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內清真寺

寨內清真寺

寨內清真寺原坐落在古源匯寨西寨牆內,臨近漯河東岸河堤。是漯河修建最早、規模宏大的古寺。占地面積九畝八分七厘二毫(5331平方米),初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距21世紀已有300多年歷史。清真寺內曾立過四塊碑記,現只殘存一塊,其餘三塊均在“文革”期間砸碎送窯燒成石灰。禮拜大殿於1975年修河堤時拆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漯河市寨內清真寺
  • 占地面積:5331平方米
  • 初建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
  • 位置:古源匯寨西寨牆內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建築特點,地理交通,清真寺阿訇,

歷史沿革

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是前清經濟文化開始趨向昌盛時期,源匯區回族穆斯林有古、李兩大姓,從明初洪武年間(1368~1398年)至清初康熙五年(1666年),其間經歷近三百年的時間,當時源匯區已築寨設鎮,沙河航運發達,商業繁榮,回族人口和經濟水平較定居初期有長足發展。從清鹹豐年間清真寺碑記所載清真寺院的規模,即能反映當時回族穆斯林經濟殷實的狀況。
據1986年10月1日寨內清真寺志記載,民國期間清真寺內保存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流傳下來的“萬歲牌”(高30厘米、寬15厘米、下鑲底座)、三塊“虎頭牌”(長40厘米、寬30厘米,正面畫虎頭,背面書“肅靜”二字)和二根黑紅棍等遺物。關於這些遺物的作用,北京牛街清真寺保存的聖旨牌匾,即康熙三十三年頒發的恩詔有記述。清康熙皇帝針對奸人密奏“回民夜聚明散,圖謀造反一事”,私訪牛街清真寺調查,了解真相後,頒發詔諭說:“通曉各省,如官民因懷忿,借端虛報回民謀反者,職司官先斬後奏。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違命。”清早期修建的規模宏大的清真寺大都備有這三種物件,作為護寺之用。由此可見,寨內清真寺初建在清康熙三十三年以前,確認為康熙五年不庸置疑。
民國初期以前,寨內清真寺的創建者以古、李二姓居多。顯然,此說法同源匯區回族穆斯林的早期移居和捐資建寺有直接關係,足可佐證清真寺初建的時間。
在原大殿北山牆上鑲嵌一塊長50厘米,寬30厘米的石碑,上刻:“古有才捐重梁一對,大清道光十九年,阿訇孟興國。”還有大殿脊檀上用毛筆楷書後又漆上桐油的牽條,上寫:“大清道光十九年九月十七日竣工,阿訇孟興國,字發洲。”由二處實確證,寨內清真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7年)進行了工程很大的重修工作。
從清康熙五年(1666年)初建,到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經歷173年之久,對磚木結構的古建築來說,已經是物盡其用了。分析這次重修清真的原因,主要還是回族人口增長,穆斯林經濟有所發展。據傳,道光年間古家是寨內望族。當時古有才是源匯碼頭(在大槐樹河堤附近)振德鹽行(天津王金橋開),同德鹽行與商、淮鹽行的總桿頭(碼頭工的總領班),家業殷實,捐重梁(大梁粗1尺、長約三丈;二梁二丈,是建大殿的主體構件,價格昂貴)修清真寺,經濟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當時經濟實力相當於他的也決不會只此一家。由此可見,當時回族穆斯林對教門的熱情與慷慨。
老人傳說,在重修清真寺大殿時,陝西會館主事,曾以清真寺大殿正衝著會館的大門,對他們不吉利為由,向社首們提出將大殿宅址東移或西遷的要求。回族穆斯林向他們解釋了蓋大殿只依清真寺院地產實際情況為準,不信迷信的道理,得到了他們的諒解,沒有引起風波,加強了回、漢兄弟的團結。
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寨內清真寺後,直至1975年拆毀,歷經139年沒再進行過大型的重修。民國初期對清真寺院進行過修繕、裝飾,在二門裡添置扇門(扇屏頂幫牽條上墨書“中華民國九年教長宛同印”)。
原寨內清真寺東西走向前後二進院落,占地九畝八分二毫。寺院面朝東築有拱形刻花門樓,門楣雕刻“寨內清真寺”五個大字。大門以里聳立高大的迎賓牆。前院北,一排五間水房,院內花木四季常青。二門外南側築高台水一眼,周圍圈圍磚砌花牆,上搭葡萄架。二門也是刻花門樓,兩側壘花牆。迎門四扇綠底木板扇綠扇屏門,四周鑲邊,兩側立柱豎立在座內(可以取下)。屏頂幫上楷書有:鞏固國基,維持教務。”鑲有牽條,上書“中華民國九年教長宛同印。”扇屏面正對大殿 雕刻“行篤敬”三個大字,每字30厘米見方,由清末秀才李清秀書寫,字跡雍容,蒼勁有力。後院南北講堂各3間,正中是主體建築禮拜大殿。大殿南偏院為女寺,蓋有3間出廈禮拜大殿,水房1間。北偏院設有公共廁所。後院種有柏樹,無花果樹,兩棵高大的梧桐樹覆滿庭院。
