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邊董村

封邊董村

封邊董村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境內西南部的長巷鄉東部,東北距成安縣城12公里,西北距邯鄲市30公里,東南至臨漳縣城8公里,西南至磁縣縣城20公里。全村共有600餘戶,常住人口2800人,現有耕地面積4100畝。本村西望太行,古臨漳滏,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民風淳樸。本村為小康村,先進黨支部,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懷下,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各項事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安康富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封邊董村
  • 別名:邊董集  
  • 行政區類別:村級
  • 所屬地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長巷鄉
  • 電話區號:0310
  • 郵政區碼:056700
  •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
  • 人口:常住人口2800(2012年)
  • 方言:成安(西)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冀D
大事記,歷史沿革,經濟總攬,水電交通,文教衛生,民俗文化,歷史遺蹟,邊董白馬寺,古皂莢樹,崔府君廟(邊董村六月初六廟會來歷),煤渣山,盧溝橋,紅路與小井地,

大事記

東漢末年,鄴城東北四十里的的皂莢樹旁始有居民,後子孫繁衍,形成最初的邊董村。
嘉靖《磁州志》嘉靖《磁州志》
南北朝時期,邊董村地處京畿之地,居於佛教最興盛的區域,始建白馬寺
唐貞觀間屬相州(今安陽)滏陽縣(今磁縣),縣令崔珏治理期間,施惠愛之風、行仁德之政,深受民眾愛戴,以至於磁州境內建有多處崔府君廟祭祀。邊董村府君廟是為祭祀崔府君而建,六月初六府君誕辰日,便成為傳承至今的廟會日期。
唐代,居於府君廟東不遠處的白馬寺亦整修擴建,又塑漢白玉菩薩仙體安奉於寺內,村人相傳白玉仙也。其坐騎為一巨大的漢白玉石獅造型,雕刻精美,威武雄壯,村民敬稱白龍馬也。巨大的唐代漢白玉石獅至今仍保留在村內白馬寺中。
元末,歷經連年的戰亂和瘟疫,邊董村一帶已是土地荒蕪,人煙稀少。
明初,封牽牛、封來牛兄弟二人,從山西洪洞縣遷來邊董村,屯田耕種,繁衍生息,封氏祖塋尚有碑為記。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磁州志》上記錄的二十多個大村,邊董村是其中之一。該志地與圖上,已明確標有二祖寺和邊董白馬寺,是州城東部僅有的兩大寺院。
明代,自隆慶三年(1569年)開始,由高僧興朗籌集,大規模重修白馬寺,萬曆十二年(1584年)才得以完工,次年立碑以記。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磁州志》載,大邊董、小邊董歸二祖鎮管統。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磁州志》載,大邊董管統大邊董村、小邊董村、東武吉村、下陽村、桑楊莊、孫家橫城等六村。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白馬寺住持僧人慶玉協同村民康必興、封贊聖、張學魯、陳宗寶、吳自茂等,歷經十五年的大力整修,白馬寺規制恢宏,煥然一新。
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二月十六日,經大名道錢鼎銘請賑,以是年直隸省大旱,大名、順德、廣平最為嚴重,政府勸民開井,以資灌溉農田。當時,經前磁州知州趙烈文會同教佐各官,切實勸導,並捐給井磚。據實各村莊農民陸續開成井九十九眼。同治十年(1871年),磁州知州程光瀅到任後,接續勸辦,又開成井二十一眼,並農民自行開井五眼。其中,磁州東鄉小邊董村(今封邊董村)共開鑿水井十八眼,為全州之最。擁有四十頃地的小邊董 村大戶封進德 一戶開井五眼 。(《磁州續志》卷二【水利·井田】)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中共順直省委委派王維綱發動和領導磁縣大暴動期間,經常來往於磁州東鄉邊董集,秘密開展革命工作,發展新黨員。王維綱結交本地富戶名商,並與本村大戶封會海交往甚密,宣傳革命思想,為鬥爭募集經費。在其鼓動下,封會海為支援革命活動,送過路費、槍枝和馬匹。