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小麥鏽病
英文名稱:條銹(Wheat stripe rust),葉銹(Wheat leaf rust),桿銹(Wheat stem rust)
中文別名:黃疸病
拉丁學名:條銹(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葉銹(P.recondita var.tritici Erikss et Henn)、桿銹(P.graminis var.tritici Erikss et Henn)
為害作物:小麥
分布範圍
分布區域:條鏽病:陝西、甘肅、寧夏、四川、河南、雲南、青海
葉銹:全國大部分麥區
症狀與診斷
(1)
小麥條鏽病發病部位主要是葉片,
葉鞘、莖稈和穗部也可發病。初期在病部出現
褪綠斑點,以後形成鮮黃色的粉皰,即
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較小,長橢圓形,與葉脈平行排列成條狀。後期長出黑色、狹長形、埋伏於表皮下的條狀皰斑,即
冬孢子堆。
(2)
小麥葉鏽病 發病初期出現褪綠斑,以後出現紅褐色粉皰(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較小,橙褐色,在葉片上不規則散生。後期在葉背面和莖稈上長出黑色闊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埋於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麥稈縱向排列的趨向。(3)
小麥稈鏽病 為害部位以莖稈和
葉鞘為主,也為害葉片和穗部。
夏孢子堆較大,長橢圓形至狹長形,紅褐色,不規則散生,常全成大斑,
孢子椎周圍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葉片。後期病部長出黑色橢圓形至狹長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皰狀的
冬孢子堆。
三種
鏽病症狀可根據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狀、大小、顏色著生部位和排列來區分。民眾形象的區分3種鏽病說:“條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成個大紅斑。”
病菌特徵
條鏽菌夏孢子單胞,球形,表面有細刺,鮮黃色,
孢子壁無色,具6~16個發芽孔。
冬孢子雙胞,棍棒狀,頂部扁平或斜切,分隔處稍縊縮,褐色,上濃下淡,下部瘦削,柄短有色。
葉銹
夏孢子單胞,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細刺,橙黃色,具6~8個發芽孔。冬孢子雙胞,棍棒狀,暗褐色,分隔處稍縊縮,頂部平,柄短無色。
稈銹夏孢子單胞,長橢圓形,暗橙黃色,中部有4個發芽孔,胞壁褐色,具明顯棘狀突起。冬孢子雙胞,棍棒狀或紡錘形,濃褐色,分隔處稍縊縮,表面光滑,頂端圓形或略尖,柄上端黃褐色,下端近無色。 小麥品種間對小麥鏽病的抗性差異很明顯。
小麥鏽病包括桿鏽病、葉鏽病和分條鏽病3種, 這三種鏽病所具備的特徵存在相同處和不同處。
1 相同處
葉桿、葉鞘和葉片在發病初期出現褪綠黃斑, 隨後形成粉瘡, 顏色為鐵鏽色, 即夏孢子堆, 而到後期階段產生瘡斑, 顏色為黑色, 即冬孢子堆。若植株嚴重受害, 則會導致大量失水現象發生, 減弱光合作用, 籽粒癟小, 灌漿受影響, 葉片出現早衰現象, 從而產生嚴重減產現象[2]。
2不同處
稈銹呈大褐斑, 葉銹亂, 條銹以行為主。葉鏽病和條鏽病的主要危害對象是葉片, 葉鏽病的中等大小夏孢子堆, 顏色為黃褐色, 形狀近圓形, 無顯著表皮破裂, 散生不規則;條鏽病的小夏孢子堆, 顏色為鮮黃色, 形狀呈橢圓形, 無顯著表皮破裂, 在葉片上以虛線狀排列。而桿鏽病的主要危害對象則是葉鞘與莖稈, 大夏孢子堆, 顏色為深褐色, 形狀呈長橢圓形, 常癒合成大斑, 散亂排列, 周圍表皮翻卷破裂。
發病規律
(1)
小麥條鏽病 小麥條鏽病在我國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區越夏。越夏區產生的夏孢子經風吹到廣大麥區,成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隨發病麥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麥苗上產生
夏孢子,可擴散造成再次侵染。造成春季流行的條件為:①大面積感病品種的存在;②一定數量的越冬菌源;③3—5月的雨量,特別是3、4月的雨量過大;④早春氣溫回升較早。我省
晉南是條
鏽病的常發區,晉中是易發區。
(2)
小麥葉鏽病 小麥葉鏽病在我國各麥區一般都可越夏,越
夏後成為當地秋苗的主要浸染源。病菌可隨病麥苗越冬,春季產生夏孢子,隨風擴散,條件適宜時造成流行,葉鏽菌侵入的最適溫度為15-20℃。造成葉鏽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當地越冬菌量、春季氣溫和降雨量以及小麥品種的抗感性。(3)
小麥稈鏽病 稈鏽菌以夏
