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主義(封建的社會主義)

封建社會主義

封建的社會主義一般指本詞條

封建社會主義是意識形態學說之一。代表沒落封建貴族利益的反社會主義思潮。19世紀30—40年代流行於法、英等國。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給這股反動思潮冠以“封建社會主義”的名稱,並對它的反動實質進行了深刻的揭露。19世紀30年代,法國和英國的封建貴族再度被擊敗,以致無力再進行大規模的爭奪統治權的鬥爭,於是改變手法,以“同情工人”的面目出現,打出“社會主義”的招牌。封建社會主義者,儘管給自己的理論塗上“社會主義”的油彩,卻怎么也掩蓋不住他們站在封建貴族立場維護其利益的實質。他們抨擊、詛咒資本主義造成貧富對立和道德敗壞,卻極力證明封建剝削比資本主義剝削好,工人狀況的惡化是因為封建王朝被推翻。他們進而把中世紀描寫成“貴”、“賤”和諧一致的“黃金時代”,斷言封建專制政權會“拯救世界”,會把社會導向“社會主義”。他們控告資產階級的主要罪狀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產生了一個將整箇舊制度炸毀的革命無產階級。這就充分暴露了他們仇視無產階級、反對社會主義的真面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封建社會主義
  • 釋義:沒落的封建貴族利益的社會思潮
  • 歷史時期:19世紀30、40年代流行於法英等國
  • 代表人物:維爾紐夫一巴熱爾蒙
代表人物,歷史發展,社會影響,

代表人物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一書中根據這種思潮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冠以這個名稱。並對其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正統派的維爾紐夫一巴熱爾蒙,英國“青年英國社”的迪斯累里、波爾斯維克等。

歷史發展

在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國的選舉法改革中,法英兩國的封建貴族再度被資產階級擊敗,已無力同資產階級再進行爭奪統治權力的鬥爭,於是轉而以“同情工人”的面目出現,給自己的理論塗上“社會主義”色彩,站在封建貴族立場上,留戀沒落的封建制度,抨擊和詛咒資本主義。他們竭力證明工人生活狀況的惡化是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緣故,美化封建王朝是“貴”和“賤”之間和諧一致的時代,要求恢復昔日的貴族統治,斷言專制政權能“拯救世界”並把社會導向社會主義。封建社會主義者聲稱資產階級的主要罪狀,是在其統治下產生了一個將把整箇舊制度炸毀的革命無產階級。

社會影響

此外,在政治實踐上,他們充當資產階級鎮壓無產階級的幫凶;在經濟上他們違背自己的言詞從事資本主義經營,參與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總之,封建社會主義實質上是代表封建貴族的利益,站在反動的立場上抨擊資本主義,其目的不是開闢人類美好的未來,而是妄想復辟封建專制統治。它是一種既反動又空想的社會思潮,仍存在於某些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