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誕生於位於喜瑪拉雅山脈高山之巔的尼泊爾王國,國土僅1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千萬人,居民幾乎全都信奉宗教,其中信奉印度教者約占85%,信奉佛教者約占13%。然而這個小小的宗教王國卻於1994年11月間出現了曠古未有的奇蹟,即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通過議會選舉上台執政,奉
比蘭德拉國王之命組成內閣。如今正當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因
蘇東劇變而陷入低潮之時,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影響甚微的尼泊爾共產爾黨居然能夠通過和平方式、民主途徑在一個信奉宗教的王國執掌政權,它不僅引起世人矚目,而且值得探析。
1991年1月6日,大選前夕,尼共(馬)與尼共(馬列)合併組成“尼共(聯合馬列)”。
1992年2月,尼共(聯合馬列)召開會議,對蘇東劇變進行了反思,通過了關於蘇東劇變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蘇聯東歐的變化只能證明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解體了,但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我們所要維護的科學社會主義不是蘇聯模式的變了質的社會主義,而是一個具有民主的繁榮和進步的制度。它根據人類發展的進程吸取一切積極因素,建設比資本主義更加優越的社會制度。
1993年1月,尼共(聯合馬列)“五大”在加德滿都召開,大會通過以“多黨人民民主”作為其政治綱領,就是“接受多黨政治、多元社會,繼續鬥爭以反對封建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壓迫與剝削”。
1998年3月,以高湯姆(Bam Dev Gautam)和CP·梅納里為首的原尼共(馬列)的成員因反對“馬哈卡利條約”而從聯合馬列中分裂出去,重建了“
尼泊爾共產黨(馬列)”[1998—2002],2002年3月又回歸聯合馬列。
2018年5月17日,尼泊爾最主要的兩個左派政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宣布正式合併。
2024年3月4日,尼泊爾政壇風雲突變,執政聯盟中的兩個主要政黨尼共(毛主義中心)和尼泊爾大會黨分道揚鑣,尼共(毛主義中心)和尼共(聯合馬列)、民族獨立黨、人民社會主義黨等4黨達成“八點協定”。3月13日,以尼共(毛主義中心)、尼共(聯合馬列)等政黨合作為基石的尼泊爾新內閣在尼泊爾眾議院的信任投票中順利過關,標誌著尼泊爾近期風雲突變的政壇風暴趨於平穩。
黨的章程
尼共(聯)黨章規定以
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
社會主義方向。該黨宣稱恪守有益於尼泊爾勞動人民的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信念和原則,並拋棄傳統陳舊思想和教條主義,客觀分析當今世界的現實和國家的新形勢,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尼泊爾當前的實際進一步結合起來,尋找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追隨別人搞出的某種僵化模式,從而找到一條尼泊爾式的真正民主和社會主義道路。該黨還將在尼實行多黨競爭和“人民多黨民主主義”作為其黨綱的核心內容,主張實行人民多黨民主制,致力於消滅貧困、物資匾乏以及各種形式的剝削和不平等現象,為建設一個進步、發達、富裕和繁榮的社會而努力。
尼共(聯)堅持民主集中原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每五年召開一次。
政治主張
尼共(聯)是尼共各派別中最大的黨,該黨的主張主要有以下方面:
1.渴望經濟發展。這是當前尼共(聯)最緊迫的議題,尼共(聯)認為人民希望改善生活,只有發展經濟,尼共(聯)才能爭取到更多支持和選票,同時,政府才有更大的財力推動尼共(聯)渴望推動的土地改革。另外,只有發展經濟,才能緩和矛盾,消除部分地區尚在發生的動亂,鞏固政局穩定,而政局穩定又是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尼共(聯)把發展經濟擺在議事日程的第一位,渴望獲得中國的幫助,也渴望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
