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小鰛鯨體短粗,呈紡錘形,成年雌鯨體長大於雄鯨,頭部較小,身體前部較肥粗,自頭部最粗大的部分向前由顴骨至吻端縮小得特別尖銳,兩側勻稱,正面觀猶如等腰三角形。在吻端至呼吸孔的頷骨中線上形成不高的脊峰。成年鯨下頜端比上領端突出15-20厘米,閉攏嘴時,下唇邊緣高於上唇端。由鰭肢向後體形較圓,自臍部向後漸次減細且勻稱。尾部比例大,約為體長的28%。從背鰭和肛門往後至水平的尾鰭這一段上下形成尖銳的脊谷與“龍骨”。
小鰛鯨呼吸孔2個,並列於頭部正面兩眼橫線的稍前方。眼睛很小,直徑6-8厘米,位於嘴角緊上側,微向外突出。外耳僅為1對極小的圓孔,位於眼的後上方,距眼平均為體長的5.4%。背鰭位於肛門垂直線的稍前方,亦即體長後部分1/3的起點處,頂端向後特別彎曲而有規律,後緣形成凹襠,其高度一般為體長的3.5%。鰭肢小如剃刀形,由中央部稍後呈急角度的變窄,平均最大寬度為28.5厘米。尾鰭有缺刻,尾葉兩翼曲線輪廓較勻整,每一翼的寬度約等於鰭肢的長度。
小鰛鯨腹部褶溝50-72條,由下顱前部的聯接處起向後延伸,終止於臍的稍前方,主要分布在鰭肢下邊腹部的範圍內。由腹部的中央位置向兩側漸短淺,以鰭肚附近的為最短。所有褶溝並不完全由前向後成一直線延伸,其中有些往往在半途分枝為兩條。胎兒的褶溝數通常和母鯨並不一致。臍約在身體的中央部位。肛門位於身體後部1/3的起點處。其前面為生殖裂。雄性的陰莖通常不露出體外。雄性的乳頭位於陰溝的後方兩側,埋於乳溝內。雌性陰裂未成熟期通常閉合,成熟後稍開口把陰挺露出。乳頭2個,分別位於生殖裂的兩側,平時藏於皮質縱溝內,授乳期則露出溝外。體長750厘米的雌鯨生殖孔長20厘米,陰溝長50厘米,乳頭直徑2厘米,兩側乳溝長20厘米,距陰溝6厘米。年齡大的鯨在乳溝外側另形成一平行的短縱溝,長約15厘米,距乳溝3厘米。
小鰛鯨由背部至體側帶有淺藍色的暗灰或灰黑色,背部色濃,兩側漸淡。背鰭與脊背為同樣顏色。頜部、胸部和腹部乳白色。一般頭部至鰭肢處脊背部分的色澤較其餘體色深而呈暗灰色,甚至呈黑色。這樣的顏色在側面由嘴角至鰭肢基部間形成一寬舌狀,背的暗灰色部分由鰭肢稍後斜伸至尾部,界限鮮明,漸至體側色淡而呈藍灰色。下頜兩邊灰黑色,吻端白色。頜部褶溝淡紅色或乳白色,至胸部及腹部褶溝內為淡紅色,褶壟為乳白色。近鰭肢下的褶壟灰色,褶溝深灰色。由鰭肢往後白色分布區擴大,可上升達體側的一半,而後漸下降,沿尾柄的下面縮小至1/3以下。
小鰛鯨鰭肢外側中央部分有1條寬約20-35厘米的白色橫帶,通常為鰭長的1/3,基部和遠端的其餘部分與背鰭一樣為灰黑色,接近白色帶處為灰色。此白色帶與基部灰黑色區以凸形線截然相分,與遠端的黑色區界線不明顯。鰭肢內側的顏色與外側相同,且白色橫帶稍寬些。剛捕獲的鯨白色帶往往帶有粉紅色彩。尾鰭上面與脊背呈同樣的顏色,下面和腹部一樣呈乳白色,但其兩端為灰色,並沿其外緣具有黑色的邊。鯨毛分布在頭部,共有38-47根,均為白色。其生長位置不對稱。通常在上頜兩側成縱列各生有4-5根,呼吸孔兩側各有2-3根,呼吸孔中央位置間有2-3根。下頜每側成縱列生有5-8根,下頜吻端成兩個垂直列各有5-6根。毛的排列間距也不勻稱。胎兒或成體在頭部上述位置均生有毛,胎兒與母體的毛數並不一致。鯨鬚每側有230-273片,須板為直角三角形,一般高約17厘米,位於須列的中後部最高為21厘米。須板基部寬約10厘米,中部寬約5厘米;厚度可達1.8-2.5毫米。鬚毛細軟,長約13厘米,直徑0.2-0.6毫米。須板最大間距約5毫米,近端比遠端的間距幾乎大1倍。須板長、寬、厚度及間距隨體長的增長而增大。須板和鬚毛都呈黃白色,間或呈乳白色。某些個體部分須板外緣有灰黑色的邊,寬度一般為5毫米。
小鰛鯨頭骨背面觀呈銳角等腰三角形,長度相對比其它鯨類小,這同其過濾器官小有關係。顱全長為體長的21-25%,通常不大於2米。體長750厘米的鯨,顱長181厘米,顱寬85厘米。吻突尖銳,微向下彎,後部短粗而寬。上頜骨顯得短寬,顎鼻突短,前顱骨細長而稍扭曲。鼻骨上面呈三角形,向前伸出達額鼻突基部連線。犁骨呈管狀向顎面凸出。額骨眶板較大而寬。眶上突寬而大。眼窩較大。聽泡小。上枕骨呈三角形,由頂端向後下方傾斜構成顱頂蓋,中央至枕骨大孔有一脊。基枕骨、外枕骨同上枕骨癒合一起。鱗骨下方有一淺凹,藉以同下頒骨相關節。下頜骨向外方弓曲,前端稍扁,冠狀突高。脊椎骨48-50個。頸椎7個,各自分離。腰椎和尾椎數量有差異。頸椎占脊椎總長的5.5%,胸椎占總長的21.2%,腰椎占36.1%,尾椎占37.2%。肋骨11對。胸骨的變異性較大,一般呈“十’’字形。肩胛骨如板斧。鰭肢有4指。腰帶骨呈棒狀略彎曲。
