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屬於醫學檢查事項。

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檢查,不少泌尿系統疾病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尿常規不僅對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而且對其他系統疾病的診斷、預後判斷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 屬於:醫學
  • 適用:尿常規檢查
  • 對象:尿液
目的,分析項目,尿量,尿色,比重,透明度,尿白細胞,酸鹼度,尿蛋白定性,尿亞硝酸鹽,尿酮體,尿葡萄糖定性,尿紅細胞,尿膽原,尿膽紅素,參考值,化驗單,注意事項,小貼士,

目的

檢查結果分析目的:
1、協助診斷泌尿系統疾病和療效觀察:如結核、結石、腫瘤、血管、泌尿系統炎症、淋巴管病變及腎移植等。
2、協助診斷由於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3、職業病的輔助診斷:如急性汞中毒、四氯化碳中毒,慢性鉛、鉻、鎘中毒等。
4、健康普查和家庭監護。
尿常規檢查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醫學檢驗方法之一,可以反映腎臟和泌尿道等方面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進展情況。如今,大多數情況下會初步採用尿液檢查試紙條進行快速、簡便而又廉價的尿液檢查,確定尿液之中是否存在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亞硝酸鹽、葡萄糖以及其他的物質,從而可以揭示出許多的疾病。

分析項目

尿量

(Vol)
一樣平常環境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0.8~2.0升。但飲水量、活動、出汗、氣溫皆可影響尿量;
一晝夜尿量>2500毫升為多尿,<400毫升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時內完全內完全無尿為尿閉,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為夜尿量增多。

尿色

(Col)
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素尿,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紊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症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外觀呈紅色,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向色。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除外藥物影響後,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比重

(SG)
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顛簸,因受飲食、活動、出汗等影響,隨意尿比重波動範圍為1.005~1.030;
24小時尿比重升高多見於高熱性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時尿比重下降見於尿崩症、慢性腎炎等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測定一次隨意尿,尿中無蛋白及葡萄糖時,比重≥1.025,表現腎臟濃縮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現腎臟稀釋功能正常,如牢固在1.010左右,稱等張尿.為腎實質受損,腎臟濃縮及稀釋功能下降所致。

透明度

(Clr)
正常尿清澈透明無沉澱。放置一段時間後,可出現絮狀沉澱,尤其女性尿液;
尿液排擠時即渾濁,多由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顯微鏡檢查予以辨別,少數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鹽等析出,亦使尿渾濁,則無臨床意義;

尿白細胞

(LEU)
泌尿體系細菌性感染的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陽性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酸鹼度

(pH)
正常尿多為弱酸性,pH值6.0左右,因受食物影響,pH常波動在5.0~8.0之間;
熱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質分解旺盛時,特別在酸中毒時,尿液酸性增強呈強酸性,pH值下降。服用氯化銨、氯化鈣、稀鹽酸等藥物時,尿亦呈酸性。鹼中毒時,尿中混有大量膿、血時,服用蘇達等鹼性藥物時,尿液呈鹼性,pH值上升;

尿蛋白定性

(PRO)
尿蛋白是腎臟疾病診斷、治療、預後觀察的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各種腎炎、腎病泌尿系感染結石惡性腫瘤腎小管酸中毒重金屬中毒、腎移植排擠應聲等等環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亦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因此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做尿蛋白檢查或尿蛋白定量,觀察有無腎臟受損。但正常人劇烈活動後、寒冷或發熱等情況下,亦可出現蛋白質一過性增高。

尿亞硝酸鹽

(NIT)
泌尿體系細菌性感染的篩選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鹽,經細菌(特別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而成。因此當尿路感染時(如膀胱炎、腎盂腎炎)可呈陽性,由於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希氏菌、變形桿菌等)為尿路感染的常見菌,以是此項檢查常做為尿路感染的試驗。

尿酮體

(KET)
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中氧化生成的,是乙醯乙酸、β一羥丁酸及丙酮的總稱。
定性試驗:陰性
尿中酮體陽性時稱酮尿症,見於重症糖尿病、中毒、長期禁食、劇烈嘔吐、腹瀉、脫水及脂肪攝入過多等情況下。

尿葡萄糖定性

(GLU)
尿糖是糖尿病診斷及治療進程中監測的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正常人如短時間內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時、活動後、懷孕期可產生一過性尿糖增高,無臨床意義。無論是原發性糖尿病或繼發性糖尿病、腎性糖尿病,尿糖排出皆增高;

尿紅細胞

(ERY)
檢查尿液中紅細胞的數量;
定性試驗:陰性
紅細胞過多提示泌尿系統炎症或結石等疾病的可能性;

尿膽原

(UBG)
尿膽原是結合膽紅素隨膽汁排泄至腸道,被腸道細菌作用還原而成(糞便中稱糞膽原)。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小部分在結腸重吸收入血,由腎臟排泄;
定性試驗:陰性或弱陽性
在肝臟功能障礙、熱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黃疽、腸梗阻等情況下增高,在膽總管梗阻及肝細胞性黃疸極期時尿膽原減少;