王維綱(1903-1984),磁縣辛莊營鄉王莊人,1925年畢業於大名七師,先後任馬頭高等國小教員、校長,並以此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8年,王維綱被派抗日前線,先後擔任冀豫特委組織部長、八路軍獨立大隊長。1943年,王維綱歷任中共太行區黨委副書記、太行軍區副政委。1947年,歷次率軍參戰,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第十軍政治委員。建國後,擔任自貢市委書記兼市長、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法務部長。1959年起,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黨組副書記。1984年,王維綱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根據他生前囑咐,骨灰安放在故鄉邯鄲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民國三十年(1941年)《增修磁縣縣誌》記載,磁縣分五區,邊董約屬東區(“約”相當於現在的鄉一級),邊董約行政駐地邊董集,下轄大邊董、小邊董、東武吉、東保莊、西保莊、高母營、高母村、向陽(轄桑陽)、張橫城、呂家莊、何橫城、孫橫城(轄小南頭)、張武莊(轄義井)、張辛莊等14個村。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冀南三分區派遣共產黨員姜鴻飛,作為先遣人員,打入磁東地區,熟悉地方,掌握情況,發展抗日力量,為部隊的進入創造條件。姜鴻飛(化名蘇振東,村民稱老蘇)進駐本村,在老爺廟旁農戶開設西醫診所,以行醫為名,白天為村民治病,晚上在附近村莊進行抗日串聯,積極開展革命活動。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中旬,正值陰曆六月十五長巷廟會期間,發生了嚴重的蝗災。時蝗蟲密度之大,落到地面不見地皮,飛到天上遮天蔽日。所過之處但聞“嘎吱、嘎吱”吃莊稼的巨大聲響,除綠豆之外的莊稼均一掃而光。全村村民出動在地里挖溝,手持長棍驅趕蝗蟲,二尺深的溝內塞滿蝗蟲,然後再用粗大的木棍在溝內把蝗蟲搗死。村內除一戶人多,極力看護,莊稼尚有收成,其餘皆一無所收。是年,全村損失慘重,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村民忍飢挨餓,艱難度日。
1945年,磁縣解放,磁東縣與成安縣合併為成磁縣,小邊董村更名封邊董村,屬第四區(駐商城)管轄。
1948年,全村進行了土地改革
1949年,成磁縣供銷社成立,我村建立了基層供銷社
1953年我村為成安縣邊董鄉政府駐地,轄邊董集、吳邊董村、陳邊董村、大邊董村。
1958年,磁縣、臨漳、成安三縣合併,邊董管理區下轄12個生產隊,隸屬成磁縣商城人民公社。
1958年,全村架起多處小高爐,土法上馬,投入了大煉鋼鐵運動。是年全村開始大辦公共食堂。
1961年,恢復成安建置,封邊董大隊劃歸長巷人民公社管轄。是年5月,解散公共食堂。
1963年8月上旬,連降暴雨,發生了最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全村僅剩白馬寺地勢較高沒有被淹,其餘農戶房屋均被大水浸泡,房屋倒塌眾多。地里的莊稼皆被腰來深的大水淹沒,農作物大都絕收。是年,白馬寺大雄寶殿徹底拆除,改建為邊董供銷社。
1978年,作為本村經濟支柱產業的棉花,連續獲得歷史上最好收成。
1980年,土地分包到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4年,撤銷公社和大隊建置,封邊董村屬成安縣長巷鄉管轄,至今未變。
1991年,完善土地承包,對於承包土地的農戶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年,棉田大面積發生棉鈴蟲,棉農損失慘重。
2003年春季,村黨支部帶領民眾回響政府號召,積極投入抗擊“非典”鬥爭,全村無一例“非典”發生。
2003年秋季,淫雨四十餘天,棉田大面積發生發生爛鈴、爛桃,導致棉花品質下降,價格降低,棉農損失嚴重。
2007年,國家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成安縣為河北省第三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全村大部分村民繳納醫療保險,極大改善了村民大病看不起的狀況,切實保障廣大村民的健康水平。
2009年11月10日(農曆九月廿四日),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雪,積雪厚度達50厘米,許多簡易房、彩鋼頂、蔬菜大棚被大雪壓塌。
2012年,本村為邯鄲市“噸糧市”建設萬畝示範方,政府補貼農藥、化肥、種子,農業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收成。

