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史店鎮

小史店鎮

小史店,古稱閘山縣,又稱小賒店,位於南陽市東北邊陲,距方城縣東南35公里,屬三市(駐馬店、平頂山、南陽)四縣(泌陽、舞鋼、社旗、方城)結合部,鎮域面積277平方公里,耕地13萬畝,轄42個行政村,464個村民組,8萬人。

省道高蘭線漯南公路在鎮區交匯,鎮區內 河南省方城縣小史店鎮三面環山,有南陽小盆地之稱,山、崗、平各占三分之一。農作物以小麥、大豆、花生、玉米為主,是方城縣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養殖業主要以黃牛、山綿羊、生豬為主,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團結一致、集思廣益,審時度勢、奮力拚搏,促進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史店鎮
  • 地理位置:省道高蘭線漯南公路在鎮區交匯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77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千畝柿樹示範園
  • 車牌號:豫R
建制沿革,氣候,人文歷史,礦產資源,全鎮經濟,非公經濟,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城鎮化進程,教育事業,土地資源,名勝古蹟,

建制沿革

小史店鎮已有千年歷史,北宋時置閘山縣,治所於寺門(今寺門村),元初而廢。1994年10月撤鄉建鎮。
小史店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小史店本名'小賒店',起自淮河古渡--北午渡口至荊襄平原之陸路驛道必經於此,現驛站遺蹟猶存。舊時,來往於北午渡口和賒店重鎮的絲綢、鹽擔及茶藥客商均須在此小憩,因小鎮民風淳樸,童叟無欺,又小於西南90華里的賒旗店(今社旗縣),故被冠以'小賒店'美稱。後因口訛筆誤,隨演變為現名。這裡自古以來是商賈、兵家必經之地,千百年來,歷經滄桑,幾經興衰。明未清初,戰禍不止,商旅不行,民生凋弊;康乾時期,漸轉復甦,鄉民多以絲蠶、中草生藥為業;民國初年,中草生藥市場尚與省內禹州、百泉齊名,柞繭絲綢遠銷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寺門藥市、絲綢商行、慘遭日本戰機轟炸,死亡商賈數百,財帛無計,此業再難復興。
政區沿革
1947年11月解放後即建立了小史店區政府,轄28個行政村,相應地建立了村政權。
1949年2月,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將小史店區撤銷,劃歸治平區。
1951年9月30日,根據當時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縣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治平區,重建了小史店區委會和區政 府,為方城縣第五區,轄賈溝、彭樓、二郎店、小史店、桂河、大李莊、陳樓、五龍廟、朱溝、馮莊、板橋、張莊、大林頭、申營、劉窪、券橋十七個鄉。
1955年5月,縣委根據地委“關於整頓機構精簡制的方案”,將小史店、楊樓二個區合併為治平區。
1956年3月,根據縣委指示,又將治平區撤銷建立小史店、桂河二個中心鄉工作組,還有板橋、大林頭、李樓三個小鄉。同年12月,根據上級指示,撤銷中心鄉工作組,恢復小史店區,管轄裴河、治平、各口、梁城、吳溝、板橋、小史店、大林頭、五龍廟、桂河、李樓11個鄉。
1958年8月24日,在大躍進時期,又撤銷了治平區,建立了小史店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建立大林頭、板橋、小史店、尚莊、桂河、二郎店六個管理區,轄26個大隊。
1961年5月20日,縣委決定,將原人民公社撤銷,建立治平區,原小史店、尚莊、魏崗管理區改為小公社,歸治平區管轄。
1969年1月16日,撤區並社,恢復小史店人民公社,轄四個管理區,36個生產大隊。1970年,公社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合併為25個大隊。1981年調整為殿樓、魏崗、尚莊、桂河、二郎店五個管理區。
1983年12月,接縣人民政府[1983]18號檔案通知,撤銷小史店人民公社,改稱小史店鄉,管理五個管理區,轄龍鳳崗、賈溝、二郎店、舒莊、三岔口、聯溝、張滹沱、桂河、陳滹沱、趙郎莊、河西、北園、彭樓、後魏樓、梁莊、林場、寺門、老莊、刁莊、殿樓、申營、強莊、水牛王、郝莊、魏莊、王樓、屈莊、山張、大林頭、後劉莊、閆莊、五龍廟、大毛莊、東溝、徐馮莊、小殷莊、婁莊共37個村,沿用至1994年11月7日。
1994年11月8日,根據南陽地區民政局(宛民[1994]79號)精神,自1994年11月8日撤銷小史店鄉,設立小史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

