礦部博山工業幹部學校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工礦部博山工業幹部學校,華東財辦工礦部博山窯業學校更名為山東籃燥省人民政頁葛堡府工礦部博山窯業學校。
1950年3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工礦部博山工業幹部學校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工礦部工業幹部學校,山東省朵獄嘗匪人民政府工礦部博山窯業學校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工礦部窯業學校;10月2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工礦部工業幹部學校更名為華東工業部山東工業幹部學校,山東省人民政府協龍漿道工礦部窯業學校更名為華東工業部山東窯業學校。
1951年12月9日,華東工業部山東工業幹部學校更名為華東工業部山東中等工業技術學校,華東工業部山東窯業學校更名為華東工業部山東中等窯業技術學校。
1952年9月6日,華東工業部山東中等工業技術學校與華東工業部山東中等窯業技術學校合併組建山東省博山工業技術學校。
1953年7月9日,山東省博山工業技術學校更名為重工業部博山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56年6月1日,重工業部博山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58年3月19日,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8月12日,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淄博建築材淋犁頌料工業學校。
1959年6月,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60年4月22日,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
1962年6月28日,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65年4月26日,建築工埋簽享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1年8月21日,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淄博建築材料機械廠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7年7月1日,山東淄博建築材料機械廠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8年12月28日,山東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1987年10月,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設立山東建材學院淄博分院。
1978年9月8日,濟南師範專科學校成立。
1983年1月13日,濟南職業大學成立。
1989年11月8日,濟南師範專科學校和濟南職業大學合併組建濟南聯合大學。
合併發展 2000年10月17日,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犁設霸合併組建濟南大學。
2001年4月26日,山東省教育廳同意民政部濟南民政學校、山東省物資學校併入濟南大學。
2007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批准,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併入濟南大學,實行科教一體化。
2012年,學校成為山東省首批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同年,入選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3年,濟南大學成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同年,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
2017年1月,學校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8月,入選國家“111計畫”。
2020年3月,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12月,入選山東省“沖一流”建設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6月,學校設有24個學院,開設96個本科專業。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
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金融學
經濟學、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市場行銷、投資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法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
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
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路工程、網路空間安全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水利水電工程
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
美術學、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視覺傳達設計
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特殊教育、套用心理學
生物技術(生物化學方向)、製藥工程(生物製藥方向)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117人,其中教授304人,副教授76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14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萬人計畫2人,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3人,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2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 1個,山東省教學名師12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不全): 謝立信、於金明
國家級教學團隊: 工業分析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名師: 魏琴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張華、秦曉春
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李慶臻、林偉英、楊波、任中京、王孝紅、程新、李國忠、王維平、陳岱雲、徐征和 、朱孔來、魏琴、張書香、鄭中、陳月輝、馬汝建、於衍真、劉宗明、邢樂成、蘆令超、於京華、王卓、夏偉、李光紅、曹丙強、夏佃秀 、顏梅 、宋旭紅、黃世峰、趙玉
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 程新、於金明、張福仁、史偉雲
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名單不全): 顏梅、張華
山東省教學名師: 王少清、魏琴、蘆令超、昃向博、於衍真、佟月華、王琦、羅川南、王焱、劉傳霞、俞憲忠、崔玉
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工業分析教學團隊、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4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4個、山東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3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臨床醫學、化學、水利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名單不全): 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護理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套用經濟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工商管理、軟體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數學、生物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設計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不全): 區域經濟學、金融學(含:保險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城市經濟學、金融工程、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法律社會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學傳播與社會學、書法學、漢語國際教學與文化傳播、音樂評論、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套用數學、運籌與控制理論、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食品安全與檢測、分子模擬與設計、能源材料化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建築材料、電子信息材料、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電氣傳動與控制、光源與照明、綠色能源電力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系統生物學、物聯網工程、軟體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套用工程力學、建築節能技術與設計、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和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水生態與水環境、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精細化工工程與技術、氟化學化工與技術、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監測技術、環境材料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決策與系統評價、高等教育管理、情報學、會計學、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醫學、放射醫學、“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衛生毒理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中西醫結合基礎、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體育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業史、藝術市場管理等
