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集行政村

劉集村位於菏澤東北18.5公里,南領前高莊,該村大致呈方形,南北大街三條,東西街三條,中間一條為主街,現有居民300多戶,村中有劉、侯、匡姓氏,以“劉”姓氏為主。該村在原侯集鄉時,率先修成了柏油路,包括村主要大街,村民以傳統的種植業小麥玉米為主導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集行政村
  • 地理位置:菏澤東北18.5公里
  • 人口:1342人
  • 耕地面積:1585.59畝
本村特色,村莊簡史,風土人情,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本村特色

該村在原侯集鄉時,率先修成了柏油路,包括村主要大街,村民以傳統的種植業小麥、玉米為主導產業。大部分青壯年以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來源,有七、八戶養殖專業戶,劉集一大特色是多年有一粉筆製造業,這在附近村莊都有一定的影響還有家具加工,彈棉花,賣豆腐的農副業戶及屠宰戶。

村莊簡史

根據《劉氏家譜》記載,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劉氏由鄄城遷此建村,因當時有棵榕花樹,(榕花樹象徵繁榮昌盛,榮花富貴),故當時取名榕花村,後又改名榕花集,繼之以後又以姓氏改為劉集,歷史傳說:據村中老年人說,抗日戰爭時期約1942年前後,劉集村的村民不堪忍受日本人的欺凌,與鄰村前高莊,解莊,馬堂等村的村民聯合組織起大刀會,在本村村民劉表申的帶領下,曾一度對敵人進行抗糧鬥爭,在當時,曾五年未給日本人交納過一次糧食,這在當時,曾稱得上偉大的壯舉,這在周圍曾影響一時。
劉集村1958年建立生產大隊,時轄劉集,前高莊兩個自然村,1979年分為一村隊,1984年改建為村民委員會。

風土人情

飲食習慣,婚喪嫁娶,節日過法和附近村民基本相同,突出的劉集有一關二爺,據傳說,劉家的關公很是神靈,若是逢天大旱,村民一上廟求關公,天就降雨,劉家的關公廟就在劉集村東門,逢初一、十五,劉家就去上香。
現代名人
劉希學、菏澤學院副教授,現已退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4畝(其中:水田139畝,旱地75畝),人均耕地2.8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735畝,荒山荒地1824畝,其他面積16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1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電視機農戶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67%和67%。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1.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1.8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9畝,有效灌溉率為65%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5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頭,牛5頭);林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0.78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0.22萬元,占總收入的2%。農民人均純收入8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站橡膠、蠶桑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戶,全村共鄉村人口75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33人。其中農業人口75人,勞動力26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其中哈尼族7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3人,參合率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21.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佛房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城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21.8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沒有收入,農村財務管理實行村財鄉管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滯後。科技含量低,農民生產方式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抓住糯扎渡移民搬遷為鍥機,發展沿湖經濟,大力發展養殖業、橡膠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