歷史沿革

封邊董村地處古鄴京畿之地,隸屬磁州年代長久。村內有古皂莢樹飽經戰亂,千年古剎白馬寺歷經滄桑。嘉靖《磁州志》記載有邊董村和白馬寺;康熙《磁州志》記載,磁州疆域東至直隸廣平府成安縣五十五里(界在二祖鎮),邊董村分大邊董村和小邊董村。如今的商城各村、橫城一帶、二祖、夏陽、武吉、長巷鄉全部1945年以前皆屬磁州管轄。據《成安縣誌》記載:北齊時期之成安縣,縣境西部邊界當在郎堡一帶。可見,邊董村自北齊天寶年間以來,一直到1945年,在這漫長的1500年中,一直屬磁州管轄,變化基本不大。
邊董村一帶歷經隋唐北宋之國力鼎盛,一度繁榮,宋末明初之連年征戰,幾經衰落。明初,始有封牽牛、封來牛兄弟二人從山西洪洞縣遷來邊董村,屯田耕種,繁衍生息,封氏祖塋尚有碑為記。歷經明代中興,邊董村再次興盛,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從明清直到民國,村落發展大大超過前代,“七邊董、八長巷”之說,相傳至今。萬曆初年,邊董村一分為二,大邊董村較大,張、劉、郝、史四大姓俗稱四排邊董,寺後邊董和寺東的吳莊、陳莊合稱小邊董村,所以“七邊董”一說源於此也。清中期直至民國,邯臨通衢大道穿過邊董村,集市貿易繁榮,小邊董村人口急劇增多,遠遠超過大邊董村。1945年後,邊董村的規劃和命名已跟不上時代發展,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大邊董村名未變,小邊董村所屬寺後邊董有封、康兩大姓氏,因封氏居多,遂更名為封邊董村,隸屬於小邊董村的吳莊因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吳邊董村,隸屬於小邊董村的陳莊因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陳邊董村。至此,邊董各村脫離磁縣,劃歸成安縣管轄,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封邊董村形成村落年代久遠,遠古歷史缺少文獻,村名考證缺乏依據,村名來歷說法不一。圍繞一棵千年古樹,伴隨一座千年古寺,邊董村的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生生世世,繁衍不息。可是,歷經興盛衰落、水患兵火,有文字記載的史料中對於村名的出處沒有確切的記載,關於村名的來歷也沒有口口相傳。邊董,一個古老的名字,只是對其最初的涵義已無從知曉。新編《成安縣誌》記載:傳明朝以前,邊、董兩姓共同建村,故名邊董村。又傳因歷史上為兩省(河北、河南)三縣(臨漳、成安、磁縣)交界處,曾在此建立邊界監督管理機構,故名邊董村。此兩種說法均缺少依據,有待考證。
“七邊董”來歷:
邊董、長巷一帶古有邯臨、成磁官路穿過,貿易集市一度興盛,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從明清直到民國,村落發展變化巨大,按姓氏聚集因以成莊,有的莊與莊合併成村。新中國成立前,有很多因居住分散而以姓氏名莊或以地理位置名莊,而掛靠到某個大村的自然村。其實這是民間自發的一種叫法,因為官府沒有委派相應的管理人員,所以不能稱之為行政村。時有“七邊董、八長巷”也是基於這個說法,相傳至今。
關於邊董村的來歷,《成安縣地名志》記載:據傳,邊董在明朝之前,是由邊、董兩姓共同建村而得名。又傳,邊董在歷史上屬磁縣轄,為臨漳(解放前屬河南省)、成安、磁縣(河北)兩省三縣交界處,曾在此建立邊界監督管理機構,習稱“邊董”。後成村沿用其名,明代逐步發展稱多村並以姓氏冠以村名。
根據嘉靖、萬曆《磁州志》記載,萬曆初年,邊董村一分為二,大邊董村較大,張、劉、郝、史四大姓俗稱四排邊董,寺後邊董和寺東的吳莊、陳莊合稱小邊董村,所以“七邊董”一說源於此也。清中期直至民國,小邊董村人口發展迅速,村落規模早已超過了大邊董村,所以就有了“大邊董村不大,小邊董村不小”的傳說,相傳至今,成為美談。
1945年秋,大邊董村和小邊董村由磁縣劃入成安縣。大邊董村名未變,小邊董村所屬寺後邊董有封、康兩大姓氏,因封氏居多,遂更名為封邊董村,又因此村有集市,故又稱邊董集。隸屬於小邊董村的吳莊因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吳邊董村,隸屬於小邊董村的陳莊因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陳邊董村。