濟南大學
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 臨床醫學、翻譯、金融、法律、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新聞與傳播、出版、會計、公共管理、教育、藝術
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 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
山東重點學科: 套用化學、材料學、眼科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古代文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社會學、國民經濟學、腫瘤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機械電子工程
山東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 文化產業管理學、音樂與舞蹈學、設計學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套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套用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氨噻肟酸新工藝仿真-實訓綜合實驗》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 《西方經濟學》、《健康心理學》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化學與人類健康》、《古典詩詞與人生修養》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工業分析》、《分離科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C語言程式設計》、《水力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 《C語言程式設計》、《工業分析》、《分離科學》、《水力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山東省普通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名單不全): 材料科學與工程、套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工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自動化
山東省級精品課程(名單不全): 《基礎化學課程群》《土力學》、《無機材料科學基礎》、《電工電子課程群》、《工科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C語言程式設計》、《工業分析》、《高分子物理》、《社會工作概論》、《水力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分離科學》、《分析化學》、《熱工過程與設備》、《中國古代文學》、《心理學》、《互換性原理與技術測量》、《社會學概論》、《粉體工程與設備》、《大學英語》、《美學》、《水質工程學》、《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美國文學史及選讀》、《簡明物理化學》、《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工藝學》、《高分子化學》、《比較文學》、《聚合物合成工藝學》、《外國文學》、《當代文學》、《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現代文學》、《機械設計》、《機械原理》、《電子商務概論》、《機械設計學》、《市場行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網路行銷》、《消費者行為學》、《消費者行為學》《電分析化學》、《分光光度分析》、《光分析化學》、《色譜分析》、《有機波譜分析》、《電動力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數學物理方法》等
截至2019年3月,近年來,學校主持國家級教研教改課題22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28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研究成果獎75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項活動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5022項,其中國家一等獎169項、二等獎324項;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項。
學校部分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成果獎項
參加人員
獲獎時間
和合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地方大學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魏琴、羅川南、於京華
于海琴、宋桂蘭、崔玉
顏梅、周長利、曹偉
整體教育觀指導下“三全六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構與實踐
范躍進、蔡先金、馬兆明
文洪朝、楊立志、董文芳
牛秋業、劉建成、王常柱
地方綜合性大學套用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基於高分子材料專業課程群建設,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周春華、裴梅山、劉威
壽崇琦、張書香、李良波
解竹柏、李春生、潘奇偉
多層次基礎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羅川南、吳丹、王金剛、顏梅
孫敏、陳艷麗、魏琴
於京華、李冬梅、賈素貞
社會評價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19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建有省部級以上研究平台56個,其中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1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計畫”)引智基地1個、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設)5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及省部級科研平台10個、山東省“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7個、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1個、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4個、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業設計中心16個。
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 國家專利導航項目(高校)研究和推廣中心
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計畫”)引智基地: 先進水泥基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 冰島研究中心、非洲法語區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進建築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眼科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先進建築材料綠色和智慧型製造及套用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及省部級科研平台: 山東省建築材料製備與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網路環境智慧型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腫瘤免疫與醫學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眼科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放射腫瘤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皮膚性病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罕少見病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免疫藥理學實驗室、生物技術藥物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界面反應與感測分析實驗室、水資源與水環境工程實驗室、信息處理與認知計算實驗室、天然藥物化學生物學實驗室、城市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實驗室、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實驗室、先進能源材料物理實驗室