棲息環境
小鰛鯨常在海岸邊棲息,似乎是避免進入深海,有時逗留在海峽或海灣內。
生活習性
小鰛鯨多單獨游泳,無結群現象,在小範圍內可發現10-20頭的個體,但系散群,都各自活動。如遇大片蝦群或小魚群時,都游來爭食,吃完後又各自分散。通常並不成對伴遊,只在發情交配期短時合游。仔鯨在哺乳期隨母鯨游泳。
小鰛鯨呼吸時噴出的霧柱細而稀薄,高達1.5-2米,消失得很快,不易觀察,只在無風時於近距離內能看到。呼氣聲約在200米內能聽到,順風時能嗅到呼氣所發出的臭味,可藉以判別鯨的出沒位置。通常每回露出水面呼吸2-4次,每次間歇約3-4秒,平均在水面停滯時間為10-15秒。潛水時間短,約隔2-4分鐘又重新露出水面呼吸。受驚後多不進行連續的呼吸,尤其在長時間被迫逐疲於奔逃時,每次潛水只呼吸1次,且潛水遊行距離亦短,僅40米左右,潛遊方向不定。當它未受驚或疲倦時,則很輕穩地浮出水面呼吸3-4次,而後緩慢地潛入水中。入潛時體軀非常傾斜,先露出頭部,隨即急潛向下,漸次露出背部及尾柄,同時彎曲身體凸出背部並急屈尾柄,很快消失於水面下,尾鰭從不露出水面。小鰛鯨呼吸時體軀露出水面的部分比它種鯨多,背部露的較高。游泳速度一般每小時5-7海里,被追捕逃逸時可達10海里。
小鰛鯨從不躍出水面嬉戲,但當被長時間追捕時往往呈跳躍式急速潛水,背部比通常潛水時露出的高。大多數小鰛鯨幾乎全部時間都在水的上層,潛水深度多不超過20米。母鯨似有保護仔鯨的特性,當母鯨發現有船接近時,總不讓仔鯨在靠船的一側游泳。仔鯨可能因體小和氣力不足,急速游泳呈連續跳躍姿態。還發現出生不久的乳鯨連續跳躍游泳時間過長時,母鯨起浮水面用鰭肢似做馱負的現象。母仔鯨眷戀性強,母鯨被捕後,曾有仔鯨連續幾次撞向船邊致死的情景。
小鰛鯨食餌以太平洋磷蝦和小魚類為主,吃餌時通常鯨是向左旋游,尾鰭左葉在上,右葉在下,吞食後身體迅速恢復正態,立即轉向右方游去。當表層餌料密集時,小鰛鯨往往直接游近吞食。
分布範圍
小鰛鯨廣分布於南極水域、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北冰洋,在熱帶地區較少。西太平洋日本沿岸、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均有分布。中國廣西北海近海、廣東大亞灣、台灣省南部水域、福建近海、浙江鄞縣、舟山近海、上海崇明島、長江口均有記錄。以北部黃海為主要獵捕區。遼寧黃海側為主要漁場,渤海側可達小龍山水域。
繁殖方式
小鰛鯨分娩和交配期極不一致,大都拖長3-4個月,個別可延續半年之久。通常6月份以後可遇有雌雄鯨伴遊現象,交配期多在7-9月間。妊娠期為10-11個月。當胎兒體長達240厘米以上時,妊娠鯨全部有乳分泌。所得胎兒最大體長為255厘米。4月上旬已有個別分娩, 5-7月間為分娩盛期,遲至9月份仍有個別分娩。小鰛鯨只有1個生殖期,每產1胎,海洋島漁場曾獲雙胎兩例。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小鰛鯨北太平洋亞種(指名亞種) |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acutorostrata | Lacépède, 1804 |
2 | 小鰛鯨北大西洋亞種 |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davidsoni | Scammon, 1872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2007年,國際捕鯨委員調查四股小鰛鯨(大西洋、西格陵蘭、加拿大東海岸、美國東海岸),這些總數約182000隻。
小鰛鯨在世界捕鯨業興旺時期,因個體小不被各捕鯨國所重視,隨著大型鯨類資源的減少,多數種經國際協定禁捕後,小鰛鯨也成為國際主要獵捕鯨種。在中國近海捕鯨生產中曾為主要獵捕對象,但由於資源減少,獵捕量甚少,比之魚類生產,經濟效益不大,1981年起停止了捕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