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國故事·中國人的家國記憶

小康中國故事·中國人的家國記憶

《小康中國故事·中國人的家國記憶》權威媒體《小康》主編,最有深度的報導,最權威的解密。

國寶南遷、張作霖家族變遷、陳其美家族命運、白馬詩社、齊邦媛從東北到台灣……眾多的人物,眾多歷史事件,一一揭示。

著名學者錢文忠作序推薦。

基本介紹

  • 書名:小康中國故事·中國人的家國記憶
  • ISBN:9787568010382
  • 類別:歷史
  • 頁數:216
  • 定價:28.00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9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名:小康中國故事
  • 套裝數量:4
  • 編者:《小康》雜誌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所載的基本上是20世紀的人和事,這些文章的親歷者,見證歷史、還原真相、訂正謬誤。在他們的口中,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繫於身。
本書有一定的揭秘性質,內容涉及國寶南遷,白馬詩社在紐約,陳立夫家族命運,齊邦媛從東北到台灣的歷程,張作霖家族變遷等故事。

作者簡介

《小康》雜誌於2004年1月1日正式出版發行,隸屬於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社,為中央級政經類新聞期刊,被中宣部列入重點新聞類刊物,也是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指定的入會閱讀刊物。雜誌以提供國內重要政經新聞為主,注重民生問題的深入調查和分析報告,旨在從民生觀察角度解析中國發展的進程。《小康》以“影響一個民族與時代”為己任,服務於中國的和諧與發展。

編輯推薦

1.權威媒體《小康》主編,最有深度的報導,最權威的解密。
2.國寶南遷、張作霖家族變遷、陳其美家族命運、白馬詩社、齊邦媛從東北到台灣……眾多的人物,眾多歷史事件,一一揭示。
3.著名學者錢文忠作序推薦。

