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熱

小兒發燒一般指本詞條

發熱(fever)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影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對確認發熱的孩子,應積極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小兒的正常體溫可以因性別、年齡、晝夜及季節變化、飲食、哭鬧、氣溫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響有一定範圍的波動。體溫稍有升高,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在小兒體溫升高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態和舉止。體溫在38℃,神情呆滯的孩子,和體溫在40℃,但仍然頑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關注。而機體抵抗力低的孩子,縱使患了嚴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會發熱。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fever
  • 就診科室:兒科
  • 常見病因:小兒短期發熱多由病毒、細菌等感染引起
  • 常見症狀:發熱、疲倦乏力、食慾減退、皮疹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

病因

1.短期發熱(發熱<2周)
短期發熱在兒科多數由感染引起,一般預後良好或屬自限性疾病,但發熱也可能是危重患兒的早期表現,尤其具有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等中毒症狀較重的小兒。應注意患兒的病史、傳染病接觸史,及有無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的症狀與體徵,有無皮疹、出血點、黃疸、貧血、淋巴結或肝脾腫大及局部感染灶等。
2.長期發熱(發熱≥2周)
(1)感染性發熱
1)呼吸系統感染 最多見,病原體包括病毒、支原體、細菌及結核菌等;
2)其他系統感染 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炎、腦膜炎)、心血管系統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包炎)、肝膽系統感染(如肝炎、膽管炎、肝膿腫等);
3)全身性感染 如敗血症、結核病、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布氏桿菌病、EB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萊姆病、鉤端螺旋體病、瘧疾、黑熱病、血吸蟲病及真菌感染等;
4)膿腫或局限性感染 如骨髓炎、腎周圍膿腫、膈下膿腫、闌尾膿腫、肛周膿腫等。
(2)非感染性發熱
1)風濕性疾病 以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見。近年隨著鏈球菌感染被及時控制,風濕熱現已較少見。其他引起發熱的風濕性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川崎病、血清病、皮肌炎、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韋格惡性肉芽腫及血管性免疫母細胞淋巴結病等。
2)組織破壞或壞死 惡性腫瘤,以白血病最常見,其他有惡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神經細胞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朗格罕組織細胞增生症及尤文肉瘤等;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後、內出血吸收過程、血管栓塞等。
3)產熱過多或散熱減少 產熱過多見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持續狀態、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散熱減少見於廣泛性皮炎、大量失水、失血,中暑、先天性外胚葉發育不良以及新生兒包裹過多等。
4)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疾患 如顱骨損傷、大腦發育不全、顱內腫瘤、蛛網膜下腔出血、暑熱症、中毒性腦病、腦炎後遺症及間腦病變等。
5)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如功能性低熱、慢性非特異性淋巴細胞增多症。
6)其他 藥物熱、藥物中毒(如水楊酸、阿托品)、輸血或輸液反應、高鈉血症(垂體性或腎性尿崩症)、炎性腸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3.慢性低熱(長期低熱)
指起病較緩,體溫在37.5~38.0℃,持續4周以上者。40%為感染性發熱,57%為非感染性發熱,3%原因不明。
首先要除外結核病,包括肺結核;慢性低熱常由感染後引起,如鏈球菌感染后綜合征及其他感染後發熱,並要尋找是否存在慢性病灶或小膿腫,如慢性隱窩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鼻竇炎、齲齒、牙齦膿腫、肛周膿腫等。
慢性低熱的非感染性疾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尿崩症、風濕性疾病、炎性腸病(克隆病及潰瘍性結腸炎)、血液病、夏季低熱、蛋白質攝入過高及測試體溫時間過長等。
除外以上病因,如仍然找不到低熱原因,但患兒又無任何病態,只需隨訪觀察,低熱可在數周后自行降至正常。