經濟總攬

封邊董村地處華北平原,漳滏故道,土層深厚肥沃,易於耕作播種。農業為村內的支柱產業,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農田道路規劃整齊,機電配套旱澇保收,耕種收穫方便快捷,機械作業優勢突出。2012年,本村農業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收成。最近幾年養殖業和蔬菜種植也有較快發展,養殖業主要以飼養、羊、雞為主,並建有多個豬場、羊場和雞場;蔬菜種植也由原來的分散種植走向規模化種植,並逐步形成產業化經營。村內的勞務輸出也是村民創收的重要來源,除了每年向外地大量輸出務工人員外,村內還成立有建築隊和裝修班十餘個。本村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依靠中國北方碳素基地,臨近成安商城工業園區。正運通碳素有限公司位於村南,集體企業封邊董村磚廠位於村後。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引領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顯著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大為改觀,居住環境大為改善,集市商貿一派繁榮。封邊董村古稱邊董集,解放後一度中斷,改革開放後恢復,於今移至村內中大街後,農曆逢五、九大集日,商客雲集,貿易興盛。

水電交通

解放以前的封邊董村,土地多為旱地,村民稱為“望天收”。所以大多衣食無著,生活貧困。解放後,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村民逐步擺脫貧窮生活。改革開放後,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農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農業生產總值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由水廠提供的自來水通向全村,大大方便了民眾的生活。截止到2012年,本村農田有機井60眼,耕地全部實現水澆,為農業的豐產豐收提供了極其有力的保證。
上世紀60年代末,本村開始辦電,直至改革開放前,電力發展緩慢。改革開放後,家用電器普及,工農業生產用電猛增,電力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進入本世紀以來,村內經過兩次低壓整改,電力質量大幅提升。農田水利用電線路全部地埋,即防盜又安全。2012年統計,村內計有變壓器5台,農田灌溉用變壓器15台,電量供應充足,拉閘限電的情況不再發生,有力的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封邊董村地圖封邊董村地圖
歷經最近幾年的大力修建,本村的交通大為改觀,村內大道全部鋪設水泥路面,農田主要幹道一律硬化,公路暢通,運輸便利。西有茶(棚)柳(園)省道,東有邯(鄲)臨(漳)快速,長(巷)郭(坊)公路從村南穿過,邯鄲繞城高速從村後穿行。伴隨著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文教衛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封邊董村的文化建設顯然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有待進一步加強提高。民國以前滯後的教育,在解放後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上世紀50年代初,村內因陋就簡開始辦學,入學率逐年提高,在校學生逐年增加,原有校舍已滿足不了需要。1989年9月,學校由村內遷至村南路東,占地60畝,有教學樓一座,大型操場一個。現有封邊董村、大邊董村、吳邊董村等三個自然村的學生在校就讀。
封邊董村內建有衛生所4個,配合鄉、縣兩級醫療機構,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看病就醫。2007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施行,切實解決了農民的醫療負擔,封邊董村的醫療衛生事業有了更快的發展,使廣大村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民俗文化

封邊董村,歷為兩省(河北、河南)三縣(臨漳、成安、磁縣)交界,民間文化藝術兼收並蓄,異彩紛呈。作為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留下了豐富而優秀的民間文化遺產。封邊董村流傳著大量的民間故事,並有大量的民間諺語仍在使用。民謠、謎語歇後語世代相傳,形式多樣,鄉土氣息濃厚。民間剪紙、楹聯書法等優秀文化傳承正在進行搶救性挖掘,並使其再度發揚光大,曾數度舉辦民俗文化節,並有村內及周邊書法作品展出。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化水平的提高,民間廣場舞風靡一時。每當夜晚來臨,村內數處廣場都會載歌載舞,歡聲笑語。每有重要節日,村里幾個秧歌隊都去助行興演出,熱鬧非凡。這種娛樂活動,即鍛鍊了身體,又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生活。