禮拜大殿由拜殿3間、卷棚3間、窯殿1間組成,三部渾然一體,布局勻稱,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硬山式古典建築。大殿內重梁起架,雕樑畫棟,鑲嵌風檔板,別致典雅。四根紅漆立柱,貼山架梁,牆倒尾不倒,堅固耐用。大殿與卷棚間陽槽聯結,接雨水兩側分流。大殿前庭裝十二扇透花稜子門,下置地擋板防塵。殿內地鋪紅漆地趟木板,八班拜墊整齊排列,能供270餘人禮拜。
大殿稜子門楣上懸掛三塊橫匾,中間一塊黑底金字,上書“開天古教”,為名將蔡鄂屬下陸軍27師79團團長回富興(天津人)於民國五年(1916年)所贈,南北兩塊蘭底棗紅字,上書“至聖傳薪”、“風同道一”。三塊橫匾後邊,風擋板上有清末書寫的“朝拜真主之地”六個大字,每字約五十厘米見方,“朝拜之地”四字為紫色,中間“真主”二字刷金。周圍鑲嵌透花稜子,呈現回族穆斯林民眾對真主的無限崇拜和敬仰。卷棚脊下懸掛一塊橫匾,上書“認主獨一”。該匾同大殿前“至聖傳薪”、“風同道一”,均系民國八年(1919年)眾鄉老賀劉玉賢阿訇的榮譽匾。由西華縣老王坡孟莊遷居坊上的清末武傳龍、張世昌,用清代盛行的館閣體而書,字跡工整,氣勢非凡。北講堂屋掛有民國年間鄉老賀李超群阿訇座位匾“清真湛靜”(蘭底白字)。
建國前,寨內清真寺有瓦房17間,草房4間,共21間,均系起脊硬山民房建築。現已變為青磚小瓦,堅實耐用,風貌樸實,這與當時的兵荒馬亂不無關係。
歷史上寨內清真寺重視購置養寺田地產,用以養寺,豎有二塊碑記以防年代久遠而流失。一塊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呂蘭亭阿訇化捐贖回李合林死後被養子(漢族)典賣的田地。據回族老人回憶碑文大意:眾親族不忍回民產業歸屬他人,大家公議化捐籌款,五十串銅錢將李合林遺留田地一畝二分贖回,歸清真寺所有。東自邵家墳,西至李用地界;北至文武穆地界,南至李向朝地界。落款為:大清同治三年阿訇呂蘭亭。另一塊是民國九年(1920年)宛同印阿訇率眾鄉老為李太平舍地給清真寺使用的名譽碑。這塊名譽碑是此次調查中在寺內發現,已殘損,現已清刷拓了拓片,內容基本與老人回憶一致。殘碑文曰:“鰥寡孤獨,此事者天下之窮民也。善聞君子之所以於人者,以其存心也,李太平今年八十有六耳,因在寺辦公甚久,人得其名焉。今者老將至,以目睹清真寺財物不足,不忍坐視,將自己所有田地,寨外路東海子溝地一段,三畝有餘舍於清真寺使用.......”。落款:中華民國九年小陽月中教長宛同印。
據調查,寨內清真寺田地產還有牛行街獸醫院附近二畝四分地乾河陳五畝多地,四塊合計共二十畝多。據回憶清真寺養田地,年收小麥二圈(六千多斤。一圈歸阿訇生活,一圈供寺內費用。臨時急用款項,如買煤、柴、燈、油等由社首捐助或在坊上各戶收牌子錢支付。
清真寺除辦五功以外,還要送埋亡人。捐資購置義地(墳地)二塊,東義地五畝多,在現漯河高中前院東側,建國後被徵用,又在市郊馬夫張村購地二畝九分。另一塊在馬路街郵局西側約三畝多,圈有鐵絲網,並有回族老人護墳,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清真墳,建國後亦被徵用。
歷史上寨內清真寺社首治寺章程嚴謹,由坊上回族穆斯林推舉德高望眾、熱心教門的廉賢擔任。由於坊上古、李兩姓為望族,多由古、李兩姓長輩為主事的社首。寨內回族穆斯林公認寨內清真寺為古、李兩家寺。
據了解,建國前清真寺內掛有皮鞭,寬1.5寸長約三尺,一頭夾在木把上,用牛皮製成。經阿訇、社首、公證人商討教育那些不孝雙親,胡作非為的不肖之人,以正教法、民風,導人向善。
“文革”時,清真寺停止活動,寺內房產被一些單位占用,並遭到毀壞嚴重。
1980年12月31日,按政府民族宗教政策,漯河房產局(樊海龍經手)退還被占用的清真寺房產瓦房7間,大殿折合10間;1982年9月17日市房產局又退回4間草房。因房屋全被拆毀,按瓦房每間五百元,草房每間三百元折價陪償,二十一間房屋總計4700元整。其中大殿折價款由占用者順河街公社支付。
1982年開始重建寨內清真寺(原寺院被折毀),院宅地在原清真寺院向東移10米左右。由於經濟力量不及,只能利用市房產局賠款。清真南寺捐助和回族穆斯林個人捐款,所蓋大殿、講堂屋和水房屋均較簡陋,僅滿足了宗教生活的急切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回族穆斯林經濟生活水平稍有改善後便同心共議籌建新大殿。1994年,在楊繼玉阿訇主持下,重新翻蓋新大殿。新修建的清真寺院,南北兩進院落,南附三偏院,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60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清真寺大門朝東,緊臨中學路,大門兩側磚壘方門柱,上置拱形鋼筋架,懸掛“源匯區清真西寺”牌。進大門北屋為講堂屋,寺管會辦公室和阿訇住室一排6間磚混結構平房。大門南有東屋2間庫房,東南偏院內新蓋的女寺、女大殿、水房各1間半。院南平房3間,中間一間對開門,往南又辟一偏院,建南房3間。院西是清真寺主體建築禮拜大殿。大殿南為南院,進門為過道和公共廁所,西偏院蓋北房2間西屋7間。該院原為女寺,現租給家具廠,增加寺內經濟收入,以便以寺養寺。大殿北為水房屋5間,鍋爐房1間,牆外接半間,安裝脫毛機,方便穆斯林和燒雞店宰牲。

