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偏頭痛

小兒偏頭痛是常見的兒科神經系統慢性復發性頭痛病症,患兒年齡多在6~12歲,10歲以前男略多於女,青春期女性高於男性。其特點為:額顳部疼痛,以跳痛、劇痛或陣發性加劇為主;發作時間短,一般持續2~3小時,很少超過12小時;多為雙側性頭痛,多伴有頭暈、噁心及腹痛。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多發群體:6~12歲男性兒童
  • 常見病因:局部顱內外血管對神經-體液調節機制的陣發性異常反應
  • 常見症狀:額顳部疼痛,伴有頭暈、噁心及腹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目前認為偏頭痛是在遺傳素質基礎上形成的局部顱內外血管對神經-體液調節機制的陣發性異常反應,緊張,恐懼,激動,睡眠不足,氣候變化,噪音,閃光刺激、疲勞,某些特殊食物的攝入如乳酪,朱古力等因素,均可誘發偏頭痛發作。

臨床表現

1.無先兆型偏頭痛
反覆發作性頭痛(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徵):頭痛持續時間1~72小時,頭痛發作時伴有噁心、嘔吐或畏光、怕聲,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引起的頭痛。頭痛性質具備以下4條中至少2條:局限於單側;搏動性質;程度為中度或重度;因上樓梯或其他類似日常軀體活動而加重。
2.有先兆型偏頭痛
反覆發作性頭痛(至少2次,且符合以下特徵中至少3條):有一種或多種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狀(表現為局灶性大腦皮層和/或腦幹的功能障礙),至少有一種先兆症狀逐漸發生且持續時間超過4分鐘,或者有兩種以上先兆症狀連續發生,先兆症狀持續時間不超過60分鐘(若先兆症狀超過一種,則症狀持續時間相應增加),頭痛發生在先兆之後,且間隔時間少於60分鐘(頭痛可以在先兆之前或與先兆症狀同時發生)。
3.再發性嘔吐型偏頭痛
反覆發作性劇烈噁心和嘔吐(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徵):反覆出現,持續時間達1~5天,每次嘔吐發作至少1小時,每小時至少嘔吐5次,發作間期症狀完全緩解,發作時可伴有面色蒼白和嗜睡,以往體檢無胃腸道疾病。
4.復發性腹痛型偏頭痛
反覆發作性臍周或中腹部局限性疼痛(至少5次,且符合以下特徵):腹痛發作時間持續1~72小時,程度為中、重度,性質為鈍痛,發作時伴隨有噁心、嘔吐、厭食、面色蒼白中至少兩項,以往體檢未發現胃腸道或腎臟疾病,或者即使曾經患有這些疾病,也已完全得到控制。

檢查

神經系統查體無明顯陽性體徵。腦電圖和腦血流圖檢查,可發現異常。頭顱MRI及CT檢查無明顯異常。胃腸道症狀重者可致代謝性酸中毒,應做血鈉,鉀,氯,鈣,血pH等檢查。

診斷

小兒偏頭痛目前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及陽性家族史作出診斷。診斷可以依靠以下特點:①發作頭痛時伴有腹痛、噁心或嘔吐。②偏側頭痛。③頭痛性質呈跳動或搏動性、刺痛性。④經短暫時間後能完全緩解。⑤有視覺、感覺或運動性先兆。⑥在一級親屬中有一個或更多成員有頭痛史。⑦頭痛特徵。如具有以上幾項中的三項以上,則可確定偏頭痛的診斷。需排除顱內感染、顱內占位、腦外傷等器質性疾病。

治療

1.藥物治療
(1)發作期治療  目前套用於臨床的主要有非甾體類抗炎藥(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5-HT受體激動劑(曲坦類)。
(2)預防性治療  目前比較常用的種類有:ß-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5-HT受體拮抗劑(苯噻啶)、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三環類抗抑鬱藥(阿米替林、曲拉唑酮)及其他影響單胺代謝的藥物、抗驚厥藥物等。
2.非藥物治療
(1)生物反饋療法  是一種自我調節方法,可減輕應激反應,尤其適用於由於偏頭痛而需長期服藥的兒童患者,可減少長期服藥產生的副作用。
(2)生活壓力的自我調節  可有效減少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及程度,從心理上放鬆,消除緊張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良好睡眠習慣  可以減少偏頭痛的發作。
(4)飲食調節  提倡儘量避免食用可能誘發或加重偏頭痛發作的食物,如乳酪、朱古力、油炸品、酒類飲料等。
(5)神經阻滯療法  能阻斷疼痛刺激、解除肌肉痙攣和血管收縮,較適用於頑固性、反覆發作或一般藥物治療不佳的偏頭痛患兒,具有頭痛緩解率高、副作用小的優點,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療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