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寧波大學位於寧波高教園區北區,占地2700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近72萬平方米。學校各類設施齊備,辦學條件優良,建有先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圖書館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數字資源中心寧波分中心,現有藏書26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42萬冊,電子圖書123萬冊。學校地勢開闊,甬江蜿蜒,樹木蔥蘢,樓宇雋永,是求學治學的極佳場所。
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包玉剛、邵逸夫、包玉書、曹光彪、李達三、趙安中、湯於翰、顧國華、包陪慶、朱英龍等海內外“寧波幫”人士和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等給予了大量捐助和廣泛支持。二十年來,60多位寧波幫人士捐資近4億元人民幣,幫助學校建設了一批教學和科研大樓、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學校高起點辦學、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和支持。如今,“寧波幫”人士對學校的關心和幫助已從一個家族到一個群體,從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已成為他們表達和弘揚愛國愛鄉、造福桑梓偉大激情的一個重要載體。眾多“寧波幫”的捐資助學也已成為學校的一大辦學優勢,同時,他們重教興學、造福桑梓的精神極大地豐富了學校校園文化的獨特內涵。1993年,寧波大學還首開海峽兩岸學生組團交流的先河,大學生互訪至今已達12次。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涵蓋了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等十大學科門類。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3000多名,研究生1500餘名,外國留學生170餘名。設有19個學院,擁有3個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現有農業推廣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碩士(MEA)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點,68個本科專業。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0個寧波市重點實驗室,3個寧波市工程技術中心和一批科研機構;建有13個省重點學科,其中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專業9個,市重點專業4個,已基本形成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建設體系和優勢特色學科群。
寧波大學海運學院(MARITIME COLLEGE OF NINGBO UNIVERSITY)是交通部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推薦的我國首批7所高等航海院校之一,也是香港船東會第一屆中國海運院校論壇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單位,同時也是寧波大學最具鮮明行業特色及與區域經濟結合最緊密的學院之一。副校長馮志敏教授兼任學院院長。
寧波大學海運學院的前身為1986年設定的原浙江水產學院航海系的海洋船舶駕駛專業和1987年設定的原浙江水產學院機械系的輪機管理專業。1991年,輪機管理專業從浙江水產學院機械系里分離出來,併入航海系管理。1994年,輪機管理專業又從航海系裡分離出來,成立輪機系。1996年10月,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與寧波大學合併,同年12月原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航海系和輪機系合併成立寧波大學海運學院。2001年5月,原國家海洋局所屬的寧波海洋學校船舶類專業併入寧波大學海運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60人,在編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占66% ,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占90%;持有甲類航區船長、輪機長等高級船員適任證書的教師占40%。有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員1名、培養人員3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人員1名;寧波市高校名師1名、培養對象1名;校重點學科帶頭人2名。學院現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644人。
學院具有完備的教學和科研設施,所屬海運與物流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儀器設備總值2千餘萬元,實驗用房面積3800平方米。中心設定海運基礎、海運專業和物流綜合三個建制實驗室,擁有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綜合模擬駕駛台、輪機模擬器、主機性能與測試、物流綜合操作和港口管理等30多個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實驗分室。學院資料室面積414.39平方米,現有各類圖書資料近2500冊,中英版各種海圖6000餘張,電子海圖桌面教學系統14套。
學院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 STCW78/95 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管理規則》,建立了《寧波大學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體系》,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和監督,確保學生的培養質量。學院依託綜合性大學的外語、計算機等基礎學科優勢,加強基礎教育,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構築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二個一級學科建設,突出海洋與港航特色,促進學科交叉和協調發展;以教學為中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通過學科建設帶動專業和團隊建設,是我國航運業、物流業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之一。
專業介紹