尿膽紅素

(BIL)
膽紅素是由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經網狀內皮系統處理降解而成;
定性試驗:陰性
肝細胞性黃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黃疸(如膽石症、膽道腫物、胰頭癌等),尿中膽紅素增高。

參考值

1、尿白細胞(LEU)→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2、亞硝酸鹽(NI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3、尿蛋白(PRO)→標準值或現象:+-(+表示輕度白色混濁,-表示清淡無混濁,兩者或介於兩者之間為正常)
4、葡萄糖(GLU-U)→標準值或現象:-(藍色溶液)
5、酮體(KE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一般不予篩查或者篩查時呈紫紅色為正常)
6、尿膽原(URO)→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7、膽紅素(BIL)→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8、PH值(PH-U)[尿液酸鹼度]→標準值或現象:5.5~7.5
9、比重(SG)→標準值或現象:1.010~1.030
10、隱血(BLU)→標準值或現象:-(無隱血)
11、抗壞血酸(VC)→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12、顏色(COL)→標準值或現象:淡黃色
13、透明度(TMD)→標準值或現象:透明
14、吞噬細胞(TSXB)→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5、白細胞管型(U_WBC-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6、顆粒管型(KLGX-F)→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8、紅細胞管型(U_RB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9、蠟樣管型(LYGX)→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20、①、白細胞鏡檢(WBC-J1)→標準值或現象:2~5/HP
②、紅細胞鏡檢→標準值或現象:0/HP

化驗單

尿常規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或UBG)、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尿常規化驗單是分析接受尿常規檢查者的身體狀況的重要依據。以下以表格來說明各指標的意義:
名稱
正常
異常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見於頻繁嘔吐、呼吸性鹼中毒等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見於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尿膽原(URO)
<16
超過此數值,說明有黃疸
隱血(BLO)
陰性(-)
陽性(+)同時有蛋白者,要考慮腎臟病和出血
白細胞(WBC)
陰性(-)
超過五個,說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陰性或僅有微量
陽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變
尿糖(GLU)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膽紅素(BIL)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疸
酮體(KET)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嘔吐、腹瀉
尿紅細胞(RBC)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顏色(COL)
淺黃色至深黃色
黃綠色、尿渾濁、血紅色等就說明有問題

注意事項

尿常規檢查不僅是泌尿系統疾病的常用檢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系統疾病的輔助分析工具。不少患者感覺不舒服時常去醫院接受尿常規檢查,看看有無血尿、蛋白尿等情況,防止腎病。但是部分患者檢查後看不懂結果,我們簡單的做些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泌尿系統疾病患者最好用晨尿做檢查。留取尿標本應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以衝去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細菌,然後將中段尿留取送檢。
應儘量避免一下情況:如成年女性應避開月經期,避免陰道分泌物混入;男性患者避免混入前列腺液等。正常尿液清澈透明,色澤為淡黃色至深黃色,尿顏色受尿色素、食物、藥物等影響,尿色素每日的排泄量大概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變化。若排出過久則出現輕度渾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變化,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漸漸析出之故。
如尿液肉眼下出現異常時,需及時就醫以排查腎臟疾病。
尿常規一般包含以下10項內容:PRO(蛋白),RLD或ERY(紅細胞),LEU(白細胞)經常用於診斷腎炎、腎結石、尿路感染等疾病,SG(比重),PH(酸鹼度)用於評估腎小管功能(濃縮功能和酸化功能),GLU(葡萄糖)用於查抄腎小管成果和糖尿病,NIT(亞硝酸鹽)陽性表現尿路有細菌感染,KET(酮體)用來發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飢餓狀態,BIL(尿膽紅素),UBG/URO(尿膽原)為黃疸的輔助檢查,用於辨別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需特別過細的是,自動尿檢儀所測的RLD和LEU存在誤差,一些平常市級大醫院均以人工鏡檢為準。
1、尿常規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於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標本時應避開經期,以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腎病病人曾問為什麼在尿常規檢查中要有意識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後次序,可將尿液分為前段、中段、後段,因前段尿和後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規和尿細菌學檢查時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應使用清潔乾燥的容器,即醫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試管。
5、所留尿液應儘快送實驗室檢查,因為時間過長會有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小貼士

1、如果尿液在膀胱內儲存時間過長,中性粒細胞可能破壞,釋放酯酶到尿中,導致尿乾化學檢查結果白細胞陽性,而顯微鏡檢查則為陰性,此種情況應以乾化學分析儀檢查結果為準。
2、腎移植患者排異反應可導致尿中出現大量淋巴細胞,淋巴細胞無酯酶,乾化學分析為白細胞陰性,而顯微鏡檢查則有白細胞,應以顯微鏡檢查為準。
3、腎臟疾病尿中紅細胞常被破壞而釋放出血紅蛋白,因此顯微鏡檢查可無紅細胞存在,而乾化學分析血紅蛋白(隱血)呈陽性,此時將標本加熱煮沸1min,冷卻後再測,如隱血仍未陽性,此應以後者結果為準。
4、如果鏡下發現紅細胞,而尿液乾化學分析隱血陰性,如果蒸餾水破壞試驗陽性,則可能為維生素C等還原性物質的干擾而成假陰性,或者是試紙失效,應以鏡下結果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