氣候

氣候 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有雪。冬季長達100~110天,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夏季為115~120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9月下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2個月。多年平均氣溫14.4℃,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9.7℃,極端最高氣溫41℃,生長期年平均198天,無霜期年平均220天,最長達230天,最短為210天。年平均降水量87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4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月至9月,8月最多。
小史店地形地貌豐富多彩,自然特徵類型俱全。境內三面環山,山、崗、平各占1/3,素有“山區小盆地”之稱。小史店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4 ℃,年降水量877mm,無霜期220天。豐富多彩的地形地貌和類型俱全的自然特徵,使這裡盛產桃、梨、獼猴桃、甜柿、板栗、核桃等水果、乾果,千百年來,勤勞善良的小史店人民養成了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油菜、芝麻、紅薯、菸葉等農作物和飼養黃牛、山錦羊、生豬等畜牧業的良好習慣。通過引進江浙等地先進技術,依靠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了食用菌種植,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小史店鎮的新興支柱產業。

人文歷史

小史店群山環抱,景色秀美,文化厚重,旅遊資源豐富。
小史店是漢文化的發詳地之一,二十四孝郭舉埋兒、王莽攆劉秀等故事傳說源於此。
西南有神奇千年變異古樹羊不奶樹,西部有天然氧吧馬連溝自然生態園,南部有黑龍潭大瀑布,東北有聖井寺溫泉,中部有北魏時期的古建築寺門遺址,東南有香山佛溝摩崖石刻造像。佛溝摩崖造像位於鎮區東南7公里的香山山腰,原建有香山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溝摩崖造像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分別鐫刻於南北兩塊天然巨石上,總計32龕138尊。造像線條簡潔古樸,雕刻技法與漢畫像石刻極其相似,年代悠遠,是佛教傳入中原的早期作品,被譽為絲綢之路源頭的醒目地標。
著名西域史研究專家、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鐮、中華書局《文史知識》副主編、編輯部主任胡友鳴、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古典文學研究室主任劉楊忠以及國內佛教石刻研究專家都曾多次專程到佛溝考察。2009年5月29日,《神秘的巨石佛像》在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百科探秘》播出,轟動大江南北。

礦產資源

小史店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境內大理石、花崗岩、鐵礦、鉛鋅礦、建材沙料、金礦石、鉀長石、麥飯石儲量豐富。其中以花崗岩儲量最大,約10億立方米,硬度在6.5—7.0之間,大部分地處平坦區,交通便利,易開採。隨著南水北調工程開工,石材需求量巨增,極巨開發潛力。磁鐵礦儲量在1億噸以上,礦帶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張行莊、殿樓兩個自然村。

全鎮經濟

產業結構和規模
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的,以沿路開發和區域布局為重點,藉助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機遇,實施政策推動、利益驅動和效益促動戰略,大力發展以桃、柿和退耕還林為主的林果業,以裕丹參為主的中藥材,以種草養畜為主的畜牧業,以菸葉、花生為主的種植業,強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當前,沿縣道黃史路已建成五星千畝大白桃和婁莊千柿樹示範園一個,沿省道高蘭線建成尚莊500畝柿樹示範園,建成申營——強莊3500畝桃、杏示範園,沿漯(河)南(陽)公路東側建成劉莊以板栗、品種杏、獼猴桃等為主的250畝小雜果基地,西側建成聯溝千畝柿樹示範園。兩年來,全鎮共落實退耕還林面積15000畝,其中速生楊近萬畝;形成三個千畝中藥材連片;畜牧業發展迅速,年出欄黃牛1.4萬頭,生豬4.3萬頭;菸葉生產形勢穩中有升。2003年,全鎮糧食總產達到22036萬噸,農業總產值1.67億元,年末農民儲蓄總額5000萬元。
小史店鎮
產業規模良性發展。一是大力發展林果業和畜牧養殖業。新發展以桃、柿、杏、板栗為主的小雜果2萬多畝。通過與雙匯集團合作,實現強強聯合,推動畜牧養殖業步入快車道。生豬年飼養量達8萬多頭,山、綿羊年飼養量達10萬多隻,黃牛年飼養量達6萬多頭,形成林果和畜牧養殖兩大特色產業。二是大力發展礦產業。實施“工業強縣、雙引三聯”戰略,多措並舉,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建成項目4個,總投資2250萬元,在建項目3個,總投資6020萬元,洽談項目3個,形成了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在縣委、政府多次觀摩評比中,小史店鎮招商引資工作均居鄉鎮之首。三是依託農業資源建市。沿周邊村建成農產品購銷市場2個,在鎮區建成木材加工市場2個,建立生豬銷售協會1個,經紀人隊伍發展到120人。四是大力發展旅遊業。投資100多萬元,開展馬連溝旅遊資源。修建道路12公里,種植油桐1200畝,花椒600畝,建成太陽能供電設施1處,沿天然湖區建成了集餐飲、休閒、住宿為一體的避暑山莊。同時,聘請省旅遊和植物專家進行考察論證,加強對摩崖石刻、黑龍潭風景區、聖井溫泉等景點連線開發。