2.希望與中國和印度同時發展良好關係。尼泊爾在印度和中國之間,必須同時與南北兩個大國都保持良好關係,才能生存和發展。尼共(聯)希望尼泊爾能夠成為中國與印度之間的橋樑,在三個國家的友好交往中受益。
3.著眼土地改革。尼共(聯)近期的社會經濟目標是開展土地改革。90年代初,尼共(聯)在執政聯盟中時,曾經開展了把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的政策,很快就在反對聲浪下停止執行。尼共(聯)一方面堅持土地改革的目標,一方面在策略上有所調整,放慢腳步,並輔以適當的財政措施,開展土地改革。
4.以議會鬥爭為主。尼泊爾共產黨在成立早期主張武裝鬥爭,尼共分化以後,許多派別於20世紀80年代決定放棄武裝鬥爭,採取和平方式推進尼泊爾的政治變革。於1991年正式成立的尼共(聯)再次確認和平鬥爭的策略,參加議會選舉。
5.接受多黨民主制。尼泊爾共產黨早年主張建立一黨制的共產主義社會,分化組合後形成的尼共(聯)從成立起就放棄了這個主張,改為接受多黨民主制,與其他左翼和右翼政黨競爭選票,爭取儘可能多選民的支持,但不準備消滅與其競爭的黨派,必要時還準備在議會與有競爭關係的黨派,包括右翼的黨派,進行合作,組成執政聯盟。
參政情況
成立後,尼共(聯合馬列)在1991年5月的大選中一度獲得28%的選票、69個議席(總席位為205)而成為議會中第二大政黨。
1994年11月15日,尼泊爾舉行中期選舉,尼共(聯合馬列)獲得下院205個議席中的88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11月29日,由於無一黨在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比蘭德拉國王任命議會第一大黨尼共(聯合馬列)議會黨團領袖
曼·莫漢·阿迪卡里為新任首相。30日,阿迪卡里為首相的尼共(聯共馬列)少數派政府組成。1995年6月13日,根據阿迪卡里首相的建議,比蘭德拉國王宣布解散議會,於11月23日舉行大選。8月28日,尼最高法院特別法庭裁定解散下院不符合憲法,議會下院得以恢復。9月10日,
尼泊爾大會黨提出的對首相不信任案以107票贊成,88票反對得以通過,阿迪卡里首相隨之辭職。
1998年12月,尼共(聯合馬列)與大會黨達成協定,
吉里賈·普拉薩德·柯伊拉臘仍於23日被任命為新聯合政府首相。25日,大會黨、尼共(聯合馬列)和親善黨三黨新聯合政府成立。
2005年2月1日,尼國王
賈南德拉解散德烏帕政府宣布“親政”,尼共(聯合馬列)與大會黨(柯伊拉臘)、大會黨(民主)、親善黨(德昌派)、聯合左翼陣線、人民陣線和工農黨等七個主流政黨組成“
七黨聯盟”,開展“非暴力”政治抗議運動。2006年4月,尼聯共(毛)和七黨聯盟共同發動人民運動推翻了賈南德拉的獨裁統治,並組建了七黨聯合政府。
2006年5月1日,尼泊爾公布7人內閣名單。內閣中大會黨占4席,尼共(聯合馬列)、大會黨(民主)、聯合左翼陣線分別占1席。當天6名大臣在政府議會大廈宣誓就職。5月13日,尼議會選舉一致通過尼共(聯合馬列)的
蘇巴什·內姆旺為新任議長。5月22日,尼泊爾公布了內閣擴大人員名單,共增加了5名大臣和6名國務大臣,內閣人數從7人擴充到18人,其中尼共(聯合馬列)6人。
2006年10月25日,尼共(聯合馬列)、反政府組織與左翼政黨提議成立共和陣線,共同參加制憲會議選舉,並建議由尼首相、大會黨主席柯伊拉臘領導該陣線。該建議遭到柯伊拉臘拒絕。10月26日,在部分議題上達成共識,尼共(聯合馬列)在臨時議會中擁有73席位,並得到臨時政府中的五個大臣職位。
2007年4月1日,尼過渡政府宣布成立,柯伊拉臘任首相,另有16名大臣、5名國務大臣,共22位閣員(其中尼共[聯合馬列]6名)。
2008年4月10日開始
2008年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中,尼共(聯)遭受重大挫折,通過選舉只獲得103個制憲會議席位,尚不到尼共(毛主義)220席的一半,也略少於尼泊爾大會黨的110席。7月25日,
蘇巴什·內姆旺當選制憲會議主席。
2011年8月14日,由於政黨之間的爭鬥不斷,頒布實施新憲法的任務遲遲不能完成,尼泊爾總理賈拉·納特·卡納爾晚向總統
拉姆·巴蘭·亞達夫遞交辭呈。根據尼泊爾臨時憲法規定,亞達夫將要求卡納爾繼續擔任看守總理,直到新總理產生。
2015年10月11日,尼共(聯)主席
奧利當選尼泊爾總理。
2015年10月28日,在尼泊爾議會舉行的選舉中,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副主席
比迪亞·德維·班達里當選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首位女總統。班達里還曾擔任尼國防部長一職。
2016年7月上旬,執政聯盟中的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退出聯合政府,轉而與反對黨
