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詩,李白的詩富有豪俠劍氣的光芒,而缺少忍耐慎獨的情懷;富有仙風道骨的飄逸,而缺少立足現實的執著;富有長江大河的壯美,而缺少剡溪夜雪的輕柔;富有五嶽名山的崢嶸,而缺少數峰無語的靜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183_9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何處聞秋聲,翛翛北窗竹
回薄萬古心,攬之不盈掬
靜坐觀眾妙,浩然媚幽獨
白雲南山來,就我檐下宿
懶從唐生決,羞訪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野情轉蕭灑,世道有翻覆。
陶令歸去來,田家酒應熟

作品注釋

⑴《舊唐書》: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制:兩京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天寶二年三月,改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天下諸郡為紫極宮。《方輿勝覽》:江州紫極宮,去州二里,即今天慶觀。蘇東坡曰: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時紫極宮,今天慶觀也。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予,蓋其師卓玘之所為。
謝朓詩:“颯颯滿池荷,翛翛蔭窗竹。”《古塘上行》:“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⑶《皇娥歌》:“萬象回薄化無方。”
⑷陸機詩:“攬之不盈手。”
⑸《老子》:“眾妙之門。”
謝靈運詩:“幽獨賴鳴琴。”
陶潛詩:“白雲宿檐端。”
張衡思玄賦》:“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用唐舉相蔡澤事。
⑼《史記》: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長安東市。
⑽《淮南子》: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⑾陶潛《問來使》詩:“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

名家點評

《唐詩品匯》:
劉云:其自然不可及矣。東坡和此有餘,終涉擬議。
《唐詩鏡》:
一起四語,意境清微。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周珽曰:泠然以靜,油然以幽,有道之詩。
《唐詩箋注》:
飄然之思,真覺不群。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