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上腳

小腦上腳

小腦上腳:小腦上腳是小腦向前上方連於中樞的兩條纖維束。位於第四腦室頂的上外側部,兩腳間附有前髓帆。由小腦核發出至中腦紅核的纖維及自脊髓小腦前束上升進入小腦的纖維共同組成,亦稱結合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腦上腳
  • 外文名: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 別名:結合臂
  • 位置:小腦和中腦、間腦之間
  • 組成成分:小腦齒狀核發出的傳出纖維
解剖結構:,1、小腦上腳:,2、小腦:,3、小腦核:,小腦的位置與分葉:,

解剖結構:

1、小腦上腳:

小腦上腳又叫結合臂,系小腦與中腦相連線的部分。是由小腦核發出至中腦紅核的纖維與自脊髓小腦前束上升進入小腦的纖維共同構成的2條纖維束。其功能起上下連結與傳遞作用。此腳位於第四腦室頂的上外側部,2腳間附有前髓帆。

2、小腦:

小腦位於顱後窩內,上面有大腦半球,前面有腦幹。由兩側的小腦半球和中間的蚓部組成。其表面的灰質稱小腦皮質,深部為白質,白質中還存在著神經核。通過神經纖維,小腦與脊髓、腦橋、中腦等存在著廣泛聯繫。小腦的功能主要是維持身體的平衡,調節肌緊張和協調肌肉運動。例如,由於小腦受損傷,病人走路步履蹣跚,容易跌跤;運動的準確性發生障礙,不能作迅速的輪替運動,在精細動作的終末出現震顫,靜止時震顫消失並有言語緩慢、說話不清等症狀。也有人認為,小腦在與運動有關的學習記憶中起重要作用。
小腦是不成對的結構,人的小腦是後腦中最大的部分,位於顱後窩內、大腦兩半球枕葉的下方、腦橋和延髓的背側面。小腦上面平坦,下面隆凸,中間縮窄的部分是蚓部,兩側膨隆的是小腦半球。小腦表面有許多平行的溝,把小腦分成若干葉。小腦表面被覆一層灰質,稱小腦皮質;小腦內部為白質,稱小腦髓質。在髓質內有灰質團,稱小腦中央核。按功能,小腦分為前葉、後葉和絨球小結葉。
小腦借三對小腦腳與腦幹相連,小腦下腳(繩狀體)由來自脊髓和延髓的進入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中腳(腦橋臂)由腦橋核到小腦的纖維組成;小腦上腳(結合臂)主要由小腦中央核發出的遠心纖維組成,它主要終於紅核和丘腦外側核。
小腦機能相當複雜,主要機能是有機體在靜力性或動力性運動中小腦參與原動肌和對抗肌之間的共濟作用,從而保持身體平衡;調節肌肉的緊張、協調肌肉的運動,主要是協調身體的隨意運動。如小腦受到損害,病人平衡失調,站立時身體搖擺不穩,步行蹣跚,有跌倒的趨勢。此外,小腦對內臟的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刺激小腦,可出現一系列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如瞳孔散大、血壓增高、疲勞肌肉恢復工作能力等。

3、小腦核:

小腦核系小腦髓質內灰質團塊。這些團塊由神經元細胞體構成,分別接受上、下傳入的神經纖維,又分別發出向下或向上傳出的纖維,起傳遞的轉換神經元作用。這些核中最大的為齒狀核,發出的纖維與中腦紅核相連;其次為栓狀核、球狀核、頂核等。
小腦核位於小腦灰質的中央,包括頂核、球狀核、栓狀核和齒狀核。在每側小腦半球,頂核位於第四腦室頂內;球狀核居頂核外側;齒狀核呈皺摺的袋狀,袋口(核門)朝向背內側,寬大的底部朝向小腦皮質;栓狀核是一前後狹長的條狀灰質團塊,居核門附近。

小腦的位置與分葉:

小腦位於顱後窩內,居腦幹背側,上面平坦為大腦半球所覆蓋,二者之間隔以小腦幕。小腦下面的中間部凹陷,容納延髓,其中部狹窄,稱為小腦蚓,兩側膨大為小腦半球。小腦表面被平行淺溝分成許多小腦葉片。小腦皮質位於表層,深部為白質,白質內藏小腦核(中央核)。進出小腦的纖維構成三對小腦腳,連於腦幹。小腦可分為三葉:在個體發生中,首先在後下方出現後外側裂,劃分出絨球小結葉(古小腦)和小腦體;以後在小腦體上部出現原裂,將小腦體劃分為原裂前方的前葉,及其後方的後葉。另一分葉命名法,是鑒於後葉蚓部的蚓錐體和蚓垂的纖維聯繫和功能與前葉相似,改稱其為後葉,前、後兩葉屬於舊小腦,小腦體的其餘部分,命名為中葉,屬於新小腦。晚近按電生理實驗資料結合小腦纖維聯繫,將小腦體劃分成縱帶,將蚓部區域稱為蚓部皮質,蚓部與小腦半球間的過渡區稱為旁蚓皮質,剩下的小腦半球外側稱為外側皮質。也有人鑒於蚓部皮質與旁蚓部皮質的功能與纖維聯繫相似,故可視為一個功能區,相當於舊小腦,而外側皮質相當於新小腦,為另一功能區。
小腦皮質:
小腦皮質主要含有五種神經元和兩種傳入纖維,小腦各葉皮質的構築基本相似,由淺而深可分為分子層、梨狀神經元層和粒層。
小腦核(中央核):
小腦有頂核、球狀核、栓狀核與齒狀核各一對,分別位於小腦兩側白質內。頂核靠近第四腦室頂的中線兩側,在種系發生上古老。球狀核、栓狀核在種系演化中稍晚於頂核,位於頂核的外側,靠近齒狀核門,又稱為間位核。齒狀核最大,形似皺褶囊袋,袋口朝向背內側,稱為齒狀核門,此核出現最晚,在人類最發達。小腦核為小腦皮質傳出纖維之中繼站,也是重要的整合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