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曹操詩作)

《對酒》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創作的一首表達自己政治理想的雜言詩。此詩中描述了清明太平的社會環境裡,人們自由舒適的田園生活,表現了詩人“天地間,人為貴”的人本思想。全詩用語靈活,句式自由,語氣頓斷,意緒連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對酒
  • 作品別名:對酒歌太平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出處:《曹操集
  • 文學體裁雜言古詩
  • 作者:曹操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對酒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鹹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
班白不負戴。雨澤如此,百穀用成
卻走馬,以糞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鹹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吏不呼門:管理不過問、干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⑵股肱:大腿和胳膊。古代常以股肱比喻輔佐君王的大臣。《尚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⑶鹹:都,皆。禮讓:遵守禮法,互相謙讓。
⑷爭訟:爭奪和訴訟,或說因爭奪引起的訴訟。
⑸“三年”句:古人認 為,耕種三年可節餘一年的糧食,國家有九年的儲備才能做到國富民安。《禮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 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曹操又進一步認為,經過三年耕種土地,一定要取得供給九年食用的糧食儲備。
⑹班白:即“斑白”,指頭髮發白的老人。負戴:肩扛或用頭頂著東西搬運。泛指繁重的體力勞動。此句來源於《孟子·梁惠王上》:“頒(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⑺雨澤:雨水滋潤。
⑻百穀:泛指各種農作物。一作“五穀”。用:因而。成:豐收。
⑼卻:退。走馬:跑得快的馬,駿馬。此指戰馬。
⑽糞:用如動詞,運送肥料。土:一作上。意為天下太平時,讓好馬推出戰場,用於送糞和耕地。《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⑾爵:爵位。這裡用如動詞,有分封之意。公侯伯子男:周天子分封諸侯時的五個爵位等級。
⑿黜(chù)陟(zhì)幽明:語出《尚書·舜典》,即貶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幹練的人。黜,降職或罷免。陟,提升。幽,暗。此指品德不好且沒有才能的人。明,指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⒀“子養”句:諸侯和管理像對待自己父親和兄長一樣對待老百姓。
⒁輕重隨其刑:按犯法之輕重分別量刑。
⒂囹(líng)圄(yǔ):監獄。
⒃冬節不斷:古代有冬季處決犯人的制度。漢代最遲在冬季的最後一個月處決犯人,到春天就不能處決了。此言至冬末也沒有犯人可判決了。斷:處決犯人。
⒄耄(mào)耋(dié):泛指年齡大的人。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
⒅恩澤:統治者給社會帶來的種種好處。一作“恩德”。

白話譯文

對酒高歌,天下太平的時候,官吏不會跑到百姓的門上大聲地催取田租和賦稅。
君王賢良英明,宰相及輔政的大臣個個都是忠良。
人人都守禮謙讓,老百姓之間不會發生爭奪訴訟的糾紛。
耕種三年,可儲備一年的糧食;有九年的儲蓄,稻穀才能真正地堆滿糧倉,才能真正地做到國富民安。
頭髮斑白的老人不需要背負沉重的東西。雨水如此滋潤,莊稼因此獲得豐收。
駿馬從戰場上退下來,到田裡去運送肥料。
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都能愛護自己的百姓,都能黜退奸邪,獎勵和選拔賢良。
諸侯、官吏像父兄養育自己的子弟那樣愛護百姓。如果有人違背了禮法,就按照罪過的輕重決定刑罰。
這樣,道路上沒有拾取他人遺漏之物的自私行為。監獄將會空蕩蕩的,冬天來臨時也不需要處決犯人。
人年紀大了,都能長壽而終老;君主的恩德深廣無邊,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蟲。

創作背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戰亂連年。曹操親歷了那個時代的戰亂,感受了征戰之苦,目睹了戰爭所造成的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曹操是富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通過正確的措施實現他太平盛世的理想。此詩即反映了這一思想。這首詩創作時間未詳,從詩題“對酒”和用“對酒歌”一句開頭來看,可能是作者在飲酒時唱出來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對酒》屬於樂府詩相和歌·相和曲》。同《度關山》一樣,都是表達作者政治理想的詩篇。此詩描寫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歡樂景象。
對酒高歌,激起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認為,沒有官吏上門催租、政治清明是人生追求的理想社會。在這一社會中,君聖臣賢、訟獄不興、五穀豐登、國富民足、 路無拾遺、人人皆得壽終。這些作為詩人的理想社會令人神往。政通人和,物阜民康,構想誠然是美妙的。然而,詩人卻不得不面對戰火不斷、百姓痛苦地呻吟的現實,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實在是太大 了。可以說,詩人描繪的社會和人生理想是在批判現實的基礎上生髮的。其精神支柱和思想淵源,主要是儒家的,同時也有法家和道家的。一般認為,曹操尚法。從這首詩的內容看,應該說他具有外法內儒的特徵。
人們對理想社會的憧憬,是由於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曹操是一個想有作為的古代政治家。他生逢亂世,皇帝昏庸,吏治腐敗,民不聊生。當時東漢社會黑暗,與詩中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正好相反:官吏作威作福,主上昏庸無能;宰相大臣不忠不良,無股肱之效;刑法混亂無緒,民事糾紛激化;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政府不惜民力,勞役無度,連頭髮花白的老人都未能倖免;任用官吏,不察善惡,苛榨百姓以為能;牢獄人滿為患,地方官吏濫殺無辜以為功;兵連禍結,人命危淺;如是等等。詩人“憂世不治”,希望通過整治,能出現太平盛世。
全詩用靈活的、自由的句式,語氣頓斷,意緒連貫,“採用頌的形式”(陳貽焮《論詩雜著·評曹孟德詩》),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其中雖然涉及“雨澤如此”之類的自然對人的恩賜,但主要是人事以及與人事密切的君王、官吏、選舉、禮法和人和人之間的親和等,表現了詩人“天地間,人為貴”的人本思想。

名家點評

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魏樂奏武帝所賦《對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澤廣被,政理人和,萬物鹹遂。若梁范雲‘對酒心自足’,則言但當為樂,勿徇名自欺也。”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