臨床表現

1.發熱程度分級(腋表)
(1)低熱 37.5~38.0℃;
(2)中等熱 38.1~39.0℃;
(3)高熱 39.1~40.0℃;
(4)超高熱 40℃以上。
2.按發熱時間長短可分為
(1)短期發熱 發熱<2周,多伴有局部症狀和體徵;
(2)長期發熱 發熱時間≥2周,有些可無明顯症狀、體徵;
(3)原因不明發熱(FUO) 發熱持續或間歇超過3周,經體檢、常規輔助檢查不能確診者;
(4)慢性低熱低熱持續一個月以上。
3.發熱的常見熱型
小兒熱型不如成人典型,近年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使熱型發生變化,同時熱型對疾病的鑑別診斷意義受到影響。
(1)稽留熱 持續發熱,體溫波動很小,一般不超過0.6℃;
(2)弛張熱 發熱體溫波動上下2~3℃,但未降到正常;
(3)間歇熱 發熱回到正常至少24小時又發熱;
(4)雙峰熱 24小時內發熱有兩次高峰;
(5)復發性或再發性發熱 發熱多次發作,每次持續數日,發作期間1至數日體溫正常;
(6)不規則熱 熱型無一定規律。
4.發熱的分期
在發熱過程中,由於產熱和散熱這對矛盾不斷發生變化,所以發熱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1)前驅期 許多發熱疾病可無此期症狀。此期症狀持續時間,根據發熱疾病的具體情況而不同,主要表現為全身不適、疲倦乏力、食慾減退、情緒不穩定、低熱;有些發疹性疾病,在全身皮疹出現前,可有前驅疹,如麻疹前驅期時,口腔黏膜可出現克氏斑。
(2)體溫上升期 特點是產熱多而散熱少,因此產熱占優勢,故體溫升高。表現為皮膚蒼白、乾燥、無汗、“雞皮疙瘩”,觸摸患兒皮膚有冷感;如發生寒戰,預示將發生高熱。幼兒此時可出現驚厥現象。在寒戰期間,體溫多在38℃以上,並多數在數小時內達到高熱極期,如瘧疾、大葉性肺炎、敗血症、藥物反應性發熱等,以上為體溫驟升者。體溫漸升者,指發熱初期為低熱,數天內由低熱逐漸上升達到高熱者,稱為漸升性發熱。漸升者常有前驅症狀,多數無寒戰現象,但有時可感覺發冷,如不典型的傷寒。有的呈驟升性發熱,這可能開始為低熱被忽略所致。另外,肺結核等疾病的體溫呈漸升性發熱。
(3)高溫持續期 此時體溫已達高峰,本期的特點是散熱過程開始增強,但產熱並未降低,所以此期產熱和散熱在新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相對的平衡,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臨床上表現為皮膚潮紅而灼熱、呼吸加快加強、出汗等,此期出現高熱可持續幾小時(如瘧疾)或數天(如肺炎),甚至幾周以上(如傷寒)。
(4)體溫下降期 本期特點是散熱過程占優勢,產熱減少,同時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散熱仍處於較高水平,病人體表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散熱加強,於是體溫開始下降,產熱和散熱終於恢復正常的相對平衡狀態。體溫下降的方式,一般是漸退,即在幾天之內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如傷寒);也有驟退的,即體溫在十幾個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降到正常,甚至低於正常(如大葉性肺炎)。在體溫下降時,由於大量出汗,喪失大量的體液,因此對於高熱小兒在使用退熱藥時,必須慎重,以防造成虛脫及其他併發症。
5.發熱的伴隨體徵
根據一些伴隨體徵能幫助找到小兒高熱的誘因:
(1)若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能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2)若皮膚出現皮疹,可能為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如幼兒急疹、麻疹、風疹等;
(3)若發現皰疹,可能為水痘、手足口病等;
(4)若發現皮膚有淤斑,應考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亦應考慮血液系統疾病;
(5)若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應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亦應該注意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
(6)若發現口腔黏膜有斑點,可能為麻疹;
(7)若肺部聽診聞及痰鳴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的體徵,肺部聽診有哮鳴音,應考慮喘息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8)腹部有明顯的壓痛或其他體徵,應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外周血中白細胞計數降低,多為病毒感染。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多為細菌感染。外周血中有異常淋巴細胞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細胞則提示白血病。
(2)長期發熱患兒 血培養,檢查C-反應蛋白、前降鈣素原、血沉、抗鏈球菌溶血素“O”、肝腎功能、肥達反應、外斐反應、嗜異性凝集試驗、肺炎支原體抗體和類風濕因子等,還應做結核菌素試驗。
(3)糞便常規、糞便培養 考慮為消化系統感染者。
(4)尿常規 當伴有泌尿系統症狀時檢查。
(5)腦脊液檢查 當小兒高熱伴有頭痛、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時。
(6)骨髓穿刺 當小兒高熱伴有貧血、肝脾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時。
2.影像學、心電圖及活體組織檢查
根據臨床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輔助檢查,如X線、CT、磁共振、B型超聲、心電圖等檢查及活體組織病檢。

