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栽培技術

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栽培技術

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栽培是指整地起壟後,用黑色地膜全地面覆蓋,然後於壟上穴播的栽培技術,是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總結提出的小麥雨水高效積蓄利用和免放苗的重大旱作高產新技術。該技術有效解決了膜下莖的發生和雜草危害的突出問題,簡化了技術操作程式,大幅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是對小麥全膜覆蓋栽培技術瓶頸的突破。該技術整合了集雨、增溫、保墒等增產要素,大幅度提高降水利用效率,還可延伸運用於其他密植作物和灌區膜上溝灌節水,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和灌溉區具有巨大的推廣套用前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栽培技術
  • 地點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作用:大幅度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 模式:小壟單行和寬壟雙
技術背景,技術模式,技術原理,技術優勢,技術創新,技術效果,套用前景,栽培要點,選地整地,配方施肥,起壟覆膜,打滲水孔,適期播種,保證播量,品種選擇,田間管理,收穫複種,清除地膜,

技術背景

莊浪縣位於甘肅省中部,屬隴中黃土丘陵溝壑區,小麥常年播種面積在30萬畝左右,旱地小麥面積占到100%。本縣年均溫度8.1℃,平均降水量降水510mm,變幅271~753mm,其中小麥生育期降水量120~350mm,降雨總量中,≦10mm小雨和無效降雨約占總降雨的42%。旱寒是該縣小麥生產中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制約因素。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採用地膜覆蓋栽培,顯著改善了田間水熱環境,大幅度提升了小麥產量和降水利用效率,尤其是全地面覆蓋,最大程度降低了土壤水分的無效蒸發和提升了地溫。本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先後推廣了小麥膜側溝播(山西模式)和全膜不覆土穴播(甘肅模式)和全膜覆土穴播(甘谷模式)三種地膜覆蓋栽培模式,推動了小麥單產邁上了新台階。然而突出的問題是,前者覆蓋度較低,群體密度較小;後兩者膜下苗莖(俗稱串苗)大量發生的現象尚未從根本上杜絕,出苗期至分櫱期需要多次放苗,增加了人工成本。膜下莖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爭水爭肥,頂脫頂破地膜成為災害。全膜覆土穴播栽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放苗量,如果恰在雨前出苗,則較少放苗,甚至不放苗;但如果出苗前遇雨,膜上覆土會形成嚴重板結,則出苗困難。因冬小麥播種期正值多雨季節,故膜上覆土發生板結的頻次較高。加之覆膜、播種等農事活動導致地面平整度降低,以及覆土不勻露白等原因,造成膜下苗、莖大量發生。為此,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針對小麥地膜覆蓋栽培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減免放苗和提高降雨利用率為目標,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成功研製出了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免放苗栽培,為小麥高產高效生產和旱作農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又一項重大技術支撐。

技術模式

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免放苗栽培是指整地起壟後,用黑色地膜全地面覆蓋,然後於壟上穴播,全生育期不用放苗的栽培技術,稱黑色全膜壟溝壟作穴播(圖1,圖2),簡稱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有小壟單行(簡稱黑色全膜單行壟穴播)和寬壟雙行(簡稱黑色全膜雙行壟穴播)兩個模式。單行模式適宜人力簡易工具覆膜,雙行模式適宜機械作業。
圖1 小麥全膜壟作穴播—單行模式圖1 小麥全膜壟作穴播—單行模式
圖2 小麥全膜壟作穴播—雙行模式圖2 小麥全膜壟作穴播—雙行模式

  

技術原理

小麥採用無色膜地膜覆蓋,在膜下由於有足夠的光、熱、水條件,苗櫱極易在膜下發生,且生長迅速。採用黑色地膜全覆蓋微壟溝,溝內覆土壓實地膜,並打滲水孔,既增加了集雨、保墒和增溫效果,尤其是對小雨和無效降雨有效收集疊加和高效利用,又使播種位得到充分暴露,運用植物向光性原理,保持播種孔開張,受光線引導,植株自然出苗。發生的極少數膜下莖受光照的限制,生長瘦弱,免放苗價值,從而實現全程免放苗全膜栽培。同時黑色膜覆蓋有效地減輕了膜下雜草危害。

技術優勢

1.全膜覆蓋與壟溝栽培技術有機結合,實現了降雨資源的最大化集納保蓄和高效利用。
2.免放苗,免除草,有效節約了人工,降低了生產成本。
3.增產增收效果顯著,達到或超過全膜覆土穴播產量水平。
4.模式多樣,可以因地制宜地採用機械作業和人力作業。操作簡便,易於推廣普及。
5.可以實現提前覆膜保墒,適時播種。
6.壟上播種,溝內覆土,徹底杜絕了板結和浮子的現象,並達到了壓膜較實,不易錯位的技術要求。
7.膜上覆土相對較少,利於地膜揭去清除。