非公經濟

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充分依靠自然資源優勢,以項目建設為龍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2003年以來,共引進項目12個,建成張行莊鐵礦、五星鐵礦和付道莊氧華鋅廠,總投資達2000萬元。同時,已經協商成功的楊溝鐵礦一期工程投資200萬元即將開工,值此南水北調工程開工之際,南陽美爾泰石材有限公司擬投資2000萬元入駐本鎮開發大理石和花崗岩資源。2011年南陽兆豐石業有限公司投資300萬,建花崗岩生產加工基地,小史店民營企業又添新彩。到目前為止,民營經濟單位達到1398個,從業人員12860人,實現增加值800萬元。

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先後投資220萬元,開發1100米新街,硬化路面、改造排水系統,安裝路燈、美化街道,開通文化路、健康路,形成了兩橫四縱的新格局,鎮區面積達4平方公里。2004年3月被中共南陽市委、南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一星小城鎮” 。
小史店鎮
小史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西北距豫301線—許平南高速25公里,東距焦桐高速15公里,省道高蘭線和縣道黃羊線呈十字交叉狀穿境而過,42個行政村全部通油路,全鎮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80多公里,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轄區內通訊網路、網際網路和信息網溝通迅速便捷,電力資源豐富。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服務功能不斷提升。鎮區規劃面積鎮區規劃達到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萬人,形成三橫四縱的城鎮框架。總投資3700萬元,滿足全鎮5萬人吃水工程全面投入使用。鎮黨委、政府高瞻遠矚,提出了建設“三路兩橋一壩”鎮西新區的小城鎮建設開發戰略,不久的將來,一個中等宜居小城鎮即將建成。

社會事業發展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鎮黨委始終注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充分利用"三學三爭"、"雙萬"及"文明新村"創建活動等載體,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做到經濟工作與生態建設同步抓,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協調穩步發展。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通過多方爭取,省道高蘭線即將開工建設。史(小史店)象(象河鄉)路即將鋪油通車,史(小史店)下(下窪鄉)路已獲準立項。藉助“村村通”建設機遇,自鎮區通住19個村的4條主幹道38公里已建成通車,形成了以鎮區為中心的放射狀公路網。科技、教育、衛生“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全鎮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實用技術普及率達80%以上。2004年,糧食總產達到41260萬公斤,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迎接“普九”驗收為動力,教育事業投入資金304.5萬元,新建樓房260間,改造危房102間,購置計算機186台,教學儀器2.5萬件(套)。投資80多萬元建成了現代化的衛生院病房大樓。爭取上級資金1400萬元,修建移動通訊塔3座,全鎮消除了通訊盲區。
民眾利益無小事。圍繞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鎮黨委、政府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措施,變上訪為下訪,深入民眾排查矛盾,解決問題,效果顯著。全鎮社會大局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2003年度,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完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先進單位;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鄉鎮;200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和信訪工作獲得市級先進,綜治工作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

