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行星1900
- 外文名:1900 Katyusha
- 別名:1971 YB/ 1938 WM / 1941 SS1 / 1950 LS / 1953 GL1 / 1961 WD
- 分類:主帶小行星
- 發現者:塔瑪拉·米哈伊洛夫那·斯米爾諾娃
- 發現時間:1971年12月16日
小行星1900(英語:1900 Katyusha)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1971年12月16日,塔瑪拉·米哈伊洛夫那·斯米爾諾娃在克里米亞發現了此行星。物理特徵這顆小行星的絕對星等為142.547229171899...
小行星727(727 Nipponia (1912 NT)),是亞當·馬辛傑於1912年2月11日在海德堡發現的主帶小行星[1]。小行星727首先由平山信於1900年3月6日在日本東京發現。然而,他沒能確定它的軌道。1912年2月11日,它被亞當·馬辛傑再次發現,...
小行星10930 小行星10930(英語:10930 Lfjddjkae)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1900年8月19日,亨德里克·范·基特在約翰內斯堡發現了此行星。這顆小行星的絕對星等為165.048445445440458等。
小行星454(454 Mathesis),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弗利德里希·卡爾·阿諾德·施瓦斯曼於1900年3月28日在德國海德堡王座山天文台發現的主帶小行星。內容簡介 在這世上有很多小行星,小行星454以數學的希臘語命名,以慶祝漢堡數學協會成立300...
亞爾科夫斯基效應是以蘇聯工程師亞爾科夫斯基的名字命名的,這位工程師於1900年發現小行星吸收陽光和釋放熱量時,將對小行星產生微小的推動力。數百年之後,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對小行星的影響則非常顯著。3、馬里亞和同事們發現在2060年之前1999 RQ...
小行星3484 小行星3484(英語:3484 Neugebauer)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1978年7月10日,埃莉諾·赫琳、尤金·舒梅克在帕洛馬山發現了此行星。物理特徵 這顆小行星的絕對星等為175.80966等。軌道參數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我國古代稱鎮星或填星,古代西方用農神薩圖努斯命名。土星軌道半長軸為9. 539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055,傾角為2.5。土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質量為5688×1029克,是地球質量的95.18倍,赤道...
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行星將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根據新定義,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被稱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顆矮...
Flammarion預測那顆假設的行星可能在距日45個天文單位處運行。一年後,就是1880年,Forbes教授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是有關於遠日彗星與行星軌道的關係。到1900年止,已有5顆遠日衛星在海王星外發現。於是Forbes提出一顆海王星外行星距日為...
1900年和1931年,當它“沖”時曾進行國際聯合觀測,用以測定日地距離,獲得天文單位長度。 2000年2月14日美國東部時間 10:33,NEAR宇宙飛船成功地進入圍繞愛神小行星運動的軌道,成為第一顆小行星的人造衛星。將在2012年1月31日會在地球...
雅科夫斯基效應以俄國工程師雅科夫斯基的名字命名,指小天體由於各向不均的熱輻射而獲得動能的現象。雅克夫斯基最早於1900年提出了這一理論,他提出了光子的力學作用。他指出當小行星暴露於太陽光照之下時,其一面受熱升溫,熱量輻射相應增強,...
大小:1300~1900 km;平均半徑:km;表面積:7000000 km²;體積:1.8 × 10^9 km³;質量:4 × 10^21 kg;平均密度:1.7 ± 0.3 g/cm³;表面重力:0.47 m/s²;逃逸速度:0.84 km/s;自轉周期:未知;轉...
馬克斯·沃夫(1863年6月21日-1932年10月3日)是德國天文學家,也是天文攝影的先驅。人物生平 他出生於德國海德堡,於1888年獲得海德堡大學授予博士學位,並在1890年成為該校的職員。在海德堡工作的期間,他發現了200多顆的小行星,第一...
但即便這一信號最終被證實確實是一顆類地行星,人類也不太會希望在那裡移民:根據其軌道位置推斷,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大約為1900攝氏度。2010年9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天文學家們9月29日宣布發現一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類似的星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