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防腐術
在公元前十世紀
木乃伊製作技術最為
成熟的時候,一流的防腐師大致按以下步聚製做木乃伊:
首先用燧石刀在屍體腹部左側開個十厘米長的切口,把
心臟以外所有其他內臟取出,逐一用酒和含有沒藥、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然後放入禮葬瓶中,禮葬瓶多用雪花石膏石雕成,蓋子刻成豺頭的放胃,狒狒頭的瓶子放肺,獵鷹頭的放腸,人頭形的放
肝臟,這種造型的瓶子在今天的紀念品市場上還很多見。因為當時人們認為心臟是感情的根源,所以留在原處不動。防腐師還用香柏油沖洗屍體腹腔,把餘下的柔軟組織分解。接著取腦,他用一種帶鉤的工具從死者鼻孔穿入頭顱,鉤出裡面的腦髓,然後灌入香柏油和香料,衝出腦殼中的殘餘組織。最後由鼻孔將
樹脂灌入顱腔以防
頭顱受到意外擠壓時變形。
徹底清洗屍體後,防腐師把所有器官和屍身埋進泡鹼(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劑,相當於今天的洗滌鹼和發酵粉的成分)粉末堆中,抽乾水分。
屍身、器官大概要埋在泡鹼粉里約一個月,拿出來後把每一部份再用香液和香料洗滌。防腐師必須從開始時就把屍體從軀幹到每個手指的各個部分小心包好,以免指甲之類的細小部分損壞或脫落失去。
然後防腐師把乾透的內臟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
腹腔,用鋸屑、麻布、焦油或泥填料填好,縫合切口。
因為頭髮難免損壞,所以還要補一些假髮;在眼眶裡裝入假眼,進行全身整容,使死者恢復生氣。這項工作最費工夫。
防腐師進行整形時在屍身各處小心地割開很多小口,從皮膚里填入麻布填料。屍體面部和頸部當然也要整得像生前一樣,嘴裡塞入麻布使雙頰飽滿。最後防腐師還要用赭石染料替死者面部及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紅色,女死者黃色)。染色完畢後,屍體即可包裹。屍體被用抹過松香的亞麻布緊密包裹,考古學家曾解開裹布,發現長度加起來超過兩公里。在木乃伊的上面和繃帶里,一般都要放上護身符和蜣螂雕像(或叫聖甲蟲像)。特別要在胸前都放一個蜣螂像,上刻有祈禱語,乞求死者在陰間受到公平的審判。
防腐師包好屍體,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後約共需70天時間。
中國的防腐術
考古發現
1972年,當長沙
馬王堆漢墓中的
辛追夫人在度過了兩千多個地下
春秋後重現世人面前時,全世界都為中國古代精湛的屍體防腐技術感到敬畏。辛追夫人以其鮮活的面容和富於彈性的肌膚讓世界領悟了濕屍防腐的精妙所在。
古書記載
古代貴族不但講求棺槨的製造,要求採用具有芳香防蟲功效的
樟、松、柏、桐等材質,還對墓穴有一定的深度要求,這樣做無非是延緩或避免屍體腐敗的進程。古人認為“金玉生寒”,以金玉殮葬可使屍身不壞,《漢書·楊王孫傳》中有“
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為枯臘”的字樣,於是才有
玉衣、玉棺之說。
金玉防腐之功效如何?
楚王殮於玉棺,卻霉爛得只餘一堆枯骨;劉勝夫婦玉衣護體,也只殘存幾枚朽齒;明神宗萬曆皇帝更是體膚無存。墓葬中屍體的腐敗,細菌的分解是主要原因。而細菌又分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抑制需氧菌的活動除了要實現殺菌消毒外,必須密封屍體,防止空氣進入。在這方面,中國人在西漢時期就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具體過程
死者在
入殮前,先要用
香湯沐浴屍體,再用酒擦洗。周王室主管祭祀的官員小宗伯下就有郁人和裸人兩種差役,前者用鬱金香草煮湯和用黑黍釀酒,後者則用香湯和黍酒沐浴屍體。這樣不僅使屍體變得“香美”,還有一定的消毒作用。酒的噴灑則更有利於封棺後加速棺內氧耗,建立缺氧條件。用潔淨的內外衣和衾者(單被)緊緊捆束屍體,也有助於隔離空氣,對屍體的早期腐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漢代所用棺具質量很高,棺壁及頂、底板均系整材,套棺內外髹漆,內棺蓋口還用膠漆封固,賦予棺槨良好的密閉性。此外,中國古代還有用汞、砷防腐的習俗。經化學鑑定,馬王堆女屍有兩個明顯特點:一為汞處理,二為浸泡。棺液(外部水汽滲入形成)沉澱物中含有大量硫化汞、乙醇和乙酸等成分,對屍體細胞起到了固定作用,成為古屍不腐的一個關鍵因素。
入葬習俗
封建貴族是極為重視深埋的,視厚厚的土層為最好的
庇護,他們的墓穴相當深大,並且要求不泄氣息。墓室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有效的同外面的空氣隔離,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保持恆溫。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封閉後的墓室在漫長的兩千多年裡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入葬之初,墓室內的環境是允許腐敗菌生長繁殖的,但墓室中的氧氣很快被隨葬品中大量的禽、魚、肉、蛋等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又因為內棺和墓室都是密閉的,因此在槨室中形成了缺氧環境,使需氧菌得到了抑制。此時對腐敗過程起作用的就只有厭氧菌了,但它們同樣無法大行其事,因為屍體的蛋白質、脂肪及隨葬的絲織品分解產生的有機酸,使棺內環境逐漸向酸性轉化,導致厭氧菌的無法適應並最終死亡,這樣屍體的腐敗過程終於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