城鎮化進程

全面推動城鎮化進程。一是科學長遠規劃。鎮黨委、政策不惜重金,聘請市、縣規劃設計專家對鎮區規划進行修編設計,把小城鎮建設放到全縣乃至“三市四縣”結合部的大框架中規劃建設,把集鎮周邊5個行政村19個村民組全部納入鎮區範圍,並把毗鄰四縣的3個村10個村民組納入規劃範圍,著力建成邊緣貿易重鎮和區域性中心城鎮。計畫到2010年,鎮區面積擴大到4.15平方公里,鎮區人口達到2.4萬人。規劃開通鎮區內文化路、福利路、健康路,形成三橫五縱的城鎮框架,同時兼顧房、路、樹、類、景、供水、電力、交通、通訊、學校、醫院、文化、科技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二是大動作推動大建設、大經營。近兩年,鎮政府累計投資320萬元用於集鎮建設。開通了長1800米、寬35米的新大街金融大道。2003年,藉助修建縣、鄉道路之機,鋪油改造鎮區路面1.2公里。採取“政府投一點、商(住)戶捐一點,部門籌一點”措施,籌資100多萬元,安裝路燈1700米,人行道鋪設彩磚2700平方米,綠化街道450米,改善排水設施1700米,建成蔬菜、小百貨2個專業市場。出讓新街兩側土地,回攏建設資金360多萬元,實施政府辦公地址搬遷。新辦公大樓主體工程已完工。三是強化管理。成立了10人的城鎮建設和15人的市場管理專業隊伍,購置灑水車,實現街道“綠、潔、暢、亮、美”。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一星級小城鎮,2005年又入選全市50強備選鄉鎮。

教育事業

小史店鎮重視教育事業,基礎教育發展較好,鎮中心有三所國中;多數行政村設有公辦國小。

土地資源

小史店鎮牧工商生態觀光園位於鎮區西南7公里聯溝村境內、縣道黃羊線北側,總面積6000畝,項目投資1.6億元,園區分生態養殖園、有機種植園、旅遊觀光園三部分,該園區由河南科技學院規劃設計並給予後期經營技術指導,是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經濟園區。
生態養殖園位於園區東半部,計畫總投資8000萬元,已初具規模。該工程以生豬養殖為主,沼氣發電、蓮藕種植為輔。生豬養殖共分種豬、繁育、保育、育肥四個基地,建成後生豬存欄20000頭,年出欄50000頭。園區設計堅持資源循環利用理念,養殖排泄物進行沼氣發電,沼渣用作蔬菜和水果的有機肥料,沼液進入蓮藕池,最終實現養殖污染物零排放。
有機種植園位於園區西部,面積200畝,主要種植櫻桃、杏梨、黃金梨、大白桃、獼猴桃、油桃、甜柿、板栗等果樹,預計明年可實現初步採摘,2014年80%以上水果進入盛果期,實現遊人一年四季自由採摘。
旅遊觀光園位於園區中部,分百鳥園、藏獒園、植物園、水上樂園、林海嬉戲園五部分。藏獒園、林海嬉戲園正在建設中,藏獒園已擁有成年藏獒8隻;林海嬉戲園占地3500畝,主要樹種以樹齡均在20年以上火炬松為主,園內遮天避日,四季常青,鷺鷥、長尾雉、鴛鴦、鸚賦、毛頭鷹等十餘種國家保護鳥類自由棲息於此,繁衍生息。嬉戲園道路規劃已完成,2013年上半年完成施工任務;百鳥園、植物園、水上樂園規劃設計正在進行中,2013年下半年施工建設,2014年年底投用。