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建築材料製備與測試技術、氟化學化工材料、網路環境智慧型計算技術、醫學遺傳學與基因工程、眼科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天然藥物、醫學病毒學、現代醫用藥物與技術、放射腫瘤學、皮膚性病學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無機功能材料、化學感測分析、建材工業綜合自動化、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
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 角膜病、腫瘤免疫與中藥免疫、腫瘤放療、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
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設): 山東省先進建築材料綠色製造與套用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資本市場創新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培育)、綠色化學製造與精準檢測協同創新中心、表面工程裝備智慧型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業設計中心(名單不全): 山東省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資料庫軟體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氟材料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建材(水泥)工業自動化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特種結構與功能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管道氣力輸送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地下水數值模擬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態固碳與捕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城市地下工程支護及風險監測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濟南大學設計戰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山東省機械構件減摩抗磨控制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魯港水泥基壓電複合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山東省頭孢類醫藥中間體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水泥助磨劑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山東省城市發展研究基地、山東省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山東省出土文獻與文學研究基地、山東省區域軟實力與區域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英才培訓基地、山東省飲食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全球化與跨國經營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山東龍山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山東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山東省司法廳政府立法研究服務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課題452項,省部級項目99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45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897項;學術論文被SCI、EI、SSCI、CSSCI收錄6957篇,出版專著、譯著241餘部。
學院部分科研成果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類別
高膠凝性阿利特-硫鋁酸鋇鈣水泥材料及其製備技術的研究
水泥基壓電複合監測材料與器件成套製備技術及在混凝土工程套用
硫鋁酸鋇(鍶)鈣基特種水泥的製備技術及海工工程套用
學術資源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圖書館有藏書及電子文獻800餘萬冊,中、外文現刊4200餘種,電子期刊30000餘種。
《
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主要設有有文學研究、歷史學研究、出版文化研究、學術批評、魯迅研究、辭賦研究、社會學研究、經濟管理學研究、教育學研究等欄目;是
中國學術期刊 (光碟版)首批入編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
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主要刊發材料科學、信息與控制、化學化工、生物與醫藥、機械工程、土木建築及基礎學科領域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學術論文;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 (China Info)系統科技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首批入編期刊。
《
中國粉體技術 》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粉體工程領域在研究、開發和工程套用的原創論文,包括在化學工程、材料工程、機械工程、環保工程等領域及套用物理學、套用化學中涉及的粉粒體特殊概念、特性、現象的學術論文、綜述、研究快報等;該刊已被美國化學文摘( CA )、俄羅斯文摘雜誌( AJ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CJFD )、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3月,學校與中國國(境)外教育機構通過學者互訪、學術交流、合作辦學等多種方式與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韓、新等國家的93所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係,與港澳台地區的22所高校建立友好學校關係,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美國南達科他州阿伯丁和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建有孔子學院3所,與英國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亞大學合辦環境工程、金融學、機械工程、網路工程等4個本科項目專業。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釋義:
1、學校校徽圖案由“濟”字的篆字演變而成。
2、校標徽圖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的三個元素,既表現出濟南的
趵突泉 的地域文化特徵,又體現出同舟共濟、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下面的造型是水,象徵濼水之源,其流長遠。整體結構外圓內方,蘊含
中華傳統文化 內涵,視覺效果上動靜結合,簡潔明快,彰顯時代特徵。
3、校標徽圖案的顏色為紅、綠、藍三種,紅色象徵熱情奔放,綠色象徵青春朝氣,藍色象徵深邃博大,與濟南大學的特色相符合。
4、中英文名稱環繞,“1948”為濟南大學歷史源頭。
校徽
校旗
精神文化 艱苦奮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弘毅、博學、求真、至善
勤奮、嚴謹、團結、創新
青龍山麓白鷺飛翔,甲子湖畔書聲琅琅
弘毅博學求真至善,天下泉城弦歌一堂
魅力濟大如山嶽高昂,張開雙臂我們放飛理想
美麗濟大像海洋寬廣,我們的人生,在這裡起航
青龍山麓勁松蒼蒼,甲子湖畔桃李芬芳
弘毅博學求真至善,你我同行 山高水長
美麗濟大如山嶽高昂,張開雙臂我們放飛理想
美麗濟大像海洋寬廣,我們胸懷天下為國棟樑
現任領導 1965年4月26日,建築工程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1年8月21日,建築材料工業部淄博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淄博建築材料機械廠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7年7月1日,山東淄博建築材料機械廠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78年12月28日,山東省建築材料工業學校更名為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1987年10月,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設立山東建材學院淄博分院。
1978年9月8日,濟南師範專科學校成立。
1983年1月13日,濟南職業大學成立。
1989年11月8日,濟南師範專科學校和濟南職業大學合併組建濟南聯合大學。
合併發展 2000年10月17日,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山東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和濟南聯合大學合併組建濟南大學。
2001年4月26日,山東省教育廳同意民政部濟南民政學校、山東省物資學校併入濟南大學。
2007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批准,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併入濟南大學,實行科教一體化。
2012年,學校成為山東省首批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同年,入選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3年,濟南大學成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同年,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
2017年1月,學校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8月,入選國家“111計畫”。
