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遺址和屈家嶺文化

屈家嶺遺址和屈家嶺文化

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在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屈家嶺遺址的知名度最高,最具代表性。

簡介,稻穀遺存,彩陶紡輪,蛋殼彩陶,陶筒形器,編著者,

簡介

屈家嶺之所以有代表性,主要是因為它代表屈家嶺文化。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屈家嶺文化是最為興盛和最為強勢的一種文化,文化分布範圍最大,南北縱跨湖北、河南、湖南三個省,約20萬平方公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是長江中游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屈家嶺之所以具有代表性,還因為屈家嶺處在屈家嶺文化的核心地區,並且又是核心聚落,這個核心還包括石家河的譚家嶺遺址,共同組成屈家嶺文化的中心。屈家嶺之所以具有代表性還有一個原因:屈家嶺遺址是規模巨大、堆積深厚、延續時間長達千年的特大型遺址,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價值,對周圍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功能,同時在不同的時期,也兼容和吸收了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長江中游大溪文化等許多原始文化的特點,因而在文化內涵上更具有代表性。

稻穀遺存

屈家嶺的稻穀遺存是江漢平原原始農業大發展的最好證據
屈家嶺稻作遺存量特別大,說明這裡的稻作農業特別發達。據考古發現,中國人工栽培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2000—14000年,但作為原始農業的主要經濟作物,到距今5000—4000年才進入全面大發展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種植水稻的範圍迅速北移,已經到達遼東半島並傳播到朝鮮半島。二是種植水稻的面積迅速擴大,在江漢、江淮地區,凡有水源的地方,都已開始普遍種植水稻。這就是屈家嶺稻作農業大發展的歷史背景。
屈家嶺位置優越,兩條小河從北向南穿過聚落,保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是理想的水稻種植地點。遺址中發現的紅燒土,都摻入了大量的稻穀殼和莖葉,面積達500平方米,體積達200平方米。雖然在江漢各地的屈家嶺文化遺址中,這種含稻穀殼的紅燒土發現得非常普遍,但是像屈家嶺遺址這樣,在一處發掘地點就發現這么多,卻並不多見,這說明屈家嶺水稻種植面積以及收穫量都已相當巨大。
評估原始稻作水平的高低,主要還是看水稻品種的培育水平和馴化程度。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江漢平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原始稻穀標本,經過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鑑定並發表報告的有兩個:即屈家嶺和武昌放鷹台。屈家嶺標本發現的時間最早,標本量最多,所代表的種植時間最清楚,發表的考古資料也最齊全,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鑑定報告主要就是根據屈家嶺的標本研究得出的,因此,屈家嶺的古稻穀是研究江漢平原原始農業大發展的最好證據。

彩陶紡輪

屈家嶺的彩陶紡輪是最有特色的原始紡織工具
屈家嶺遺址中發現大量的彩陶紡輪,被學術界譽為屈家嶺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陶器。但以往人們只是習慣於從文化特徵上進行研究,而很少能透過它,進一步研究當時紡織手工業的發展情況。中國原始紡織業歷史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已經發現了紡織用的工具陶紡輪。通過研究紡輪的數量和形式特點的變化,我們可以了解原始紡織業的發展水平和進程。從考古發現的情況看,發展水平最高的是漢水中游的屈家嶺文化核心區。證據有兩個:一是在屈家嶺、石家河鄧家灣等核心遺址中發現的紡輪特別多,遠遠多於周邊地區。二是紡輪的大小和厚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那種笨重的紡輪已經看不到了,新出現的紡輪基本都是中小型和輕薄形的。數量多,說明紡織活動多和普遍。形式變小變輕,說明紡織用的纖維變細了。纖維為什麼會變細呢,這是因為當時處理麻類纖維的技術和經驗已經比較先進了,已能夠消除麻類植物纖維中的膠質,使它更適合紡織。可以推斷,用這樣的紡輪和纖維紡出來的線一定比較細,織出來的布也更加輕薄柔軟。屈家嶺發現的彩陶紡輪除了具有以上中小紡輪的特點以外,還因為它的紋彩非常有特色,有好幾十種,絕大多數都是用點線組合而成,很有規律。這些彩陶紡輪很有可能是專業生產的,因為如果每一家都自己製作,一是不勝其煩,二是不會有這樣大的相似程度。人們如此重視製作和彩畫它,說明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這又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時紡織活動的普遍性。

蛋殼彩陶

屈家嶺的蛋殼彩陶代表了原始制陶業的最高水平
屈家嶺遺址中有一類陶器,因其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彩陶。這類陶器特別流行於屈家嶺文化,並且在屈家嶺遺址中發現最多。要做出這樣袖珍而精美的陶器,不僅需要熟練的技能,尤其需要一種先進的工藝,這就是輪制技術。這種技術今天在一些陶瓷作坊仍在使用,但在新石器時代卻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並由此帶來了手工業的大發展,並最終導致了手工業和農業的第一次大分離,所以輪制技術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最先進的技術。據在湖北主持過考古發掘的李文杰先生在一篇論文中研究,屈家嶺遺址1988年第三次發掘的陶器中,有少數陶器已經開始使用輪制製作,這些陶器的年代大約在距今5300年左右。但那時使用輪制技術只是個別的例子,真正的普及是在屈家嶺文化時。屈家嶺的許多陶器都是用快輪成型的。用這種技術製作陶器,不僅生產率可以提高許多倍,而且製作的陶器非常圓正均勻。蛋殼彩陶是用輪制技術製作的高級工藝品,它的出現和大量生產,說明當時輪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並且廣泛使用。屈家嶺遺址中發現的大量蛋殼彩陶器,無疑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制陶水平。

陶筒形器

屈家嶺出土的陶筒形器是最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用品
屈家嶺遺址中發現了一種紅色的陶筒形器,形如水管,外表飾多圈平行的絞絲狀附加堆紋。另外還有一種如水雷,中間圓鼓、上下有接口、周圍伸出四個喇叭形或尖刺狀裝飾的球形器。這些奇怪的陶器,在很長時間內無人能識,既叫不出器名,更不知其有何用。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家灣發現了完整的器形後,我們才知道它的全貌。鄧家灣發現的這種陶器報告稱為筒形器,這種管形器的殘件幾乎在所有的屈家嶺文化遺址中都有發現。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種陶器不是實用器具,而是屬於精神文化方面的用品,也就是與原始宗教文化有關,是屈家嶺文化中最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用品。對其具體的文化內涵,包括使用方法等問題,尚需在考古發掘中進一步觀察研究。

編著者


(作者系荊州博物館原館長、高級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