名勝古蹟

一、香山佛溝摩崖造像
位於小史店鎮寺門村東南8公里處香山山腰。此處為桐柏山余脈,當地民眾謂之佛爺溝。兩千多年前楚國所修築的長城就延伸到這裡。此造像年代未見題記,《宋志》一書載:“香山在州東南120里(今方城東南120里)上有香山寺,摩崖造像,大者二尺余,小者尺余,背有千手千眼菩薩,蓋仿龍門石窟而為之。”1986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陽區域內發現的唯一佛教造像。
該石刻的發現,證明了方城---南陽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源頭。
建造數據
佛溝摩崖造像分別鐫刻在南北兩塊天然巨石之上,兩石相距2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寬270厘米,厚150厘米;北石高310厘米,寬330厘米,厚250厘米。兩石總計雕像32龕138身。其中,北石南 西 北三面雕像14龕72身,南石四面雕像18龕66身。造像最高者1.4米,最低者僅20厘米。
造像內容
主要有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阿難、迦葉、比丘,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12羅漢,12臂觀音等題材。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有的寧靜端莊,和藹可親,有的金剛怒目,氣魄雄強。雕刻細膩,技法嫻熟。其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原建有香山寺。
藝術價值
2008年11月19日,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鐮、中華書局《文史知識》副主編、編輯部主任胡友鳴、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古典文學研究室主任劉楊忠、中央電視台《百科探秘》
記者一行在南陽市副市長馮曉仙的陪同下,來佛溝考察。2009年5月29日,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百科探秘》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轟動大江南北。
2009年6月24日,國內佛教石刻研究專家一行7人,到佛溝考察。他們是: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古蹟古遺址保護委員會石窟石刻專業委員會主任孫英民、原龍門石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溫玉成、北京大學教授李崇峰、清華大學教授李靜傑、龍門研究院研究員王振國、河南博物院研究員王景荃、河南省文物出境鑑定站站長劉建華,並舉行了“南陽佛溝摩崖造像專家研討會”。
該石刻的發現,證明了方城---南陽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源頭。
二、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小史店鎮寺門村東南8公里處香山上,是小史鎮的景點之一,每逢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這裡遊人不斷,香火不絕。
三、南沖寺和黑龍潭
位於小史店鎮南10公里處的山上(當地人叫報溝)。這裡群山環抱,綠水長流,有南沖寺、黑龍潭等景點。由於地處偏遠,所有景點基本上未被開發,一條進山的水泥路時斷時續,更沒有飯店、旅社等商業買賣活動。一切都是原生態。報溝其實就是溝狀的地形,溝的正中央是一條河。河床中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大石頭,瀰漫著神秘的氣息。
黑龍潭瀑布黑龍潭瀑布
黑龍潭,潭水幽深,深陷山巔群崖之下,中空外圓,頗為開闊平坦,面積約有一畝地大。入口處樹木參天,怪石遮掩。其它三面懸崖壁立,高約百丈,直接雲天;石質細膩潔淨,凜凜泛著青白色的光,森然威嚴。一條瀑布自崖頂貼石而下,似銀蛇憑空而降,極為靈犀好看。若逢下雨,瀑若巨龍,升騰翻滾,水霧滔天。
四、石峽口(今小史店鎮劉八卦莊)諸葛亮茅庵寺