診斷

對小兒發熱,尤其是長期發熱的病兒,要詳細了解病史,注意在發熱的同時所伴隨的其他症狀,並根據患兒的年齡、發病季節、有無傳染病接觸史等情況進行分析,並認真進行體檢。除常規的實驗室檢查外,還要根據臨床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有關輔助檢查。

併發症

1.脫水及酸鹼平衡紊亂
高熱容易造成脫水,也因服退熱藥大量出汗時體內喪失水分。脫水不僅使退熱困難,還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發生酸中毒等。同時血中鈉濃度升高,血液高滲,患兒會發生口乾口渴、煩躁不安甚至說胡話或抽搐,熱度不僅不退且會更高,可能會發生低鈉血症,多見於平時有營養不良的嬰幼兒。
2.熱性驚厥
有些患兒發熱時可發生抽搐,多發生於高熱驟起之時,一次發熱一般發作一次,很少超過2次以上,只要抽搐時間不長,處理得當,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
3.腦水腫
當體溫超過41℃時,體內蛋白質會發生分解,可引起腦水腫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腦病後遺症。因此,孩子出現40℃以上高熱時必須緊急處理。

治療

1.治療原發病
發熱是疾病的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因此,對小兒發熱不能單純地著眼於退熱,而應該積極尋找發熱的原因,治療原發病。
2.退熱治療
高熱持續不退的患兒,為避免引起腦細胞損傷和由於體溫過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需要適當的降溫措施。尤其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和高熱伴極度煩躁的患兒,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很有必要。發熱小兒出現以下情況需警惕或緊急處理:出現熱性驚厥;3個月內嬰兒發熱;發熱持續超過5天;發熱>40℃且通過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時內有效降溫;小兒行為明顯改變:如不愛玩耍、沒有食慾、很少說話、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或突然出現以前從沒有過的特殊表現;尿少,提示脫水,如嬰兒每天尿濕尿布<3塊,或大一些兒童8~12小時沒有小便。
3.常用的降溫措施有
(1)物理降溫 溫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膠袋盛冰塊外裹乾毛巾敷頭、頸,還可加敷腋窩和腹股溝等處。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藥物降溫 常用對乙醯氨基酚(>3個月小兒)或布洛芬(>6個月小兒)口服或直腸給藥,每4~6小時可用藥一次,小兒應慎用阿司匹林(可導致瑞士綜合徵),一般不主張單用激素退熱。
新生兒發熱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
(3)中醫藥降溫 針灸,中藥口服、外敷或灌腸,推拿。
(4)人工冬眠療法 是以藥物(氯丙嗪和異丙嗪兩種藥物等量混合)和物理降溫相結合的一種降溫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強有力的中樞神經保護性抑制作用,能使機體沉睡、降溫、代謝率降低、耗氧量減少。主要適用於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續高熱不退或伴驚厥者,如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等。
4.其他對症支持治療
(1)提供舒適的降溫環境,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衣著要涼爽透氣,切忌採用捂被子發汗。
(2)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保持大小便通暢。
(3)給患兒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預後

取決於原發病及對高熱的合理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