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一)腎盂腎炎
由各種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襲所引起的腎盂腎盞黏膜和腎小管、腎間質感染性炎症。近年來發現,在一些腎盂腎炎患者的腎瘢痕組織中存在病菌抗原,表明腎盂腎炎的發病,免疫性腎組織損害也可以是炎症的原因之一。
1.致病菌
引起腎盂腎炎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最多,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糞鏈球菌等。
2.傳染途徑
(1)上行感染:此途徑最常見。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輕微損傷後,細菌易侵襲膀胱和腎臟造成感染。女性尿道遠較男性短而寬,女嬰尿道口常被糞便污染,易致病。上行至腎臟的細菌首先侵犯腎盂黏膜,引起炎症,然後經腎盞、乳頭部、腎小管上行,侵犯腎實質。
(2)血行感染:細菌從體內的病灶侵入血流,到達腎臟引起炎症,血行感染時,細菌首先到達腎皮質,並在該處形成多數小膿腫,然後沿腎小管向下行擴散到腎乳頭和腎盂。
(3)淋巴道感染。
(4)直接感染:外傷或鄰近腎臟的器官感染時,細菌可直接侵入腎臟引起炎症。
(二)前列腺炎
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時,由於炎症刺激也容易出現尿白現象。
(三)其他
由於運動過量或過食肉類及蔬菜後導致草酸鹽、磷酸鹽類代謝過量,而產生鹽類結晶尿,積存在膀胱內,待排尿時排出,出現尿白現象。
臨床表現
有間斷出現的尿路刺激症狀,一般較輕,不如急性腎盂腎炎明顯,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痛,可有低熱或無發熱。晚期可因腎功能損害而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尿毒症症狀。亦可出現多尿、夜尿增多、低血鉀、低血鈉或慢性腎小管性酸中毒。部分患者病情隱襲或不典型。
檢查
進行尿常規、尿管型、免疫球蛋白輕鏈測定等檢查。
1.尿常規
尿蛋白一般為微量或少量。若尿蛋白>3.0/24小時,提示非腎盂腎炎的可能。尿沉渣可有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若發現白細胞管型有助診斷。
2.尿培養
同急性腎盂腎炎,但陽性率較低,有時需反覆檢查方可獲得陽性結果。陰性尿細菌培養患者中約有20%可找到原漿型菌株,胞膜雖破裂,但原漿質仍在,一旦環境有利即可重新繁殖。膀胱滅菌後尿培養及尿液抗體包裹細菌檢查陽性時,有助診斷,據此可與膀胱炎相鑑別。
3.腎功能檢查
通常有腎小管功能減退(尿濃縮功能減退,酚紅排泄率降低等),可有尿鈉、尿鉀排出增多,代謝性酸中毒;尿少時血鉀可增高。晚期出現腎小球功能障礙、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並導致尿毒症。
4.X線造影
可見腎盂腎盞變形,明顯不規則甚至縮小。
診斷
急性腎盂腎炎病史可作為診斷的參考,但不能作為依據。因多數非梗阻性慢性腎盂腎炎患者,既往可無泌尿系感染病史,也無其他腎病史。常隱匿起病,氮質血症症狀可為患者首發症狀,診斷時應予注意。
鑑別診斷
1.尿液中有稠厚膠樣物
精囊惡性腫瘤罕見。由於膀胱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及淋巴瘤等易侵及精囊,故臨床上難以鑑別腫瘤是否原發於精囊。組織學上原發性精囊惡性腫瘤多為腺癌和肉瘤。臨床症狀,血精、間歇性血尿、尿頻、尿液中有稠厚膠樣物。腫塊大時可引起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晚期出現里急後重和繼發性附睪炎。大便帶血提示腫瘤已侵及直腸。
2.尿液呈黑色
尿液呈黑色是黑尿熱的主要症狀之一,患者的尿液呈黑色,故稱黑尿熱,黑尿熱是一種急性血管溶血,並引起血紅蛋白尿和溶血性黃疸,重者發生急性腎功能不全。
3.酮尿
嚴重飢餓或未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低導致糖異生加強,脂肪酸氧化加速產生大量乙醯-CoA,而葡萄糖異生使草醯乙酸耗盡,而後者又是乙醯―CoA進入檸檬酸循環所必需,由此乙醯-CoA轉向酮體方向。最終血液和尿液中出現大量的酮體。
4.尿液臭味
如有泌尿系感染,尿液會變混濁、惡臭。
治療
針對引起尿液渾濁的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採用細菌培養加藥敏實驗,找到致病菌及敏感藥物,規範系統用藥。平時注意陰部衛生,避免憋尿及久坐,多飲水、戒菸酒、規律並節制性生活。
預防
慢性腎盂腎炎患者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防禦能力。消除各種誘發因素如糖尿病、腎結石及尿路梗阻等。積極尋找並去除炎性病灶,如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尿道旁腺炎、陰道炎及宮頸炎。減少不必要的導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如必需保留導尿應預防性套用抗菌藥物。女性與性生活有關者,應於性生活後即排尿,並內服一劑SMZco。懷孕期及月經期更應注意外陰清潔。更年期服用尼爾雌醇,每月1~2次,以增強局部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