石峽口,位於小史店鎮西南十二里桂河南岸,現名叫劉八卦莊或劉莊。據明嘉靖《裕州志·輿地·古蹟志》記載:“諸葛庵在石峽口東,世傳諸葛孔明始結庵於此,後庵為火毀,遂居南陽。今人仍建茅庵廟,有小石記。”清乾隆《裕州志》卷一古蹟志亦載:“順陽石峽州東九十里,世傳孔明先生於此結廬,後乃徙南陽臥龍崗,今石峽口有小草庵,唐時石記猶存。”朝晚期這裡仍有茅庵寺,村北為大寺院;民國早期仍存四間房子,牆上有壁畫,屋內供奉著文殊菩薩和諸葛亮;因二者一起受人供奉,村人呼為“茅庵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諸葛亮祭日,村人都要唱大戲,焚香祈禱,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民國31年《方城縣誌·輿地·古蹟志》載:“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傳為諸葛武候初結茅廬處。”方城賢達顧長青先生曾有兩首七律專記此事。現錄於後。
諸葛亮茅庵寺諸葛亮茅庵寺
清乾隆《裕州志》在卷五人物誌流寓中又記;“諸葛亮本琅琊人,徙於順陽之石峽口,結廬而隱,尋徙入南陽臥龍崗,今石峽口有小草庵,唐時石記猶存。”清代汪介人在《中州雜俎》中引用的就是這一段話。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方城縣誌》卷一輿地·古蹟志載:“茅庵寺在小史店西南十二里,相傳為諸葛武侯初結茅廬處。”卷六人物誌流寓部分介紹諸葛亮時,重複了清《裕州志》的記述,但最後指出唐時石記今佚,這是與清《裕州志》不同之處。總之,上述州志和縣誌的記載,都充分說明,方城東南九十里的石峽口,是諸葛亮最早的結庵躬耕處。
諸葛亮為什麼會在此結廬躬耕?這與石峽口的地理位置有關。石峽口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石峽口村,俗名蛇口,也稱社口,在小史店鄉西南三十多里,距縣城九十里,和泌陽縣、社旗縣交界;二是指從小史店往西南直至石峽口村,是三十多里的山峽地段,這裡古時是從漯河、舞陽,經小史店進入南陽盆地的一條通道,石峽口村為向西南的出口處。方城楚為方城,秦改陽城,西漢、東漢均稱堵或堵陽,金置裕州,元、明、清因之,中華民國二年又改為方城。小史店歷來都是方城東南重鎮;東和舞陽交界,南和泌陽(舞陰)接壤,北和葉縣相鄰,四面環山,中為平原,為一典型的小盆地,距方、舞、葉、泌四縣城距離基本相等,均為百里左右。《新考》論者認定諸葛玄因劉表不予任用,預作他圖,離開襄陽,北上中原,但到葉縣平山(今平頂山市)卻一病不起,並亡故於此,葬在附近的高陽華里。
茅庵寺旁的拓刺樹茅庵寺旁的拓刺樹
那么,依靠叔父養育的諸葛亮兄弟二人必然會跟著叔父來到這裡。叔父已經亡故,諸葛亮失去依靠,生活沒有來源,為了生存下去,諸葛亮必須得耕田種地。可見諸葛亮“躬耕隴畝”的根本原因就是“玄卒”,是生活所迫,是不得已而為之。也由此可知,諸葛亮“躬耕隴畝”不在襄陽,因為那時諸葛玄健在,劉表不管怎樣“狹而無度”、“心多疑忌”,但在生活上還是會照顧老朋友諸葛玄及其兩個侄子的,諸葛亮在那裡不存在吃、穿、住的問題。所以,諸葛亮不管在襄陽生活多長時間,都不會“躬耕隴畝”或“躬耕於野”。“玄卒”之後,知識青年諸葛亮要獨立生活了,擺在他面前的有幾種選擇:
(1) 投奔曹操,因為平山距許很近,只有一百多里,中間只隔一個襄縣。但這不是諸葛亮的心愿。因為他對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心懷不滿,他的志向是要匡扶漢室。所以,他不會再往北進入人地兩生的曹操管轄之地。
(2) 返回襄陽,繼續寄人籬下。這同樣不是諸葛亮的心愿,儘管他在襄陽生活了幾年時間,有朋友、有親戚或者有住宅,但諸葛玄長期不被劉表任用,只給飯吃,不給工作,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他們是懷著被壓抑的心情和對劉表的不滿才離開襄陽的,胸懷大志的諸葛亮,儘管叔父過世了,但也決不會再返回襄陽靠劉表的施捨來過生活。所以,襄陽也決不會是“玄卒”之後諸葛亮的“躬耕”地。
(3) 繼續留在平山高陽華里或附近地區。明嘉靖葉縣西塘人原太僕寺少卿後叨轉南京大常卿牛鳳,在《改正諸葛武侯祠記》里,只說高陽華里有諸葛舊墳墟。而隻字未提諸葛亮在此躬耕,還說“躬耕南陽尚在厥後”,葉縣誌也未記載過諸葛亮在葉縣某地躬耕過。正是牛鳳作《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的不久,南陽府通判牛盂耕來裕州掌管州事,發現了諸葛亮開始結廬躬耕隴畝之地,就在他所管轄的小史店西南石峽口內,並且還有唐時的小石記,於是就把它明確載入他所編纂的《裕州志》內。還有啥要說的嗎?我們只得〈象〉[像]牛鳳說的那樣“信有由然”。