目錄

國寶南遷的記憶與鄉愁·1
60年前,護送國寶的人們茫然踏上海峽對岸的土地。如今,兩岸國寶隔海對望,而身居異鄉的守護者們卻帶著濃郁的鄉愁漸行漸遠。
在紐約上空飄散的“五四”遺風·9
白馬詩社,這個被忽略的文學群體,某種程度卻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續,是海外學子家國情懷的寄託。
為毛澤東掌勺年夜飯·18
在“主席家”掌灶22年的程汝明,每年除夕夜不過是多做幾個毛澤東愛吃的菜——辣椒、苦瓜、紅燒肉,全部不放醬油。那晚,程汝明不用在菜里多加湯水保溫,因為吃這頓“團圓飯”時,毛澤東不會像平時邊吃邊看檔案,飯後,他才照例批閱檔案,程汝明則和每天一樣,把當日選單處理掉。
他是文豪,也是間諜·26
作家海明威最近被人爆出是個“不合格的雙料間諜”。與海明威不同,有幾位作家卻能同時蜚聲文壇與諜海。
周玉書:站在三代領導人身後·34
在周家客廳里懸掛著三幅被放大的照片,周玉書分別站在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中央領導人的身後。無論世事如何動盪,人生如何曲折,這位職業軍人總是站得筆直而挺拔,照片背後的故事則映射著這個時代的跌宕起伏。
張一純追憶父親張治中周恩來·44
國民黨高級將領張治中,於1924年黃埔軍校初建時即與周恩來結下深厚友誼,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兩人在談判桌上數次強硬對峙,在桌下把酒言歡。在張治中之子張一純看來,父親與“周叔叔”這對亦敵亦友的兄弟,肝膽相照了五十年。
陳立夫家族三代人命運——專訪陳其美之孫、陳立夫堂侄陳澤禎·52
雖在北京經營麵包小店,但作為“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陳家後人,陳澤禎記憶中的三代家事似乎與政治、時代有扯不斷的關聯。在他看來,辛亥革命元勛、祖父陳其美是個活在很高境界的人;自己是老式國民黨黨員;“緯國叔”則是“很念舊情的人”。
從東北“巨流河”到台灣“啞口海”——飄零台灣兩代人的命運與悲歌·61
齊邦媛,台灣文壇人稱“永遠的齊老師”。她講述的家族兩代人命運——從東北流亡到關內、西南,從大陸漂流到台灣,個人的家國之憶、愛國之淚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她說,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記述超越政治成敗的人與事。
張作霖家族60年風雨歲月·71
顯赫的家世帶給張家人的並非榮華富貴的生活,歷史飄搖中,他們經歷了逃難、隱姓埋名、家族離散、困苦求生,不得不“活在歷史中”的苦澀甘辛,唯有張家人冷暖自知。
程默:搶拍到的歷史·81
他是魯迅葬禮唯一的記錄者;也曾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侵華日軍對重慶野蠻大轟炸的滔天罪行;他曾用相機記錄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延安的生活工作場景;也曾親手拍下開國大典的歷史瞬間——當時已96歲的程默幾乎一生與攝影為伴。
黃永松:讓“中國結”傳遍世界·89
“中國結”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和一位台灣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漢聲》雜誌的創辦者黃永松。40年來,黃永松以《漢聲》為“陣地”,建立著“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基因庫”。
民族手工藝:在傳承與顛覆之間·97
無論是陝西邊遠山區那些擁有著歷經2 200年歷史的土織布手藝的村婦,還是老北京胡同里那些為了傳承民間手工藝苦心支撐的匠人,面對市場的衝擊,他們都透著無奈。老家底兒保障不了生活,手藝活兒融不進市場,這是他們共同面對的尷尬。
再續猶太人“上海方舟”傳奇·104
我們依稀知道:上海,曾是納粹屠刀下數萬猶太人生命最後的庇護地。然而,兩個民族在戰爭陰霾下是怎樣的患難與共,我們仍知之太少。還好,有親歷者再次為我們談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日本是祖國,中國是故鄉·114
“二戰”後,數以千計的日本孤兒被遺棄在中國,對於與苦難糾纏半個多世紀的他們而言,身份成為他們一生的惶惑。
當災難來臨,我們回到媽媽的故鄉·122
60多年後的今天,仍有人不停追問:是什麼力量促使方正縣人向那些曾經的敵人伸出溫暖的手、給他們以生的希望?已有三個孩子卻又領養了一個日本遺孤的魯萬富說:“怎么說那也是條命啊!”一句話,便可代替千言萬語!
95歲老人的13年跨國訴訟·132
他一次次走上日本法庭,經歷過漫長的中國民間對日索賠之路。但直到今天,這場歷經13年的跨國訴訟,仍是一樁懸案。
起訴日本:民間對日訴訟舉步維艱·141
中國民間對日訴訟自1995年至今,不得不接受一個無奈的處境:比寄希望於勝訴更為現實的是——尋求訴訟過程中的點滴突破。在漫長曲折的訴訟過程中,相當數量的戰爭受害者離世,他們沒有看到賠付,也沒有聽到道歉。
國宴上的外交風雲·150
禮賓工作是外交工作的先頭部隊和重要組成部分,而國宴則是國賓訪問日程中的重頭戲。國宴上的互動也因此成為國與國之間增加了解、促進友誼和加強合作的關鍵點。
激盪五十年:從《紅旗》到《求是》·155
1958-2008年,對於中國而言,這是風雲激盪的50年。中共中央機關刊也走過了不平凡的50年曆程。從《紅旗》到《求是》的這50年裡,黨刊見證了自身的變動與發展,見證了中國的變革與成長,見證了中國的艱難與崛起,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與風雲的變幻。
法學家小說里的罪與罰·164
年輕時他以公共知識分子自許,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回一個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並不悲觀,只是改變了表達方式。作為法學家,他最大的愛好是寫小說,他的5部犯罪懸疑小說在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法學讀本。
演講前大使館曾“採訪”坦總統·174
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早就盼望著“想見到習總書記”,為保證接待工作的萬無一失,總統在許多準備工作上都親力親為,在習主席赴坦尚尼亞並發表演講前,基奎特還對中國大使館提出的“非洲朋友真正關心什麼”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答。
陝北“白氏”高官層出之謎·184
從黨史的角度來說,陝西的歷史主要是陝北的歷史,這一點對於理解陝北地區湧現出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色檔案中的飛虎隊爭奪戰·188
“請肅立、靜穆。儀仗隊將為你面前的這張6人圓桌依次擺上美國海、陸、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的軍帽與一頂平民的禮帽,這代表美國所有在海外的戰鬥失蹤人員。”中美軍事檔案合作揭開了塵封60多年的歷史。
毛澤東族譜的故事·195
一部偉人毛澤東的族譜,引熱了遠在浙江西部一個名叫江山的地方的旅遊線路。
衛浴60年:公共與私密的流轉變遷·199
上廁所、洗澡,這些最私密的事情里,卻折射著時代變遷。60年間,在中國人的衛浴領域裡,從私密感受,到產業發展,都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序言