歷史遺蹟

邊董白馬寺

邊董白馬寺,位於成安縣封邊董村內,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唐代最為興盛,塑漢白玉菩薩仙身和漢白玉石獅坐騎安奉寺內,村民尊稱為“白玉仙”和“白龍馬”。元代毀於戰火,明清時期各有大修。解放初殿堂被毀,改為邊董供銷社。文革中,白龍寶馬被砸沒入土中,白玉仙身被毀不知所蹤。改革開放後,重塑佛祖金像,恢復佛教場所。2012年,白龍馬復歸寺中,重塑白玉仙身,修復白龍馬體。邊董白馬寺現有明清時期重修白馬寺三塊巨大石碑,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唐代漢白玉石雕“白龍馬”,雕刻精美,體型巨大,為白馬寺鎮寺之寶。邊董白馬寺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是縣境內重要的千年古寺遺址,更是研究鄴地佛教、縣域人文、村莊沿革的重要歷史依據。
封邊董村

古皂莢樹

皂莢樹,位於封邊董村南北大街北斷路西。歷經千年的老皂莢樹,飽經戰亂水火,仍然枝繁葉茂。曾經高大的身軀被逐年抬高的地表掩埋,古老滄桑的樹幹雖然中空卻依然挺立。邊董村,村落的形成與古皂莢樹息息相關。據傳,1800年前,一鳥餡一皂莢籽丟落於此,後皂莢籽落地生根,逐漸長大,鳥樹之名由此來之。後皂莢樹旁慢慢住上了人家,子孫繁衍,形成村落,這就是最初的邊董村。時值漢末魏初,曹操以鄴為大本營,推行屯田,興修水利,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在群雄紛爭的三國時期,居於都城鄴之畿輔之地的邊董村,興起於偏安一方的地,歷經各代,直到今天。
封邊董村

崔府君廟(邊董村六月初六廟會來歷)

崔府君廟位於封邊董村與大邊董村交界處路北,是為祭祀唐太宗時期滏陽縣(今磁縣)令崔珏而建。該廟歷史悠久,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證。父老相傳,該處原有大殿三間,為明清古建,雕樑畫棟,氣勢恢宏,道光十三年重修,於解放初被拆除。解放後,其舊址也被周邊民眾蓋房取土挖成大坑。
每年的六月初六,也就是崔府君的誕辰之日,不知自何時起,每年當地民眾都要集資在崔府君廟前搭台唱戲(解放後的破除迷信運動中曾一度中斷),商賈雲集,香客眾多,廟會盛況空前。改革開放後,宗教政策落實,在廣大村民和信眾的努力下,將原廟遷建於村東南一處寬闊平坦之地,蓋殿房一間,香火相傳,延綿至今。每逢年關祭日,周邊信眾前來朝拜祈福,供奉不斷;每年六月初六廟會,四方村民都要集資唱戲,尊崇有加。只是,現在的人們稱之為“王爺廟”,恐相傳謬也。據考,這位深受人們敬信的王爺,就是功德卓著的唐代滏陽縣令崔珏。
據嘉靖《磁州志》記載,崔珏,字子玉,生於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六月六日,顯名於隋唐之間,初任長子縣令,再遷滏陽縣令,有神政,太宗時召拜蒲州刺史,卒於官,臨終遺命歸葬滏陽縣鼓山西側和村。崔珏在滏陽縣當政期間,施惠愛之風、行仁德之政,深受民眾愛戴,以至於磁州境內建有多處崔府君廟祭祀。

煤渣山

煤渣山,位於封邊董村東南角,上有古槐一株。明代,遷入邊董村的封姓,人口繁衍迅速,原住康姓在村東南角築一煤渣山,有“避風存康”之說。幾百年過去了,封邊董村東南角煤渣山依然保存至今。

盧溝橋

盧溝橋遺蹟,位於村西北地農田,如今遺蹟無存。據史料記載,古代的滏水(滏陽河)和漳水(漳河)都曾從今成安縣黃龍村一帶,向西北經商城村南、邊董村後中間地帶流經,邊董村與商城村之間有盧溝橋連線。後滏河、漳河改道,地名沿用至今。

紅路與小井地

位於封邊董村與東保莊村交界一帶,現遺蹟無存,尚有關帝廟一座。據傳,民國以前,彭城至成安官路從村後穿過,這一帶村莊稀少,距村較遠,匪盜在此經常攔路搶劫,以至於此路常常被血水染紅。附近田地有一小井,也被屍骨填平,人行道過無不膽戰心驚,所以附近村莊居民在此處建關帝廟以鎮之,此段路也被稱為“紅路”,附近農田也被叫做“小井地”。後官路改道,小井平掉,僅遺留有關帝廟存續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