(4) 石峽口位居堵、葉、舞陰、舞陽四縣交界處,是劉表、曹操兩大軍事集團統治的邊緣地帶,統治力量相當薄弱,既偏(避)[僻]又方便,進退自如。適宜生存,況又群山環繞,河流縱橫,歷史遺蹟豐富,周圍山頭均在五百公尺左右,其中西邊的霸王山,相傳項羽曾駐兵於此。山頂有“霸王井,相傳項羽至此,人馬渴甚,掘地得泉,因此為名”。有“”旗石,相傳為霸王旗之石”。還有大圈馬場、小圈馬場,相傳為楚軍圈馬之處。山前有“聚將台,相傳為項羽駐軍聚將處”。霸王山以東有漢王露台,台上有漢王廟,附近有故衣河,也叫擺衣河,相傳為呂后擺衣處,小史店東二里有娘娘池,相傳為呂后渡水處。總之,這裡有山而不高,有水而不湍,風景優美,土質肥沃,無論是人文條件和地理條件都宜於耕作和生存。
(5) 諸葛亮跟隨叔父長大成人,對其叔父是有深厚感情的,石峽口離平山高陽華里不遠,便於諸葛亮兄弟二人常到那裡祭掃憑弔和照看叔父的墳墓,以表達對叔父的懷念和敬仰之情,那么,諸葛亮為什麼一開始會選中這個比較好的地方呢?筆者認為,這與諸葛亮隨叔父北上的路線有關。諸葛亮隨叔父北上走的是哪條道路,史籍未見記載,如果說走大道,不外乎襄陽、鄧縣、南陽、博望、方城、葉縣,或者是襄陽、新野、南陽、博望、方城、葉縣。這條路在古代稱為夏路,是有名的官馬大道。但時逢戰亂,曹操、張、劉表的軍隊常出沒於宛、葉之間,若碰到他們,輕則遭受盤詰,重則有被抓被殺的危險。如走小道,蛇口、小史店是必經之地。因為這樣可以避開一連串的縣城,能夠比較安全的行路。從此經過,諸葛亮必然會對這裡的風物人情作一番考察了解。所以,在他叔父亡故之後,就來到這塊“風水寶地”結廬暫居,一邊種地維持生活,一邊繼續自學深造,一邊觀察時局變化,一旦時機成熟,就去實現他的“管、樂”之志。
文殊等菩薩是何時進人諸葛廟的,現無準確依據。約在民國十幾年,廟房被劉八卦莊劉太雲家扒掉,蓋成自己居住的房子(後被火燒)。廟址下面埋的儘是磚頭瓦片,後來挖出的有碾盤和石碾,遺留下來的還有廟前那棵老柘刺樹,樹根起靠住一座失去頭顱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是用玫瑰紅水成岩雕刻而成,腳前臥著一隻頭向左尾向右的獅子,文殊背後有“XXX河南道南陽府裕州石峽口茅庵寺XXX住持紀清XXX年X月二十日石匠田世”。近幾年迷信之風又起,不少人又來這裡燒香祈禱。
諸葛亮最早結庵躬耕地在方城東南九十里的石峽口,首見於明嘉靖《裕州志》,該州志為牛孟耕編纂,資料為他收集,文字為他撰寫。牛盂耕是何許人?他在《裕州志》中是這樣介紹自己的:“牛孟耕,字舜田,號虞岡,山東定陶(虞岡)人,由監生任本府(南陽)通判,嘉靖丙午歲來署裕事。”丙午歲即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新任裕州知州到來之前,朝廷命他以府通判身份來裕州主管全面工作。他和諸葛亮及《南陽府志》編纂者前任知府楊應奎(山東益都人)都是同鄉,他不僅了解他們的身世,而且來裕署事後,又發現了諸葛亮最早的結庵躬耕地,並且還“有小石記”這個物證,於是,他就毫不猶豫地把它載入州志。由於明末戰亂,燒殺無度,到清代,明《裕州志》已殘缺不全。康熙四十五年知州董學禮(襄平人)奉文重修,歷經十年,成書六卷(未刻印)。雍正十三年,知州宋名立受命續修《裕州志》,增添了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五年三十年間新的內容,耗時六年,宋名立是山東沂州府蘭山縣人,沂州府蘭山縣即今山東臨沂市。諸葛亮的家鄉沂水縣即為沂州府所轄,所以,宋名立和諸葛亮是更近的老鄉,對諸葛亮的身世會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宋名立在續《裕州志》序中說:“或記人物之善良,或記丁賦之增減,或記時事之廢興,或記風土之變易,無不祥加考核。至再至三。”這說明他治史的態度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他所續修的《裕州志》有四處記載諸葛亮最早結庵於石峽口,因為唐時石記猶存又經過“至再至三”的反覆考證,他對“石記”相信無疑,所以,他在州志中充分顯示了這個內容。另外,他在州志中還記述了州城及其附近的一些有關諸葛亮的紀念性建築,如他在卷一裕州地圖上以實物形式繪有諸葛祠,其位置在東門裡路北城牆根。在卷二建設志又記有“武侯祠,在舊治東南春秋二祭。”民國《方城縣誌》在這個條目下面,又加了一句“有明嘉靖六年清同治三年重修碑記”。這充分說明諸葛亮在方城確有活動,方城人民對諸葛亮確實懷念和敬仰。
其他名勝古蹟有:神奇的草本植物羊不奶樹,胡柳,聖井寺溫泉,新石器時代的婁莊遺址,西周北魏建寺門遺址,清代的菩薩石刻造像,明代掛帥總兵申振武墓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