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小黃山,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9000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發現於1984年,2005年1月調查,2005年3月22日發掘。遺址堆積厚1—2米,依據文化堆積內涵和地層疊壓的相互關係,小黃山遺址文化內涵分成四個階段,第四階段堆積遺物顯示為良渚文化晚期遺存,前三階段遺存為小黃山遺址堆積的主體,文化內涵豐富,自身特徵鮮明突出。
遺址低山丘陵的地形環境,接近生土的堆積特徵,對探索長江下游地區早期新石器文化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及重大的學術價值。出土的石雕人首距今年代在9000年上下,應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石雕人首,具有很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水稻遺存的發現,為農業起源特別是稻作農業起源研究具有重大學術意義。以及對完整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認識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區系類型都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簡介,發現始末,概況,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年代,發掘的意義,
簡介
考古領隊:王海明
遺址出土的夾砂紅衣陶器群、用於加工食物的石磨盤、磨石和儲藏坑是小黃山遺存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文化;結合其”c測定年代,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小黃山遺址B區Ⅱ期遺存文化內涵中存在不少蕭山跨湖橋文化因素;A區Ⅱ期遺存繩紋圓底釜、雙鼻平底罐與河姆渡文化同類陶器可能具有內在的聯繫;小黃山遺址發掘“盤活”了浙江省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格局。小黃山遺址兼有跨湖橋、河姆渡兩支文化因素,三者關係的結論為時尚早,但為三者關係的探討,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線索。
發現始末
1984年,嵊州市文物管理處在文物普查時發現。市文管處主任張恆回憶,當時他聽當地居民說小黃山一帶不斷有陶瓷碎片出現,就跑去察看,根據文化層,他斷定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史前文化遺址,於是將有關內容作了登記。
2005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曹娥江流域史前文化遺址專題調查時確認並發現該遺址下部堆積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年代跨度大,延續時間長。
由於附近有一磚瓦廠正在此取土,如果不進行搶救挖掘,遺址有可能遭受破壞。得悉情況後,市內十分重視,立即停止了磚瓦廠取土。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市文物管理處對小黃山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05年3月22日,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海明帶隊,考古挖掘正式進行,8月5日,考古工作告一段落。此次發掘面積近1000平方米,分A、B兩區,揭示大量儲藏坑等遺蹟,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數百件和大量陶片標本,取得重大收穫。
據王海明介紹,為保護遺址,將採用回填的方法,在儲藏坑、墓葬裡面填滿沙子。什麼時候要進一步開發了,只要把沙子取出來就行,不會破壞遺址的面貌。
概況
小黃山遺址坐落於相對高度10米左右的古台地上,遺址周圍是曹娥江上游長樂江寬闊的河谷平原。小黃山遺址原有面積在5萬平方米左右,並可區分為大體同時的兩個聚落。文化內涵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發現大量可能用於儲藏堅果或塊莖類澱粉植物的深土坑(圖一),儲藏坑多方形、圓形,坑壁陡直規整,坑底平整,目前發現的最大儲藏坑直徑達1.9米,坑深1米左右。部分儲藏坑上口長方形,下部圓形,坑底置放石磨盤,個別土坑口小底大略呈袋狀,還存在大坑套小坑的現象。儲藏坑周圍常有柱坑類遺蹟發現,分析推測儲藏坑上應該有簡陋棚蓬建築覆蓋。在B區還發現火塘遺蹟。在居住區邊緣發現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一座,頭向東,隨葬夾炭紅衣陶圈足盆、夾炭紅衣陶圈足罐各一件。在A區還發現當時臨溝有一排長25米以上的建築。
