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語言學

對比語言學

對比語言學是現代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比語言學
  • 屬於:現代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 正規的名稱:contrastive linguistics
  • 發源於:從歐洲和美國發展起來
學科簡介,學科起源,學科發展,

學科簡介

為了解決教學或翻譯問題而對比兩種語言的異同,叫對比語言學。對比可以在語音、語法、辭彙、語義、語用層次進行,也可以從語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進行對比研究,還有人對不同語言的標點符號系統進行對比研究。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對比語言學越來越得到各國科學家和學者的重視。

學科起源

英語中contrastive analysis, contrastive studies和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三個名稱經常相互替代使用。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三個名稱的含義基本一樣,但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更正規的名稱。有些語言學家使用三個名稱時,其含義又有差別。contrastive analysis使用較早,是從比較語言學(comparative linguistics)研究中產生的,它是語言分析的一種方法,較多地指套用性對比研究,而contrastive studies則兼含具體的理論與套用兩方面的研究。這僅是一般情況,我們在閱讀英語的對比語言學文獻中還應注意作者對這三個名稱的區別作用。
現代對比語言學是從歐洲和美國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布拉格學派中不少語言學家contrastive analysis發生了興趣,代表人物馬塞修斯(Mathesius)於1926年發表了關於英語與捷克語對比分析的文章。1941年美國語言學家沃爾夫(<B. L. Whorf)在他的《語言與邏輯》(Language and Logic)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contrastive linguistics這一名稱,並作了這樣的論述: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lassifying the languages of the earth into ge-
netic families,each having descent from a single precursor,and in tracing such development through time. The result is calle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Of even
greater importance for the future technology of thought is what might be called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This plots the outstanding differences among tongues一一
in grammar, logic,and general analysis of experience.
懷恩來希(U. Weinreich)1953年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寫了一本《語言接觸》(Language in Contact),提供了一個對比分析概念框架,提出了“干擾”(interference)這個理論命題。1957年拉多(Robert Lado)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對比語言學專著《跨文化語言學》(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這部書是嚴格遵循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的,因為這個時期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主導地位還未被轉換生成語法所代替。拉多在此書的序言中說: This book presents a fairly new field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culture,namely the comparison of any two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o discover and describe the problems that the speakers of one of the languages will have in learning the other. The results of such comparisons have proved of fundamental valu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ests,and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ments.
喬姆斯基(N. 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產生後,斯道克威爾(R. Stockwell )、波文(D.Bowen)和馬丁((J " Martin)等就帶頭運用喬氏的理論進行對比研究,迪皮特羅(R. J. DiPietro)和克澤斯早期基(T. P. Krzeszowski)試圖用喬氏的理論建立自己的對比語言學理論框架。到1980年,詹姆斯(<C. James)在《對比分析》中進行了階段性總結,理論上採用了折衷主義的做法,但他認為Pure contrastive analysis is a central concern of applied fin-guistics.隨著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產生,哈特曼(R. R. K. Hartmann)、康納(U.Connor)和哈提姆((B. Hatim)等用篇章語言學理論寫出了篇章對比研究的著作,還論述了此種對比與翻譯的關係。除此以外,也有人用生成語義學(generative semantics)和系統功能語法等理論進行對比研究。
我們講了這些狀況是想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對比語言學從一產生就十分明確,是屬於套用語言學的一個學科,它強調重點研究兩種語言的差異,這一特點從沃爾夫、拉多和詹姆斯的論述中看得很清楚。拉多當時還提出要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係,但沒引起人們的關注,直到近幾年才引起了部分學者的注意。對學科性質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逐步深化的。到70年代中期,伯倫((P. V. Buren)和德溫(R. Dirven)提出對比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無用,但可以增強對語言結構的認識,可以了解語言體系之間的關係,即作為一種發現程式(discovery procedure),以尋求不同語言的通性。1978年,布賴頓斯坦(P. H. Breiten-stein)認為對比語言學可分為科學性的和教學性的兩類。第二,對比語言學沒有自己的理論,它隨著理論語言學的發展而發展,隨著語言學理論的變化而變化。從一產生它就依附於結構主義語言學,後來隨著其他語言學流派的產生,也採用這些流派的理論與方法進行對比研究。迪皮特羅總結說:“一種對比分析會變得同與之相連的語言理論一樣複雜,這個道理是值得牢牢記住的。一旦理論發生了變化,新的對比途徑也就會出現。如果理論本身有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在把這種理論套用於對比分析時,這些矛盾也就會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來。”

學科發展

國內的英漢對比研究早期的有嚴復的《英文漢話》,這個時期還有馬建忠黎錦熙趙元任、王力和呂叔湘等都對漢外對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趙元任和呂叔湘在英漢對比研究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趙元任1933年就發表了A Preliminary Study of English Intonation(with American Variants) and Its Chinese Equivalents,後來又出版了《國語入門》、《語言問題》、《漢語口語語法》和《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等。他總結說:“所謂語言學理論,實際上就是語言的比較,就是世界各民族語言綜合比較研究的科學結論。”呂叔湘1942年出版《中國文法要略》,明確提出“只有比較才能看出各種語言表現法的共同之點和特殊之點”,並在書中“把漢語同印歐語尤其是英語作了畫龍點晴式的比較”。1947年出版了《中國人學英語》,他在序言中說:“我相信,對於中國學生最有用的幫助是讓他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1977年發表了《通過對比研究語法》的著名演講,第二年親自招收了我國第一個英漢對比語法專業的3名碩士生(陳平廖秋忠王菊泉),應該說,英漢對比研究作為一個學科在中國正式誕生了。呂叔湘為《英漢對比研究論文集》題詞:“指明事物的異同所在不難,追究何以有這些異同就不那么容易了。而這恰恰是對比研究的最終目的。”題詞高屋建瓴地為這個學科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所以成了學者反覆引用的名言。現在我國對比語言學領域的代表人物包括:許余龍潘文國、王菊泉、劉重德楊自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