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36.20畝(其中:水田1580.20 畝,旱地2856畝),人均耕地2.04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1371畝,其中
經濟林果地13.50畝,人均
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香蕉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0400畝,其他面積78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沒有五通。全村有506戶通自來水,有50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131戶占農戶總數的2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1戶,分別占總數的39%和22%。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12輛,有拖拉機6輛,機車11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80.20畝,有效灌溉率為35.6%.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0戶;全村有1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自然村12通電;有13自然村通路;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0.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1.07萬元,占總收入的 62%;畜牧業收入42.75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69頭,肉牛100頭);林業收入16.35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30.66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4.53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65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5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1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71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6戶,全村人口2176人,其中男性1279人,女性897人。其中農業人口2176人,勞動力1717人。該村以哈尼族、拉祜族為主(是哈尼、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862人,拉祜族1022人,其他民族292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67人,參合率9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4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70人,距離鄉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2人,其中小學生170人,中學生82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7人,少數民族黨員41人,其中男黨員44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小佛房、塌土坎、響水等16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9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7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40.1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16.4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55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電力設施、通訊條件比較差,產業結構單一。。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抓住礦山開發之機,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0,主要銷售往。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0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