規模建制

寨內清真寺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

建築特點

新蓋清真寺大殿磚混結構,中阿建築合壁,和諧完美,典雅新穎。棚殿為二層樓房,高約10米。東牆兩側仿阿拉伯建築呈拱形向外凸出7上修圓頂,中立新月標誌。牆壁貼上淺藍色瓷片,正中鑲嵌“拜真殿”三個金色大字。大殿南北長10米東西寬13米,南北兩壁安裝八扇高大明亮的玻璃窗戶,頂棚裝有電扇和吊燈,殿堂寬敞明亮可以容納240人禮拜。大殿前庭院,水泥地面,兩旁種花植樹,潔淨幽美。

地理交通

寨內清真寺位於古源匯寨西寨牆內,臨近漯河東岸河堤。

清真寺阿訇

清真寺自清道光年間至今的主要任教阿訇有:孟興國阿訇,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位;丁成祥阿訇,鹹豐年間(1851—1861)在位;呂蘭亭阿訇,同治三年(1864年)在位;劉玉賢阿訇,宣統年間(1909年)至民國八年(919年)在位;宛同印阿訇1920年~1922年在位;馬忠寅阿訇1923~1924年在位;趙子王阿訇1925~1928年在位;李超群(字尚志)阿訇1928~1929年在位;常治廣阿訇,1930年至1933年在位;宛俊章阿訇1934~1935年在位;李明倫阿訇1936~1937年在位;齊金明阿訇1938~1940年在位;楊書紳(字先齋)阿訇1941~1942年在位;閃文明阿訇,1942~1946年在位;馬恆久阿訇,1947~1948年在位;齊金明阿訇,1949~1952年在位;宛俊章阿訇,1953~1958年在位。1958年宗教改革,關閉了清真寺,至1962年4月恢復活動。宛俊章任阿訇,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文革”期間寺被順河街公社侵占。1975年特大洪水後,修理河堤時,清真寺院被拆。1982年恢復重建清真寺,由李景全任阿訇至1992年。楊繼玉阿訇,1993年~1994年在位;孫繼增阿訇,1995~1996年在位,;李志亮阿訇1996年~2000年在位;2001年至今,安徽白祥齊阿訇在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