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問渡是用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所演奏的曲目之一,是中國古典音樂中編鐘演奏類的經典之作。
曾侯乙介紹:一九七八年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隨州市城西北約一公里名叫擂鼓墩的地方,發掘了一座戰國早期大型木槨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件一萬五千餘件,其中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見的珍品。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樂器中,以規模巨大、保存最好的打擊樂器--編鐘最為壯觀,這套編鐘共六十五件,重2500多公斤,皆為青銅鑄造,設計精巧,氣勢雄偉壯觀。於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樂性能良好,能演奏古今各種樂曲。編鐘鐘架由銅木結構呈現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繪橫樑,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原問渡
- 演奏樂器: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
- 類型:曲目
- 地位:編鐘演奏類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