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兩省交界的靈寶市西部,介於北緯34°23′至34°31′,東經110°23′至110°44′之間。它是河南省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以山地混合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總面積15160公頃。保護區內的老鴉岔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最高峰,被譽為“中原之巔”。保護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13種, 如林麝金雕黑鸛紅豆杉銀杏等。

1982年,河南小秦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006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豫陝兩省交界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乾旱氣候
  • 占地面積:15160公頃
  • 景點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著名景點:亞武山
  • 保護對象:山地混合生態系統
  • 成立時間:2006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貌,水文,土壤,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綜述,植物,動物,管理措施,開發利用,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56年,河西森林經管所始建。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63年1月,河西與文峪兩森林經營所合併為河南河西實驗林場,直屬國家林業部。
1966年,下放到省,同年又下放到洛陽地區。
1960年,下放到靈寶縣。
1975年,洛陽地區收回直屬。
1984年,再次下放到靈寶縣,名稱為國營靈寶河西林場,為事業單位。
1988年,場內設辦公室、生產科、財務科、派出所四個職能科室,下轄大湖林區、棗香林區、泉家峪林區、文峪林區四個林區,建有宋峪園藝場、三門峽城建苗圃。
1992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收歸市屬,名稱為國有三門峽河西林場。
1982年,河南省批准建立小秦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晉升為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0年,保護區管理局成立,正處級建制。

地理環境

位置

小秦嶺自然保護區位於豫、陝兩省交界的靈寶市西部,秦嶺北麓;東接崤山丘陵,西連秦嶺主脈,南倚莽莽群山,北瀕濤濤黃河;位於北緯34度23分至34度31分,東經110度23分至110度44分;南北寬12千米,東西長31千米,總面積151.6平方千米。
小秦嶺最高峰老鴉岔

氣候

小秦嶺自然保護區地處中結度內陸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冬季受西風環流影響,寒冷少雨雪;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溫熱多降水;春秋季處於環流交替階段,溫度、降水均居中。冬季和秋末、春初受熱帶高壓季鳳天氣影響,以西北風為主;夏季和春末、秋初受熱帶高壓季風天氣影響,以東南風為主。冬季最冷,夏季最熱;冬季降水最少,復季降水最多;冬季日照時數最短,夏季日照時數最長。同時,小秦嶺自然保護區通離海洋,境內多丘陵山地,致使全境氣候差算大,但總的特徵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春季乾操多大鳳,秋季炎熱多雨水,秋季溫和濕滴,冬季雨雪少且冷;光熱和水量集中,季節分配不均勻,早象出現頻率高,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

地貌

小秦嶺地形複雜,地勢陡峻,一般坡度為30-500。老鴉岔海拔2413.8米,為河南省最高嶺。境內超過2000米的高峰有19座,相對高度達1202米。土壤主要為山地棕壤,山坡下部有一部分褐土,山頂為高山草甸土或為裸露的岩甘。
保護區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處於華北地台南緣,屬華北地台南部邊緣豫西斷隆的組成部分,南鄰秦嶺地槽褶皺系。其發生髮展主要受華北地台基底的控制,並受秦嶺古海槽和中生代濱太平洋構造活動的強烈影響。

水文

該區屬於黃河水系。黃河由陝西省潼關縣境流來,沿靈寶市北邊緣東流,保護區的河流均流入黃河。發源於小秦嶺的河流主要有沙河、陽平河、棗香河、十二里河雙橋河

土壤

保護區地層屬太古界太華群,岩石為岩漿岩類,如石墨石雲變粒岩、石英片岩花崗岩、磷質石、石英石等。土壤為薄層酸性岩褐土、薄層酸性岩粗骨棕壤,PH值為6.2-7.0,表層為腐殖層,土壤養分含量較高,質地輕,土層厚度不一。保護區海拔780~1100米分布著淋溶褐土和褐土性土,1100米以上分布著棕壤與棕壤性土,老鴉岔垴分布有小面積的山地草甸土。

區域範圍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西長31公里,南北寬12公里,最窄處僅1公里,總面積1516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5147公頃,緩衝區面積2561公頃,實驗區面積7452公頃,呈不規則帶狀,東以荊山峪東山樑為界;南以小秦嶺分水嶺為界,向西經蓮花洞、娘娘山主峰、閻王溝垴與朱陽鎮集體林區相鄰,再往西經風門與陝西省洛南縣接壤;西以大西峪主溝流水線為界,與陝西省潼關縣為鄰;北界與集體林區相連,自西向東,從上里木溝南梁折向東北至文峪九乃溝垴,沿九乃溝流水線向北至文峪主溝,向東經東子湖、菩薩底、火石崖、鷂子山折向東南至空蝌蚪溝北梁,向東經大南溝北梁至靈湖西梁,折向北至靈湖水庫,向東至荊山峪口

保護目標

綜述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區內各種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

植物

主要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37科708解1958種。占全省植物總種數的56%,其中蕨類植物20科51屬132種、裸子植物有5科10屬18種、被子植物112科647屬1808種。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分布有中國種子植物特有種1029種,占該區所有植物的49%,模式標本產於本地的有靈寶杜鵑、靈寶翠雀、河南獼猴桃河南海棠河南卷瓣蘭、河南石斛等。另有許多植物是以本區為南界或北界,也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紅豆杉銀杏;二級保護植物11種,常見的如水曲柳香果樹野大豆天麻等。

動物

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200種左右。經濟動物有野豬、狼、、青勛、豬猩、豹獨、野豬等100多種。
該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27種, 隸屬於6目11科,其中國家一級有林麝金雕黑鸛4種;國家二級有金貓黃喉貂水獺等23種,占全國保護動物的8.16%,在物種分布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管理措施

1985年,正式成立了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下設三個管理站,一個林業派出所。
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合理經營。靈寶縣人民政府1987年頒布了《關於加強小秦嶺自然保護區管理的若干規定》。靈寶縣林業局公布了《關於落實小秦嶺同營林業森林保護的若干規定》10點實施辦法和工作方案。 有效地制止了區內濫挖、濫采、亂獵等破壞活動。

開發利用

2005年,《河南小秦嶺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本底研究》成果通過河南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項成果由靈寶河西林場、河南農業大學等單位聯合完成,是對該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的一次系統研究,並首次發現了65種河南植物新記錄種。
2014年,河南省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結合保護區二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極小瀕危物種保護項目,再次加強對該區分布的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植物秦嶺冷杉的研究保護工作。6月,管理局聯合河南農大教授和研究生對老鴉岔腦分布的195株秦嶺冷杉開展了專項調查,詳細調查了秦嶺冷杉的生境因子、伴生樹種,並對每個植株拍照、編號、GPS定位,詳細調查其胸徑、樹高、冠幅、生長量、結實等因子,建立植株檔案。8月,該局再次邀請河南農大、廈門大學、中科院華南植物所、鄭州大學等院校植物專家重點調查了秦嶺冷杉靈寶杜鵑等生長分布情況,並提出了相關研究保護意見。11月初,該局結合有關工程項目,針對秦嶺冷杉再次進行了病蟲害防治、整修樹盤、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設定防護圍欄等措施。

生態價值

小秦嶺是秦嶺東延部分,垂直帶譜完整,是難得的尚未完全敗壞的生物資源的匯集和過渡地帶。小秦嶺山高坡陡,沖刷強烈,屬於生態環境脆弱地帶。小秦嶺對維護河南西部自然生態環境、水源涵養、灌溉豫西農田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