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蓬(中藥)

小飛蓬(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飛蓬,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L.)Cronq.的全草。分布於東北地區及內蒙古、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及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消腫之功效。用於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瘡癤腫痛,外傷出血,牛皮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飛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白酒草屬
  • :小蓬草
  • 採收時間:春、夏季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別名

祁州一枝蒿、蛇舌草、竹葉艾、魚膽草、苦蒿、破布艾、臭艾、小山艾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苦、辛,性涼。

歸經

歸肝、膽、胃、大腸經。

功效

清熱利濕,散瘀消腫。

主治

用於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瘡癤腫痛,外傷出血,牛皮癬。

相關配伍

1、治菌疾,腸炎:小飛蓬全草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慢性膽囊炎:小白酒草18g,鬼針草15g,南五味子根、兩面針各6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結膜炎:魚膽草鮮葉,搗汁滴眼。
4、治熱性牙痛:魚膽草鮮全草,搗爛含於牙痛處。(3-4方出自《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炮製

一、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除去雜質,搶水洗,晾乾,切成段,曬乾,篩去灰屑。

形態特性

小蓬草又名:小白酒草、加拿大蓬、飛蓬。一年生草本,根紡錘狀,具纖維狀根。莖直立,高50-100厘米或更高,圓柱狀,多少具棱,有條紋,被疏長硬毛,上部多分枝。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常枯萎,下部葉倒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1.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疏鋸齒或全緣,中部和上部葉較小,線狀披針形或線形,近無柄或無柄,全緣或少有具1-2個齒,兩面或僅上面被疏短毛邊緣常被上彎的硬緣毛。頭狀花序多數,小,徑3-4毫米,排列成頂生多分枝的大圓錐花序;花序梗細,長5-10毫米,總苞近圓柱狀,長2.5-4毫米;總苞片2-3層,淡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頂端漸尖,外層約短於內層之半背面被疏毛,內層長3-3.5毫米,寬約0.3毫米,邊緣乾膜質,無毛;花托平,徑2-2.5毫米,具不明顯的突起;雌花多數,舌狀,白色,長2.5-3.5毫米,舌片小,稍超出花盤,線形,頂端具2個鈍小齒;兩性花淡黃色,花冠管狀,長2.5-3毫米,上端具4或5個齒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線狀披針形,長1.2-1.5毫米稍扁壓,被貼微毛;冠毛污白色,1層,糙毛狀,長2.5-3毫米。花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或田野、路旁。分布於東北地區及內蒙古、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及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直立,表面黃綠或綠色,具細棱及粗糙毛。單葉互生,葉片展平後線狀披針形,基部狹,先端漸尖,疏鋸齒緣或全緣,有長緣毛。多數小頭狀花序集成圓錐花序狀,花黃棕色。氣香特異,味微苦。

藥理作用

1、抗炎抗菌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小飛蓬水提物有輕微而短暫的降壓作用,可抑制心臟,增加呼吸幅度,但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無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化膿性感染。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主治膽囊炎,肝炎,腎炎,中暑,喉痛,蛔蟲病,關節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