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科學術語)

屈光(科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光線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前進方向的改變,在眼光學中即稱“屈光”。眼是人體觀察客觀事物的感覺器官。外界遠、近物體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線,不論是平行的還是分散的,均需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集合結象於視網膜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屈光
  • 檢查方法1:主覺檢查法
  • 檢查方法2:直接試鏡片法
  • 檢查方法3:雲霧法
簡介,眼的屈光,屈光檢查,相關術語解釋,

簡介

光線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生前進方向的改變,在眼光學中即稱“屈光”。
折射率即為屈折率或屈光指數。

眼的屈光

眼是人體觀察客觀事物的感覺器官。外界遠、近物體發出或反射出來的光線,不論是平行的還是分散的,均需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集合結象於視網膜上。再由此發出衝動,經過視路傳達到大腦視中樞而產生視覺。眼球構造像照相機,屈光系統可以比作鏡頭,瞳孔好比自動光圈,晶體的調節作用猶如調整照相距離,而視網膜則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
遠視屈光遠視屈光
眼的屈光系統包括角膜、房水、晶體和玻璃體。角膜(屈光指數1.376)與房水(1.336)的屈光指數相近,二者可以看成為一個單球面折射的屈光體(角膜屈光系統)。晶體位於屈光指數相同的房水與玻璃體(1.336)之間,為另一具有厚凸透鏡折射作用的屈光體(晶體屈光系統)。因此可把眼的屈光系統看成包含兩個屈光體,兩者屈光力的組合就是整個眼的屈光力。
按照Gullsttand測定,眼球的光學常數如下: 角膜前面曲率半徑 7.8mm
角膜後面曲率半徑 6.8mm
角膜屈光指數 1.376
角膜系統屈光力 43.05
晶體前面曲率半徑 10mm
晶體後面曲率半徑 6.0mm
晶體皮質屈光指數 1.386
晶體核屈光指數 1.406
晶體系統屈光力 19.11D
房水、玻璃體的屈光指數 1.336
眼球總屈光力 58.64D
根據以上眼的光學常數,可以設計出和眼睛屈光力相似的模型眼(schematic eye),但是在臨床上仍不適用。因此進一步將其簡化為一簡單的屈光系統,稱為簡化眼(reduced eye)
簡化眼的光學常數 屈光指數 1.33
角膜彎曲度 5.0mm
前焦點在角膜前 15.0mm
後焦點在角膜後 20.0
屈光力 66.67D
節 點在視網膜前 15.0mm
正常眼的屈光力和眼球前後軸的長度是互相匹配的。眼在靜止(不調節 )狀態下,遠距離(5米以外)物體發來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焦點準確地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清晰的物象,這種眼稱為正視眼(emmetropia)亦即屈光正常。否則,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或視網膜之後,統稱為非正視眼(ametropia)或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屈光檢查

一、主覺檢查法
是根據被檢查者主覺的視力清晰程度,以測定其屈光系統的狀況,由於此種檢查有賴於被檢查者的觀察能力、合作程度及其調節 功能狀態(連續注視更易使調節 緊張),故結果常不十分可靠,主要用於配合驗證他覺檢查的結果。但年齡在40歲以上,或程度較輕的屈光不正患者,如能在檢查中注意克服調節 ;並通過試鏡獲得良好視力,且感覺舒適,則主覺驗光結果亦可作為配鏡的依據。
1.直接試鏡片法:根據病人裸眼視力及主訴,試戴鏡片求得最佳視力。所需球鏡片與柱鏡片度數,即為該眼屈光不正的度數。例如裸眼視力低於1.0,加凸球鏡視力不變或增進者為遠視眼,繼續遞增凸球鏡度數,直到開始視力減退的前一個鏡片度數,即為遠視眼的屈光度數。反之加凸球鏡片視力減退,則改用凹球鏡矯正,如視力增加則為近視眼,再遞增凹球鏡度數,直到視力增至1.0,此時所用凹球鏡度數即為其近視度數。
2.雲霧法:用高度數的凸球鏡。放在病人眼前試鏡架上,使調節 鬆弛,由於戴高度數凸球鏡而造成人工近視,視物不清,好象在雲霧中視物一樣,故稱雲霧法。約20分鐘後病人視力好轉,說明調節 已鬆弛,於是從低度數凹球鏡開始,遞增度數,逐漸抵消凸球鏡的度數,直到獲得最佳視力為止,所得鏡片度數的代數和即為該眼的眼鏡度數。
3.裂隙片法:先用上兩法以球鏡片測試,待視力不再增加時,讓被檢查者通過裂隙片注視力表,檢查有無散光。如轉動裂隙片時,視力不受影響則證明不存在散光。但裂隙片轉到某一經線時,頓覺格外清晰則是散光存在的佐證,此時將裂隙轉至與該經線垂直位置,繼續用球鏡測試,使視力達到最高度,根據裂隙方向及附加用球鏡,就可得出散光的軸位及度數。
4.散光表法:先用1、2兩法確定球鏡片後,囑被檢查者注視散光表,若各線清晰度無區別則表明並無散光,如果一經線的線條清楚、色濃,另一與其垂直經線模糊、色淡,則表示有散光,此時將凹柱鏡片的軸放在與最清楚線條相垂直的方位,逐漸增減度數,直至各方位線條同樣清晰為止,所用柱鏡片的軸與度數即為其散光。
二、他覺檢查法
臨床上所用的他覺檢查法通常為檢影法(retinoscopy)。眼在靜止(不調節 )狀態下,黃斑中心凹發出的光線經眼屈光系統屈折射出後在眼外形成焦點,此點與視網膜黃斑中心凹互為共軛焦點,稱為眼的遠點。檢影法檢驗光就是利用視網膜照明區發出的光線在遠點處成像的原理,通過觀察瞳孔區的光影動態確定眼的遠點位置的。具體是在一定距離處(檢查距離通常為1米),用檢影鏡將光投入被檢眼內,根據該眼視網膜反光射出眼外時瞳孔區光影的動態,是順動或逆動來了解射出光線是平行、散開或集合,若順動表示遠點位於檢查者眼的後方,若逆動則遠點位於檢查者眼與被檢眼之間。然後在病人眼前放置凸或凹球鏡以及圓柱鏡片,抵消屈光不正的度數,以使被檢眼的遠點移至檢查眼處,從而推算遠點移至無限遠所需的屈光度數。所得鏡片的代數和即為病人的實際屈光不正度數。

相關術語解釋

屈光度:光線由一種物體射入到另一種光密度不同的物質時,其光線的傳播方向產生偏折,這種現象稱為屈光現象,表示這種屈光現象大小的單位是屈光度,常用“ D ”來表示。某透鏡屈光度大小等於該透鏡焦距的倒數,即 D=1/f ,其中焦距 f 單位為米,若焦距 f ' =1m 時,則 D=1 屈光度; f=2m 時, D=0.55 屈光度 ( 也常用 m-1 表示。凸透鏡的屈光力以“ + ”號表示,凹透鏡的屈光力以“—”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於常說的 100 度。
近視屈光近視屈光
是指眼在不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作用後,不能在視網膜上結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視網膜前或 後方成像。它包括遠視、近視及散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