孢子傳播,
夏孢子萌發侵入溫度要求為3—31℃,最適18--22℃。小麥稈鏽病可在南方麥區不間斷髮生,這些地區是主要越冬區。主要冬麥區菌源逐步向北傳播,由南向北造成為害,所以大多數地區稈鏽病流行都是由外來菌源所致。除大量外來菌源外,大面積感病品種、偏高氣溫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
發病特點
三種鏽菌在我國都是以夏
孢子世代在小麥為主的麥類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環。是典型的遠程氣傳病害。當
夏孢子落在寄主葉片上,在適合的溫度(條銹1.4-l7℃、葉銹2~32℃、稈銹3~31℃)和有水膜的條件下,萌發產生
芽管,沿葉表生長,遇到氣孔,芽管頂端膨大形成
附著胞,進而侵入氣孔在氣孔下形成氣孔下囊,並長出數根侵染
菌絲,蔓延於
葉肉細胞間—隙中,並產生吸器伸入葉肉細胞內吸取養分以營
寄生生活。菌絲在麥葉組織內生長15天后,便在葉面上產生夏孢子堆每個夏孢子堆可持續產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這些夏孢子可隨風傳播,甚至可通過強大氣流帶到1599米~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幾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進行再侵染。因此在不同時期,條鏽菌就可以藉助東南風和西北風的吹送,在高海拔冷涼地區春麥上越夏在低海拔溫暖地區的冬麥上越冬,構成周年循環。鏽病發生為害分秋苗和春季兩個時期。秋季發病:
小麥條鏽病,在高海拔地區越夏的菌源隨秋季西南風吹送到以東冬麥地區進行為害,在
隴東、
隴南一帶10月初就可見到病葉,黃河以北平原地區10月下旬以後可以見到病葉,
淮北、
豫南一帶在11月以後可以見到病葉。在我國黃河、
秦嶺以南較溫暖的地區,小麥條鏽菌不需越冬,從秋季一直為害到小麥收穫前。但在黃河、秦嶺以北冬季小麥生長停止地區,病菌在最冷月日均溫不低於一6℃,或有積雪不低於一lO℃的地方,主要以侵入後未及發病的、潛育菌絲狀態在未凍死的麥葉組織內越冬,待第二年春季溫度適合生長時,再繁殖擴大為害。
感染條件
小麥鏽病不同於其它病害,由於病菌越夏、越冬需要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象條鏽病和稈鏽病,還必須按季節在一定地區間進行規律性轉移,才能完成周年循環。葉鏽病雖然在不少地區既能越夏又能越冬,但區間菌源相互關係仍十分密切。所以,三種
鏽病在秋季或春季發病的輕重主要與夏、秋季和春季雨水的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種面積大小關係密切。一般地說,秋冬、春夏雨水多,感病品種面積大,菌源量大,鏽病就發生重,反之則輕。
溫度關係
小麥葉鏽病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大。在所有種麥地區,夏季均可在自生麥苗上繁殖,成為當地秋苗發病的菌源。冬季在小麥停止生長但最冷月氣溫不低於O℃的地方,同條鏽菌—樣,以休眠菌絲體潛存於麥葉組織內越冬,春季溫度合適再擴大繁殖為害。稈鏽病同葉銹基本一樣,但越冬要求溫度比葉銹高,—般在最冷月日均溫在lO℃左右的閩、粵東南沿海地區和雲南南部地區越冬。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這是防治小麥鏽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麥收穫後及時
翻耕滅茬,消滅自生麥苗,減少越夏
菌源。
(3)搞好大區抗病品種合理布局,切斷菌源傳播路線。
2.藥劑防治
(1)對秋苗常年發病較重的地塊,用1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100克或12.5%
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每50公斤種子用要60克拌種。務必乾拌,充分攪拌均勻,嚴格控制藥量,濃度稍大影響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間發現病中心,及時進行噴藥控制。如果病葉率達到5%,嚴重度在10%以下,每畝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或20%粉銹寧乳油每畝40毫升,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30克,或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每畝用藥15~30克,對水 50~70公斤噴霧,或對水10~15公斤進行低容量噴霧。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葉率在25%以上,嚴重度超過10%,就要加大用藥量,視病情嚴重程度,用以上藥量的2-4倍濃度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