尋找回來的故事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西哲赫拉克利特如是說。更何況,這是一個變化萬端的世界,時代潮流浩蕩而來,呼嘯而去。
時間是一條不息的河流,人們涉水而過,總會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有的被鄭重其事地對待,濃墨重彩地描繪;有的則隨風而去,再無蹤影;還有的沒入淤泥,被泥沙裹挾,歷經滄海桑田,變成記憶的化石。
值得慶幸的是,每個時代總還有一些執著於尋找印跡的人,潛入時間長河,將這些散落的記憶打撈出來。《小康》雜誌的編輯、記者們就是這樣的有心人,他們將自己沉潛往復的探尋成果集結成冊,讓今世和後世的人們可以觀察、了解那些沉浮於歲月之河的人生。他們跋涉所及的,既有誤會重重的古代史跡,也有掩埋已久的近代史事。
1986年,梁培恕第一次萌發了寫父親的念頭。梁培恕寫父親,是他發現外界對父親及其思想的種種解讀很多都是簡單化的、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一個真實的梁漱溟是什麼樣的?1999年時,梁培恕完成第一稿。這本寫父親的書第一次在大陸出版,卻已是2011年。
這是兒子眼中的梁漱溟。
曹禺誕辰100周年,人們以不同方式讚許他的成就。也有人唏噓,他晚年時因“寫不出東西”而備受折磨。作為女兒,萬方則感慨:靈性慢慢乾涸,這不是曹禺一個人的悲劇,而是那一代作家遭遇的困境。”
這是女兒心中的曹禺。
83歲的蕭乾遺孀文潔若,如今仍願做丈夫的影子:寫回憶蕭乾的書;隨身帶著蕭乾的刻印;講話時,一定扯到蕭乾身上。在蕭乾誕辰100周年時,紀念活動不斷,活動現場總能見到文潔若,拄著她那根刻了蕭乾名字的拐杖。
這是妻子眼中的蕭乾。
三毛去世前,留了最後一封信給自己的知己、“愛人”眭澔平。三毛死後,眭澔平接續她的腳步,用20年時間行走180多個國家,以雙眼、雙手、雙腿完成三毛未盡的心愿,以自己的方式解讀那個率真外表下,“內心壓抑得很深很深”的女人。
這是愛人眼中的三毛。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記憶。
中美軍事檔案合作揭開了塵封60多年的歷史:“請肅立、靜穆。儀仗隊將為你面前的這張6人圓桌依次擺上美國海陸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的軍帽與一頂平民的禮帽,這代表美國所有在海外戰鬥的失蹤人員。”
數以千計的日本孤兒在“二戰”時被遺棄中國,身份認同成為他們一生的惶惑。60多年後的今天,仍有人不停追問:是什麼力量促使黑龍江省方正縣的人們向曾經的敵人之子伸出溫暖的手、給他們以生的希望?已有三個孩子卻又領養了一個日本遺孤的魯萬富說:“怎么說那也是條命啊!”
原央視著名主持人、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崔永元大力倡導“口述史學”,他率領的團隊用8年時間採訪了3 500人,最終完成的紀錄片《我的抗戰》到底講的是什麼? 那些親歷者的講述令人動容,那些普通的生命個體在戰爭中的真實狀態為何會讓人潸然淚下?
一提到葉名琛,熟悉歷史的讀者就會想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怪異策略,從而認定他是清朝晚期一個昏庸的高官。然而,這有沒有可能是一個由清政府和侵略者聯手製造的百年冤案?
一個日本老人,為什麼跑到中國在黃土高原栽種了1 800萬棵樹?
一個93歲的中國老人,又為什麼要堅持在日本打13年的官司?
……
沉沒的故事一經浮出,就一定能讓我們這些讀故事的人驚訝不已。
有些故事是講大人物的,比如張治中女兒記憶中的周恩來,張作霖家族的60年甘辛,陳立夫家族三代人的命運,冰心與巴金的98封書信,兒子眼中的梁漱溟,名譽遭受磨損的曹禺晚年,林洙讀懂的梁思成,等等。在那些名滿天下、縱橫世界的政治人物、文化名人的光環背後,那些被故意忽略或有意忘記的真性情悄然揭幕。後人由此理解他們的選擇,賦予他們的愛恨以不同的意義。
有些故事是描述大事件的,關於一個國家的新生時刻,國旗升降的幕後故事,六十年國家生日的難忘瞬間,關於八年抗戰中真正的戰士,虛構與真實的中國遠征軍,從東北巨流河到台灣啞口海的命運悲歌,永遠無法抵港的太平輪。在戰火紛飛、國家創立的時刻,把青春與熱血獻給理想、卻又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一代人,他們的經歷豈能成為歷史的空白?!
還有的故事是關於小人物、小事件、小傳奇,講述的都是時代中被裹著踉蹌前行的人們。比如程默,一位攝影家,他是魯迅葬禮唯一的影像記錄者,曾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侵華日軍對重慶的野蠻大轟炸,也曾用相機記錄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袖在延安的生活工作,還曾親手拍下開國大典的歷史瞬間。比如康國雄,民國著名金融家康心如最小的兒子,本是“1949年以後中國培養的大學生”,卻因一頂“蔣介石乾兒子”的大帽子,被困擾了一生,他全部的精力都用於帶著家人“活下去”。還有霍元甲,傳奇的精武英雄,他的真實身世並不顯赫,身邊也沒有如花美眷,性格更非劍拔弩張,出生在一個七代習武的農民家庭,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卻幸運地遇上了孫中山。
那條名叫歷史的長河,不捨晝夜,奔騰向前。每一朵浪花里都隱藏著故事,每一顆水滴里都飽含著人生。難以忘懷的硝煙,愛恨交織的時刻,被碾壓的人性,被命運捉弄的才華,都會相擁著、碰撞著,如泥沙俱下一般,匯入時代的大海。
無論是活著的人,還是逝去的人,都注定以各自的方式與歷史相遇。縱然我們不能復原歷史,但我們還可以打撈記憶。最能打動人們心扉的,就是那些迎著命運的抗爭。這與成敗利鈍無關。
請大家靜一靜,讀一讀這些故事。謝謝。
是為序。
錢文忠
2015-01-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