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陰湘城遺址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83-83
- 所屬地區: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陽城村
- 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遺址保護,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陰湘城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古城址,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
1983年,荊州博物館與江陵縣文物局對陰湘城進行了考古調查,確認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周代的遺址,並且有城垣的存在。
1991年冬,荊州博物館在配合荊江大堤加固工程時,為確定陰湘城遺址的時代和文化內涵,對該遺址進行了歷時4個多月的調查和試掘,工作時間從1991年10月至1992年2月。
1995年春季,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荊州博物館與日本福岡教育委員會聯合組成考古隊,對陰湘城遺址進行調查和發掘。此次工作從1995年3月初開始至5月中旬結束。
遺址特點
陰湘城遺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580、南北殘寬350米,北側已被湖水侵蝕,殘存面積約20萬平方米。東、南、西城垣保存較好,北城垣被湖水侵蝕掉,城垣現存高4—6.5米,最寬處46米。
城外有護城河,西、北護城河已被湖水侵蝕掉,東、南護城河保存較好,寬約45米,現存深度1—2米。在南城稍偏東處一突出城牆之外的土台,東西長50、南北寬10米,通過鑽探可以確認為原來南城牆的一部分,而且城外土台前面的地勢較高,可能為通向城內的道路,而土台應為南城門所在地。在城內偏西有一道南北向的寬約55米大沖溝,將城內分為東西兩大部分。
東城垣在灰白色生土之上築成,橫斷面呈梯形,內外坡度均較陡。牆體主要是用灰褐色和黃色生土一層層交錯築成,在堆築過程中作過簡單的夯實。西城垣牆體主要用黃褐色土和灰褐色土築成,有的部位摻雜少量青灰色淤泥土和草木灰燼,在堆築過程中作過簡單的夯實,因而大部分夯層較清楚,夯層厚簿不一,一般厚5—2米。
文物遺存
陰湘城城址內文化堆積較厚,一般在2.5米左右,局部地段可達3.5米以上。文化堆積自下而上可分為大溪文化層、屈家嶺文化層、石家河文化層和西周層,其中的大溪文化層最厚,厚度一般在1.5米左右,石家河文化層最薄。
陰湘城古城址出土有石、陶、骨、木等類遺物,尤其是大溪文化晚期濠溝內出土的漆木器、竹篾器等在江漢地區為首次發現。還有房子、灰坑、灰溝、窯、墓葬和瓮棺葬。房屋遺蹟13座,主要為大溪文化房子,另有少量屈家嶺文化房子。共發現灰坑172個,灰坑多為圓形和橢圓形灰坑,一般直徑0.5—1.5米、深0.3—0.8米。在相當多的屈家嶺文化灰坑中發現大量炭化稻米和稻穀,其中90、113、128、156號灰坑中出土炭化稻米最多,總數達3000多粒。
研究價值
該遺址屈家嶺文化房基的發現,為研究當時居住形式、建築結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大量的大溪、屈家嶺文化稻穀的出土,為研究長江中游地區稻作農業的起源和發展及當時稻穀產量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陰湘城古城址是長江中游地區迄今這止發現的八座史前古城之一,文化堆積深厚,文化內涵豐富,保存基本完好,是我們研究江漢地區史前時代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和環境狀況的不可多得的重要遺址。
出土的漆木鉞柄,是目前中國新石器時代惟一的一件保存完好、且色澤艷麗如新的漆木器,使長江中游漆工藝的時代提前了2000多年。
遺址保護
2001年6月,陰湘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陰湘城遺址具體保護範圍:陰湘城遺址及周圍一定範圍。四至:古城垣四周各向外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四至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200米。
歷史文化
當地人傳說陰湘城的來歷是古時候有位神仙在此造城,雞鳴天曉就要離開,可到了半夜,神仙聽見簸箕聲,以為雄雞振翅了,城沒造好就走了,結果城池中間地勢較低。故事當然是人編的,但城址卻真實可鑑,至今陰湘城遺址還住有20來戶人家,原屬馬山鎮陽城村(後與屈橋村合併,稱陰湘城村),陰陽對應。
還有一個傳說是:三國時張飛曾在此築城,所用民工的口語多為湖南腔,陰湘城因此得名。
旅遊信息
陰湘城遺址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陽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