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勝經幢位於鄭州市,現存鄭州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尊勝經幢
- 館藏地點:鄭州博物館
尊勝經幢位於鄭州市,現存鄭州博物館。
尊勝經幢位於鄭州市,現存鄭州博物館。尊勝經幢原存於鄭州開元寺,今存鄭州博物館。唐中和五年刻立,通高3.5米,青石雕鑿,由底座、幢身、華蓋、佛頂造像、頂蓋五部分組成,幢身八稜柱體,正面篆刻“尊勝幢”,各面刻陀羅尼經文,其他...
尊勝陀羅尼經幢,又稱東水東經幢、定覺寺經幢,原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東水東村定覺寺內,2013年被盜追回後,藏於新鄉市博物館。尊勝陀羅尼經幢始建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年)。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由幢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組成,高6.2米,重達6噸。該幢幢身為八稜柱體,所...
簡單地說,佛頂尊勝信仰是以樹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物化形態的一種佛教信仰。經幢,刻有經文之石柱,多為八角形,亦稱石幢,所刻經文多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此風盛行於唐朝中期至五代遼金之頃,所留存的遺品不少。後來,傳至朝鮮、日本。中國的陀羅尼經幢,雖然很可能是依託《佛頂尊陀羅尼經》的創製...
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簡稱陀羅尼經幢,俗稱石塔,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城南門裡十字路口處,始建於唐儀鳳年間。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是秦皇島境內現存唯一的經幢,由經幢、石護欄兩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約25平方米。經幢為八棱形多層式石質建築,高約10米,分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各部分的石質有所...
尊勝陀羅尼經幢是唐代石經幢,原位於雲翔寺,刻有陀羅尼經1959年南翔鎮政府將其遷入古漪園中,千年經幢,令人叫絕。梅花廳前,馨香飄逸;碧荷古塔,相映成輝;松園白鶴,引頸長嘯。這便是松鶴園景區,區內軒、塔、廳、閣,配以松、荷、竹、梅,鶴壽松齡,景色宜人。古猗園的唐代經幢屬重點保護文物,在現今...
滎陽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又稱扁擔王經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扁擔王自然村西南康泰路與京城路交叉處東側的康泰園內,是金代石刻文物中的珍品。金 泰和五年( 1205)刻立。經幢的主體部分刻滿文字,較清晰者為《佛說父母恩重經》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部分經文。對研究我國古代的雕刻史、佛教史等均有較高...
佛頂尊勝經幢 佛頂尊勝經幢 1983年,在山東省臨朐縣城民主街出土“大唐開元十八年佛頂尊勝經幢”,上刻佛教陀羅尼經並序, 全文5000餘字, 字跡清晰。經幢系青石八稜柱,體高1.75米, 直徑0.7米,金貞元三年(1155)重修,現存縣文物保護管理所。
尊勝陁羅尼經幢 尊勝陁羅尼經幢,責任者[佚名]撰,年代遼(916-1125)。地點 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出土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蓋方形滿刻牡丹花、卷草等紋,未收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104×86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善拓366-8 ...
佛頂尊勝陀羅尼石經幢,金代幢銘。原在大連市金州城北門外永慶寺院內。現藏旅順博物館。花崗岩石幢,由座、身和蓋組成。幢為六面形,通高1.28米。幢身六面刻有梵漢字經文。第一面六行,首行刻漢字“佛頂尊勝陀羅尼真言曰”,餘下五行為梵文;第二、三面各六行,全是梵文;第四面六行,前四行為梵文,後...
遼代尊勝陀羅經幢。位於固安縣牛駝鎮王龍村西。該幢為九層石質八面形柱體。石幢下層刻有“奉為神贊天輔皇帝萬歲、齊天彰德皇后、儲君親王公主千秋,特建消災報國佛頂尊勝院陀羅尼經幢”字樣。中層幢托為圓柱體,周圍刻龍。並飾以“飛天”、“飛鳥”、“怪獸”等各種圖案。上頂每面均刻有佛像一尊,頗為壯麗高古...