技術創新

一是把全覆蓋、微壟溝、穴播等技術優點有機融合,建立集集雨、保墒、增溫等增產要素於一體的降雨高效積蓄利用和高產高效栽培模式;二是運用黑色地膜覆蓋和植物向光性原理,利用自然光線引導植株順暢出苗,實現了小麥免放苗栽培,豐富了小麥栽培的理論和實踐。

技術效果

生產試驗表明,小麥黑色全膜壟作穴播栽培平均畝產371kg/畝,比露地增產151kg/畝,增幅68.6%;與全膜覆土穴播產量持平。對小麥生產的全程成本(包括整個生產過程的物化、人工等非物化投入)、主副產物產值分析顯示,該技術主副產物總產值1018.1元/畝,成本790.0元/畝,純收益228.1元/畝。其較露地產值增加428.4元/畝,成本增加124.0元/畝,純收益提高304.4元/畝;較全膜覆土穴播節本268元/畝,節約人工300元/畝,增加純收益268.0元/畝。

套用前景

該技術能夠在廣大幹旱半乾旱地區推廣,也可以在灌區作為溝灌節水模式推廣運用。並可延伸至冬油菜亞麻等作物。

栽培要點

選地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無石礫的地塊,如果選擇坡地,其坡度小於10°。茬口以豆類、馬鈴薯、禾本科作物為好。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深耕滅茬,耕深20cm以上,並耙耱保墒,整平地面。結合深耕整地進行土壤處理,用50%辛硫磷乳油0.5kg/畝加水10倍拌毒土或毒沙50kg/畝防治地下害蟲。

配方施肥

全生育期施農家肥1~2噸/畝、純氮9~12kg/畝、五氧化二磷6~8kg/畝、氧化鉀2~3kg/畝,其中農家肥、磷肥、鉀肥和70%氮肥結合播前整地底施,30%氮肥春季追施。也可運用長效氮肥一次性底施,不追氮肥。

起壟覆膜,打滲水孔

最好在播種前20~30天提前覆膜蓄墒保墒。覆膜前採用機械旋耕,使土壤細綿疏鬆。單行壟作按行距17.8cm、壟底寬17~18cm、壟高10cm規格起壟;雙行壟作按行距33cm、壟底寬32~33cm、壟面寬18~20cm、壟高8cm標準起壟。起壟後,全地面覆蓋地膜,兩幅膜接在溝中,用土壓住。地膜選用透光率5%以下,厚度0.013mm,寬度120cm的黑色地膜,用量10kg/畝,最好採用生物降解膜。地膜拉開後在溝內覆土3~5cm壓膜,並隔5~8m打一土腰帶,以壓膜和攔蓄徑流。溝內覆土數量以能壓住地膜播種時不鬆動為準,如果覆土太少,會導致膜下苗大量發生;覆土太多,收穫後揭膜費事。單行壟作採用簡易人工起壟覆膜耙開溝起壟,雙行壟作採用機械覆膜覆土。簡易人力器具覆膜時,要隨著地膜展開即時覆土。最好用專門的打孔器打孔,利於大雨入滲。如果沒有,覆膜開始前,在地膜卷上用中等型號的水泥釘打滲水孔,一個開溝犁後橫向打3~4個小孔,每個小孔相距1~2cm,以保證至少有一個孔與溝對準。坡地要沿等高線覆膜。

適期播種,保證播量

採用小麥穴播機於壟上播種,播深3cm左右,穴數2.8萬穴/畝,每穴12~15粒,保苗10~12株,基本苗達到30萬株/畝左右。播種後不封播種孔,保持自然開張。若播種時土壤墒情較差,可用0.2kg保水劑粉吸水後拌種子100kg,以保障出苗。採用黑色膜覆蓋,小麥孕穗前各生育期耕層地溫顯著低於白膜,應與當地露地適播期偏晚5~8天播種。

品種選擇

選擇矮桿、耐旱、抗病、豐產品種。適應莊浪縣全膜壟作穴播的小麥品種有蘭天26等。

田間管理

出苗期要對斷壟進行及時補苗。全膜壟作穴播栽培地膜緊而不松,播種孔與播種位較少錯位。由於播種孔開張,出苗、分櫱生長由於向光性,自然順暢,串苗發生少量,且由於膜下弱光照限制其生長,不用放苗。小麥返青期追施尿素,可用穴播機在溝內追施,也可借降水撒施。對群體密度大、旺長的麥田噴施1000~2000mg/kg矮壯素溶液或10%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60g/畝兌水50kg噴霧預防徒長;孕穗期以後防治小麥條鏽病、白粉病和麥蚜。條鏽病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0~100g/畝兌水30kg/畝噴霧防治;麥蚜用10%吡蟲啉20g/畝兌水30kg/畝噴霧防治。

收穫複種

小麥成熟後及時收穫,並注意在休閒或複種時保持地膜原狀。複種可於溝內用小麥穴播機點種油菜綠肥蕎麥等。

清除地膜

休閒結束或下茬收穫後徹底清除地膜。最好實行周年覆蓋,即在小麥播前整地施肥時去舊覆新,減少水分蒸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