尼泊爾大會黨聯合,並在議會提起對奧利的不信任議案,指責他沒有履行此前承諾的權力分享協定。奧利24日晚在議會發表演說前,已向尼泊爾總統班達里提交了辭呈。
黨際關係
與尼聯共(毛)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在1995年3月成立後,由於在理論主張、政治立場上的差異,與尼共(聯合馬列)之間的關係總體處於相互對立、相互攻訐的狀態。2005年2月賈南德拉國王扼殺民主親政後,尼聯共(毛)和尼共(聯合馬列)開始接觸和對話。2006年11月,尼聯共(毛)與包括尼共(聯合馬列)在內的
七黨聯盟簽訂和平協定,結束了長達10年的武裝鬥爭。2008年8月,尼共(聯合馬列)應邀加入了尼共(毛)領導的聯合政府。但是此後兩黨由於現實利益的分歧再度陷入對立和衝突之中。2009年4月,尼聯共(毛)政府因尼陸軍參謀長卡特瓦爾一再違反政府命令決定解除其參謀長職務,但這一決定未獲得作為執政聯盟第二大政黨的尼共(聯合馬列)的支持,最終導致了尼聯共(毛)聯合政府的垮台。此後,由尼共(聯合馬列)組建的兩屆政府由於在新憲法制定問題上與尼聯共(毛)存在重大分歧而垮台。
與中國共產黨
尼共(聯合馬列)與中國政府聯繫密切,是中共外聯部在尼泊爾的主要黨際交往對象。
2009年3月18日,中聯部部長王家瑞18日在北京會見了由中央委員
巴拉特·莫漢·阿迪卡里率領的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代表團。阿迪卡里表示尼共(聯)堅定支持中國的西藏政策,堅決反對任何勢力在尼泊爾境內從事反華分裂活動。
2018年2月19日,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政府總理奧利在加德滿都會見了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率領的中共代表團。
現任領導人
2021年11月30日,奧利再度當選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
歷任領導人
總書記
1993年1月尼共(聯合馬列)“五大”召開,
馬丹·庫馬爾·班達里任總書記。同年5月16日,班達里在一次神秘的車禍中遇難。
2005年3月6日,卡納爾任尼共(聯合馬列)代理總書記。
2008年4月12日內帕爾因為選舉失利宣布辭職。尼共(聯合馬列)於4月13日任命阿姆里特·庫馬爾·博霍拉任代總書記。4月15日尼共(聯合馬列)第18次中央委員會通過選舉,決定任命
賈拉·納特·卡納爾為該黨最高領導人總書記。
2009年2月24日,經投票選舉,波克雷爾擔任總書記。
主席
2009年2月16日起,尼共(聯合馬列)在尼泊爾西部的
布特瓦爾舉行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並於22日投票選舉主席、3名副主席、總書記和3名書記為主體的新領導集體。此前,該黨決定,改革中央組織方式,設立黨主席、副主席等職務,不再由總書記一人集中掌握權力。
正式合併
2018年5月17日,尼泊爾最主要的兩個左派政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和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宣布正式合併,成立尼泊爾共產黨。
兩黨17日在加德滿都市政大廳舉行會議,再次確認了2018年2月兩黨達成的共識:新黨的名字為尼泊爾共產黨,指導思想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尼泊爾共產黨將實行聯合領導體制(雙主席制),規定尼共(聯)長期使用的黨徽——太陽圖案為新黨的標誌。
新的尼泊爾共產黨成立了秘書處,一共9人,由兩黨重要領導人組成,包括原尼共(聯)主席
奧利、原尼共(毛中心)主席
普拉昌達。尼共(聯)的波卡雷爾出任總書記一職,尼共(毛中心)的什雷斯塔擔任黨的新聞發言人。黨的常務委員會共有43人,黨的中央委員會共441人。
在正式宣布合併之前,奧利和普拉昌達宣布各自領導的政黨解散,並一同前往尼泊爾選舉委員會為新黨註冊。
合併解除
2021年3月9日,在達姆拉瓦拉(Dhumrabarahi)的辦事處,尼泊爾共產黨(NCP)的牌子已經撤下,更換為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CPN(UML))。
尼泊爾共產黨於2018年6月在選舉委員會註冊。由於Rhishiram Kattel向法院提出他此前已經以尼泊爾共產黨的名義註冊了政黨,則同名政黨應不予註冊。2021年3月,尼泊爾最高法院撤銷了尼泊爾共產黨的合併,尼共(聯合馬列)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