2020年3月,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12月,入選山東省“沖一流”建設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6月,學校設有24個學院,開設96個本科專業。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
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金融學
經濟學、酒店管理、旅遊管理、 市場行銷、投資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法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
材料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
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網路工程、網路空間安全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水利水電工程
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
美術學、攝影、影視攝影與製作、視覺傳達設計
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特殊教育、套用心理學
生物技術(生物化學方向)、製藥工程(生物製藥方向)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117人,其中教授304人,副教授76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14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萬人計畫2人,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3人,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2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 1個,山東省教學名師12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不全): 謝立信、於金明
國家級教學團隊: 工業分析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名師: 魏琴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張華、秦曉春
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李慶臻、林偉英、楊波、任中京、王孝紅、程新、李國忠、王維平、陳岱雲、徐征和 、朱孔來、魏琴、張書香、鄭中、陳月輝、馬汝建、於衍真、劉宗明、邢樂成、蘆令超、於京華、王卓、夏偉、李光紅、曹丙強、夏佃秀 、顏梅 、宋旭紅、黃世峰、趙玉
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 程新、於金明、張福仁、史偉雲
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名單不全): 顏梅、張華
山東省教學名師: 王少清、魏琴、蘆令超、昃向博、於衍真、佟月華、王琦、羅川南、王焱、劉傳霞、俞憲忠、崔玉
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工業分析教學團隊、公共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4個、山東省重點學科14個、山東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3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臨床醫學、化學、水利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名單不全): 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護理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套用經濟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工商管理、軟體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數學、生物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設計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不全): 區域經濟學、金融學(含:保險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城市經濟學、金融工程、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法律社會學、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學傳播與社會學、書法學、漢語國際教學與文化傳播、音樂評論、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套用數學、運籌與控制理論、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食品安全與檢測、分子模擬與設計、能源材料化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設計、工業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建築材料、電子信息材料、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電氣傳動與控制、光源與照明、綠色能源電力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系統生物學、物聯網工程、軟體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套用工程力學、建築節能技術與設計、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和流動力學、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水生態與水環境、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精細化工工程與技術、氟化學化工與技術、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監測技術、環境材料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決策與系統評價、高等教育管理、情報學、會計學、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醫學、放射醫學、“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衛生毒理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中西醫結合基礎、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體育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業史、藝術市場管理等
濟南大學
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 臨床醫學、翻譯、金融、法律、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新聞與傳播、出版、會計、公共管理、教育、藝術
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學科: 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
山東重點學科: 套用化學、材料學、眼科學、計算機套用技術、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中國古代文學、水文學及水資源、社會學、國民經濟學、腫瘤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機械電子工程
山東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 文化產業管理學、音樂與舞蹈學、設計學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套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套用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氨噻肟酸新工藝仿真-實訓綜合實驗》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 《西方經濟學》、《健康心理學》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化學與人類健康》、《古典詩詞與人生修養》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工業分析》、《分離科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C語言程式設計》、《水力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 《C語言程式設計》、《工業分析》、《分離科學》、《水力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山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山東省普通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名單不全): 材料科學與工程、套用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工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自動化
山東省級精品課程(名單不全): 《基礎化學課程群》《土力學》、《無機材料科學基礎》、《電工電子課程群》、《工科數學》、《計算機組成原理》、《C語言程式設計》、《工業分析》、《高分子物理》、《社會工作概論》、《水力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分離科學》、《分析化學》、《熱工過程與設備》、《中國古代文學》、《心理學》、《互換性原理與技術測量》、《社會學概論》、《粉體工程與設備》、《大學英語》、《美學》、《水質工程學》、《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美國文學史及選讀》、《簡明物理化學》、《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工藝學》、《高分子化學》、《比較文學》、《聚合物合成工藝學》、《外國文學》、《當代文學》、《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現代文學》、《機械設計》、《機械原理》、《電子商務概論》、《機械設計學》、《市場行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網路行銷》、《消費者行為學》、《消費者行為學》《電分析化學》、《分光光度分析》、《光分析化學》、《色譜分析》、《有機波譜分析》、《電動力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數學物理方法》等
