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氏瞪羚

居氏瞪羚

居氏瞪羚,Gazella cuvieri(Ogilby, 1841),牛科瞪羚屬的一種動物。肩高60-69厘米;雄性體重20-35公斤;雌性體重15-20公斤,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分布於北非阿特拉斯山區(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居氏瞪羚
  • 拉丁學名:Gazella cuvieri(Ogilby, 1841)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哺乳綱Mammalia
  • 亞綱:真獸亞綱Eutheria
  • :偶蹄目Artiodactyla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Bovidae
  • :瞪羚屬
  • :居氏瞪羚
  • 分布區域:分布於北非阿特拉斯山區(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
  • 英文名:Cuvier's gazelle,Edmi gazelle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繁殖方式,保護級別,其他相關,

外形特徵

居氏瞪羚背部呈深棕色,腹部呈白色,鼻子上部有一處明顯的黑點,一條黑線從它的大耳朵一直延伸到鼻子。不論雄性還是雌性都長了一對螺旋紋的直角,可長達10-35厘米。
分布分布

生活習性

偏好砂質或石質的丘陵高原,早晨和晚上活動,在開闊地覓食,是草食性反芻動物,下午休息時躲入林中。性情警覺,擅長跳躍,奔跑速度極快。雄性具有領地性,用尿液和糞便標示領域,在繁殖季節雄性間會發生激烈的打鬥。
居氏瞪羚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境內的阿特拉斯山脈。

繁殖方式

居氏瞪羚繁殖季節在初春,孕期160-170天,每胎產1仔,成熟的雌性每年會繁殖2胎
它們在打鬥。它們在打鬥。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其他相關

居氏瞪羚由科學家喬治·居維葉命名。
1970年,阿爾及利亞發行了新一版紙幣。其中100第納爾的背面描繪的是居氏瞪羚,是一種產於北非阿特拉斯山區(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的瞪羚,以法國博物學家和動物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命名。
100第納爾正反面居氏羚羊100第納爾正反面居氏羚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