2004年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李太屯道路改造建設中發現一座後周佛頂尊勝陀羅尼石經幢,經幢現藏於聊城市博物館。經幢通高240厘米,為八面柱形,每面 寬10.5厘米,高為103厘米。幢分4重。第一重為幢底,四面正方形座。座上有一覆蓮形台,蓮台共有覆蓮八瓣。第二重為八面幢柱,立於蓮台上。第三重為 雕蓮花...
許延密建尊勝陀羅尼經幢是河北省易縣大土庵出土的拓片。責任者 (遼)董文整正書;(遼)邵郊鐫 年代 遼統和28年(1010)7月9日建 地點 河北省易縣大土庵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59×88(通)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
須彌山之上,為經幢主體幢身,分為六節,均為八棱形。第一節正面篆刻“奉為大地水陸蒼生敬造佛頂尊勝陀羅尼幢”十八個大字,其他七面和二、三節幢身上刻楷書經文,行筆遒勁,結構嚴整,是一部優秀的書法作品。四、五節幢身上滿刻佛教人物、經變故事等。第六節幢身上面為一八角亭,其上安置桃形銅製火焰寶珠...
田伾等造尊勝陀羅尼經幢唐大和8年(834)6月29日創作,責任者(唐)呂受撰記,在河南省滑縣 責任者 (唐)呂受撰記 年代 唐大和8年(834)6月29日 地點 河南省滑縣 拓片原物狀況 八面刻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章鈺藏拓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8張8(166×19cm)題跋印記 章鈺題...
李翊等造尊勝陀羅尼經幢現存於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外大街衍法寺。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遼統和18年(1000)4月7日 拓片原物狀況 八面刻,先經後記清乾隆三十六年出土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114X138(通)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闞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並序唐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十一月 年度項八四年賬代唐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十一月。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十月重修。經幢原在慈城普濟寺遺址,一九六三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四年遷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國寺。今豎該寺天王殿前東首。形制經幢由幢頂、幢身和基座三...
陳諷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經幢分幢頂,幢體,幢座。陳諷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八角頂蓋,頂頸,頂尖,即仰蓮花托頂尖。幢體八面柱體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文。除經文之外,還雕刻了經幢主人陳諷的祈語。
清光緒《山東臨朐縣誌》載: 大佛寺經幢三通,一大朝經幢、一尊勝經幢、一至順經幢。此即尊勝經幢。1983年4月,在縣城民主路工商銀行對面路基下l米深處,挖排水溝時發現。經幢系青石八稜柱體,高1.75米,周圍長2.68米。頂端鏨刻粗糙而凹陷,底面平整。幢冠損毀,僅剩蓮座。經幢每面寬約0.34米,上刻銘文500字...
松江唐經幢,全名“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為佛教密宗產物,始建於唐大中十三年(859年),位於上海市松江區西司弄43號中山國小校內。松江唐經幢總高9.3米,21級,材質為石灰岩,樹立在八角形以側磚砌成帶坡狀的地面上,各級分別以托座、束腰、圓柱、華蓋、腰檐等形式疊成,每節大部分作八角形。松江唐經幢...
保聖寺庭院內有兩大寶貝,一是青石經幢,一是鐵鐘。青石經幢立於西側,它的全稱叫“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經幢是唐代創始的一種佛教石刻,由蓋、柱、座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經咒。保聖寺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只存下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塊八角形刻經石了。建築特點 保聖寺的經幢,刻有陀羅尼經咒,...
幢體上所刻佛經,主要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也有少數刻心經、楞嚴經等。有極少數刻《道德經》的是道教石幢。刻經所用文字一般是漢字,個別的有用少數民族文字的,如河北保定就有刻西夏文的明代石幢。在幢身上,除刻陀羅尼經外,有些眾入集資修造的大型經幢上還附刻有長篇贊、記等文字以及捐錢人的題名。如河北...