截至2019年3月,近年來,學校主持國家級教研教改課題22項、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28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研究成果獎75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各項活動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5022項,其中國家一等獎169項、二等獎324項;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項。
學校部分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成果獎項
參加人員
獲獎時間
和合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地方大學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魏琴、羅川南、於京華
于海琴、宋桂蘭、崔玉
顏梅、周長利、曹偉
整體教育觀指導下“三全六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構與實踐
范躍進、蔡先金、馬兆明
文洪朝、楊立志、董文芳
牛秋業、劉建成、王常柱
地方綜合性大學套用化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基於高分子材料專業課程群建設,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周春華、裴梅山、劉威
壽崇琦、張書香、李良波
解竹柏、李春生、潘奇偉
多層次基礎化學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羅川南、吳丹、王金剛、顏梅
孫敏、陳艷麗、魏琴
於京華、李冬梅、賈素貞
社會評價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19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建有省部級以上研究平台56個,其中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1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計畫”)引智基地1個、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2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設)5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及省部級科研平台10個、山東省“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7個、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1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1個、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4個、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業設計中心16個。
國家專利導航項目研究和推廣中心: 國家專利導航項目(高校)研究和推廣中心
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計畫”)引智基地: 先進水泥基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 冰島研究中心、非洲法語區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進建築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眼科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先進建築材料綠色和智慧型製造及套用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及省部級科研平台: 山東省建築材料製備與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氟化學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網路環境智慧型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腫瘤免疫與醫學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眼科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放射腫瘤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皮膚性病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罕少見病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免疫藥理學實驗室、生物技術藥物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界面反應與感測分析實驗室、水資源與水環境工程實驗室、信息處理與認知計算實驗室、天然藥物化學生物學實驗室、城市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實驗室、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實驗室、先進能源材料物理實驗室
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建築材料製備與測試技術、氟化學化工材料、網路環境智慧型計算技術、醫學遺傳學與基因工程、眼科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天然藥物、醫學病毒學、現代醫用藥物與技術、放射腫瘤學、皮膚性病學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無機功能材料、化學感測分析、建材工業綜合自動化、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
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實驗室: 角膜病、腫瘤免疫與中藥免疫、腫瘤放療、機械裝備設計與仿真
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設): 山東省先進建築材料綠色製造與套用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資本市場創新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培育)、綠色化學製造與精準檢測協同創新中心、表面工程裝備智慧型製造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工業設計中心(名單不全): 山東省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資料庫軟體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氟材料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建材(水泥)工業自動化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特種結構與功能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管道氣力輸送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地下水數值模擬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態固碳與捕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城市地下工程支護及風險監測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濟南大學設計戰略與原型創新研究所、山東省機械構件減摩抗磨控制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魯港水泥基壓電複合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山東省頭孢類醫藥中間體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水泥助磨劑省級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山東省城市發展研究基地、山東省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山東省出土文獻與文學研究基地、山東省區域軟實力與區域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山東省文化產業英才培訓基地、山東省飲食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全球化與跨國經營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山東龍山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山東高校慈善文化研究基地、山東省司法廳政府立法研究服務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課題452項,省部級項目99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45項,其中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897項;學術論文被SCI、EI、SSCI、CSSCI收錄6957篇,出版專著、譯著241餘部。
學院部分科研成果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類別
高膠凝性阿利特-硫鋁酸鋇鈣水泥材料及其製備技術的研究
水泥基壓電複合監測材料與器件成套製備技術及在混凝土工程套用
硫鋁酸鋇(鍶)鈣基特種水泥的製備技術及海工工程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