同時該地層出土了大量器物,其中陶器以夾砂紅衣陶占絕大多數,陶器胎壁粗厚,器形碩大,製作原始。平底器、圈足器為主,圜底器少見,不見三足器。器種單調,盆、缽、盤、罐、釜為基本陶器群,盆、盤、缽數量多,形態豐富。絕大部分陶器素麵紅衣,少量陶器口沿部刻劃有格線紋,繩紋少見。陶器口沿、肩腹部流行把手(鋬)或系。夾砂紅陶敞口平底盆形態特徵與距今萬年左右的浦江上山遺址出土夾炭紅衣陶平底敞口盆十分相似。
該地層中還出土了大量采自河漫灘的礫石料,許多礫石上留有人工打擊的痕跡。玄武岩質磨盤、餅狀磨石出土數量多,最具特徵。磨製石器數量不多,岩性以凝灰岩、矽質泥岩居多。石錘、穿孔石器及便於捆綁的石球也很具特色。這一地層還發現了石雕人首(見圖二),由礫石製成,形象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第二階段
陶器中夾砂灰陶數量明顯增加,陶器胎壁趨薄(見圖③)。平底器、圈足器、圜底器為大宗,不見三足器。盆、缽、罐、釜、豆為常見陶器群。斂口缽、雙腹豆、夾砂灰陶折肩卵腹繩紋釜、甑等陶器的形態特徵,交錯拍印(滾壓)繩紋、鏤孔放射線和紅底白彩的裝飾風格等與蕭山跨湖橋類型文化同類陶器有著十分密切的傳承發展關係。
第三階段
陶器以夾砂灰陶為主,少量夾炭陶。夾炭紅衣陶紅色艷麗、夾炭黑陶黑色烏黑純正。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常見,不見三足器。夾砂灰陶圜底釜、雙鼻與口部齊平的平底罐、平底盆、平底盤、缽和小杯常見。繩紋流行,部分陶器外壁殘存製作陶器時草刮痕跡。
第四階段
堆積遺物顯示為良渚文化晚期遺存。
小黃山遺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遺存保存之完好,儲藏坑發現之多,石磨盤、石磨石出土數量之豐富為江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所罕見。
年代
距今8000—10000年
小黃山遺址第一階段文化內涵與浦江上山相近,第二階段遺存文化內涵存在不少蕭山跨湖橋文化因素,但較跨湖橋更為原始和古老。第三階段遺存和跨湖橋文化也有相當多的可比性,與河姆渡文化也存在某種內在聯繫。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實驗室對第三階段出土的文物進行碳-14測定,第三階段年代距今8000—8800年,第一、第二階段年代尚沒有測定數據,但更為古老原始無疑,因此專家推斷小黃山類型文化遺存的相對年代距今8000—10000年。
小黃山先民已經栽培或利用水稻
遺址中大量儲藏坑的發現,豐富的石磨盤、餅狀磨石、磨球和石錘的出土,B區牛骨等動植物遺存的發現表明:採集、狩獵是小黃山先民主要食物來源,生業形態適應依山傍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地層中稻屬植物矽酸體的大量發現,表明小黃山先民已經栽培或利用水稻。大量儲藏坑及相關建築遺蹟的發現,表明小黃山先民已進入定居階段。
發掘的意義
“小黃山”是“河姆渡”文化重要來源之一
小黃山遺址發掘,第一階段夾砂紅衣陶多角沿盆等陶器形態上與河姆渡文化早期多角沿盆很相似,第三階段最具特徵的雙鼻罐、平底盤也與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陶器雙鼻罐、平底盤具有某種傳承發展的內在聯繫。據此專家大膽推斷小黃山類型文化遺存是河姆渡文化重要的來源之一。
將“跨湖橋”和“上山”有機地聯繫起來
近幾年來,浙江地域內有兩大遺址發現,即距今8000年的蕭山跨湖橋遺址和距今1萬年的浦江上山遺址,這兩個遺址的發現揭示了我省新石器文化的多源性和複雜性,而小黃山遺址發掘,野外揭示和確立了上山類型階段遺存和跨湖橋文化階段遺存地層上的疊壓關係,將年代差距2000年、文化內涵難以比較聯繫的兩個古老文化有機聯繫起來,“盤活”了我省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格局,將我省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探索研究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為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我省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文化源流及其發展演變提供了可靠地層學依據、豐富的實物資料和全新的平台。
“小黃山”是曹娥江流域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小黃山”遺址是曹娥江流域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曹娥江流域乃至我省及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研究的重大突破。小黃山遺址地處在曹娥江流域上遊河谷地帶,遺址中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的發現,為探索我省乃至東南沿海地區人類遷徙發展的模式提供了又一新的個案資料,有力支持了人類由山區丘陵向平原、沿海島嶼遷徙發展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