唐朝佛頂尊陀羅經幢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淹城旅遊區內。經幢是從唐代才開始發展出來一種新的多面體的佛教石刻。由於印度佛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出現將佛經或者寫繪在絲質的旌幡上的現象。後來為了保持經久不毀,就將佛經直接刻在石柱上。由於其上大都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因此也稱經幢。據《佛頂尊勝...
尊勝寺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而被全世界尊為“尊勝法門”的祖廳。寺內建有銘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宋代經幢,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傳說 過去,佛教信徒和遊人徒步登五台山,都經過此地。從五台城出 發,翻閣子嶺,下茹湖盆地,然後上虎陽嶺,又東北方向穿龍灣,就直指南台和中台相交的金閣嶺了。因此,這裡被稱為...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是高宗永淳元年間的經書,譯者是地婆訶羅、沙門彥琮。簡介 佛頂尊勝陀羅尼,尊勝佛頂尊之陀羅尼也。帝釋天,憫善住天子有從今受七度畜生惡道身之業因,詣祇園精舍請佛救濟之法,佛為說此陀羅尼,令誦之。(中略)佛告天帝:此佛頂尊勝陀羅尼,若有人聞一經於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獄...
桃源宮經幢的四層須彌座層次感分明,比例勻稱,雕飾精美,具有宋代石經幢的特徵。幢身 幢身高大挺拔,上下共分七層,外形遵照一凸一凹的韻律,層層疊加並向上收分,富有節奏感。第一層八角形石柱最高,上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上額圍繞幢身橫刻“奉為今上皇帝崇佛幢一座”。從第一層頂部以上,共有4組寶蓋...
寧波保國寺天王殿前有兩座造於唐代的石經幢,其一,為造於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的鄞縣永壽庵尊勝經幢(已斷裂)。另一座普濟寺經幢造於唐代開成四年(公元839年),距今已1161年,比寧波市區天寧寺塔(鹹通塔)還早23年,所以更顯珍貴。普濟寺石經幢原在寧波慈城鎮普濟寺(其遺址即今慈湖中學)大雄寶殿前,該寺...
經幢式塔仿佛教法器寶幢的形式結合塔在建築結構藝術上的特點發展而來。“幢”本是佛教寺院中的一種柱狀法器,幢身上下垂絲帛並繡有佛經或佛名,後逐漸被石質經幢所替代,主要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或鐫刻幢主的姓名生平。經幢式塔在唐代開始興起,遼代盛行,一直延續到清代。一部分經幢式塔成為經塔,另一部分...
八棱經幢 八棱經幢,在河南省鄭州市,全名“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幢,八棱。唐會昌六年(846)刻立,殘高1.6米。經文楷書,太原王維度刻字,大部分清晰可見,是珍貴的道教經幢。鄭州開元寺尊勝經幢與八棱經幢都是鄭州地區宗教史的珍貴歷史文物,對研究古代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其中尊勝經幢是唐僖宗中和五年六月十一日,由院主僧文蘊、弟子祖源書等所立。幢以青石為料,通高五米多,亭閣式頂,中有華蓋,把幢隔成上下兩截。上截八棱形,每隔一面刻一佛龕,龕內雕坐佛,華蓋各面雕垂幔,獸首連珠,飛天、羽仙、雙首羽人、羽人駕龍、小佛等。下截幢身亦八棱形,高1.65米,徑0.65...
泉州南安縣桃源宮記憶體有北宋天聖三年(1025)建的石雕陀羅尼經幢,高約 7米,八角七層,上刻《尊勝陀羅尼經咒》及佛像、飛天等。泉州通天宮內也有與之相似的一座宋代十三層經幢。在泉州清源山老君岩,保存有一座露天太上老君造像。高 5.1米,寬7.3米,厚7.2米,由整塊天然岩石雕成,是難得的宋代道教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