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鋪清真寺

遂平縣石寨鋪清真寺,坐落在遂平縣石寨鋪鄉東街。創建最遲推算在明中葉,長年累月下經歷過多次損毀和重建,最近一次在1997年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平縣石寨鋪清真寺
  • 位置:遂平縣石寨鋪鄉東街
  • 回民:1900人
  • 主要分布:石寨鋪 大魏 張莊 大陳地
  • 始建於:明初
歷史沿革,地理交通,歷任阿訇,

歷史沿革

回民遷移到石寨鋪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據石寨鋪張氏回族家譜記載:張氏祖籍河南孟縣桑坡,元末明初,為逃避匪患,始祖弟兄二人分手遷至遂平縣石寨鋪和西平縣城東代莊兩地定居。清代,寨內起集,生意店鋪開設甚多,部分外地回民紛紛遷居石寨鋪開店經商,這一時期遷居寨內的有李、呂、袁、馬等姓氏回民。清末,又有陳、蔣等姓氏回民由外地遷居石寨鋪,故石寨鋪回民人口逐漸增多,姓氏也複雜起來。現今坊上有回民1900人,主要分布在石寨鋪 大魏張莊大陳地。回民主要姓氏有:張 呂 買 陳 李 潘 袁 馬等姓氏。
清真寺始建年月無考,據縣誌辦公室的同志介紹,回民定居石寨鋪始於明初,故清真寺的創建最遲應在明中葉。另據清真寺重修碑載(清乾隆五十八年立):“現我吳房縣(遂平)東南二五里石寨鋪有清真寺一座,不知創自何時,無碑可考,迄乾隆年間,經各代風雨飄搖,歷年久遠,大殿損毀,門樓抱廈,俱為傾0。”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真寺得到重修,寺院占地8畝,重修的門樓巍峨,頗為壯觀。禮拜殿、卷棚前後總計七間,青磚綠瓦,三層屋脊,前出後包,四角八挑。殿內雕樑畫棟,工藝精美。南北講堂各五間,其他房屋十三間。另有碑匾數塊。1936年,清真寺重修。“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房屋被生產隊占用,碑誌被砸,匾額被焚,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1997年,經當地回民民眾集資十餘萬元,新建建築面積350平方米的阿拉伯式禮拜殿一座,另重建南北講堂屋、水房等房屋十餘間。

地理交通

遂平縣石寨鋪清真寺,坐落在遂平縣石寨鋪鄉東街。

歷任阿訇

該寺自創建以來的主要任教阿訇有:買忠田 呂大衡 張海洲 楊寶榮 李華堂 馬忠誠 李世傑 馬忠連 李國慶 楊勇 李文永 馬富德 陳立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