海運學院三個本科專業分別按航海類(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和經濟管理類(物流管理)兩大類招生。 1、航海技術專業(NAVIGATIONAL TECHNOLOGY)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符合“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78/95公約)”和我國海船船員適任標準的要求,能勝任現代化船舶駕駛與管理的高級航海技術人才。學生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航海學、船舶結構與設備、船舶操縱、船舶值班與避碰、海上貨物運輸、航海氣象與海洋學、航海英語、航海儀器、航海雷達與ARPA、GMDSS通信、遠洋運輸業務與海商法、船舶安全與管理等。
學生就業:國內外航運企業、國際海員勞務外派、船務代理、海軍部隊、公安邊防海警部隊、海事系統及航運管理部門(國家公務員或考研)等。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2、輪機工程專業 (MARINE ENGINEERING)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符合“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 (STCW78/95公約)”和我國海船船員適任標準的要求,能勝任現代化船舶機電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學生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機械設計、工程熱力學和傳熱學、電路與電子技術、輪機工程材料、船舶電氣設備及系統、船舶柴油機、船舶輔機、船舶動力裝置技術管理、船機維修技術、輪機自動化、輪機英語、船舶安全與管理等。
學生就業:國內外航運企業、國際海員勞務外派、船務代理、船廠及船檢部門、海軍部隊、公安邊防海警部隊、海事系統及航運管理部門 (國家公務員或考研)等。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3、物流管理專業 (LOGISTICS MANAGEMENT)
培養目標:培養全面發展,具有物流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套用型現代物流管理專門人才。學生畢業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管理學原理、個體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物流基礎、物流運籌學、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學、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管理、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國際航運管理等。
學生就業:國內外航運及物流企業、
交通運輸業、船務代理、貨運代理、倉儲業、大型零售業和
製造業從事物流系統的策劃與管理工作,在物流技術服務企業、院校中從事開發研究工作。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4、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NAVAL ARCHITECTURE OCEAN ENGINEERING)
培養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結構設計方法、船舶操縱與耐波性、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機械及船體製圖、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造船工程套用軟體等。
學生就業: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設計單位、船廠、船舶檢驗與保險機構、航運與港口部門、海運及海事部門、高等院校及海軍等有關單位,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的科學研究、設計製造、管理以及教學等工作。
研究所介紹
<!--begin-->交通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是集科學研究、海事技術諮詢、產品開發和專業培訓於一體的海運學院下屬的研發機構,主要從事航道開發、船舶修造、引航、航運、海務、船員、質量體系管理、通信與信息化、海上航行安全、法律法規、港口防污染及氣象等專業領域的研究、諮詢、開發和設計等業務。研究所成立來,承擔了各級科研項目38項。現有科研人員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其它人員2人。研究所擁有21個實驗室,面積為3753m2,其中海洋天象館、航海模擬器實驗室、多功能評估訓練實驗室、綜合導航實驗室的實驗條件位於國內領先水平。近年,投入資金對海圖室和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室進行改建,進一步提升實驗室的功能。除了滿足科研任務外,還積極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地方經濟服務進行專業培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機電與能源工程研究所前身為能源利用與污染控制研究所。研究所以輪機工程學科為依託,輪機工程學科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浙江省唯一的輪機工程碩士學位點,也是我省唯一的航海類碩士學位點,2004年列為寧波大學重點建設學科。研究所有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1人,入選寧波市高校名師培養對象1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5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和碩士學位7人。建立研究所旨在凝聚學科梯隊,凝鍊學科方向。研究所下設兩個研究室,分別是能源利用與污染控制研究室、機電控制研究室,研究室主任分別由正副所長兼任。 物流與港口研究所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教學研究機構,成立於2005年。現有15名專兼職教師組成,其中,高級職稱數5人,碩士及以上學歷者13人。物流研究所近年來主持、參與並完成國家、部委、地方政府、企業等委託的物流研究項目近4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社科、省教育廳等課題8項,這些項目針對國民經濟及物流改革與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思路和建議,得到了學術界和有關實際管理部門的良好評價。研究所依靠自身的專業人才和實驗設施,通過與行業內企業聯合課題的形式,按照市場的實際需求,可以開發出相應的產品或服務。與企業成立聯合實驗室,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在港口與船舶設備和物流技術設備方面,能夠與企業一起進行相關產品的聯合開發。在港口、貨代、物流等服務業務範疇內,與企業一起為市場提供相應諮詢服務或其他服務產品的開發。與寧波港務局、保稅物流園區、寧波“一主六副”物流中心、物流企業等企業建立技術合作關係,成立聯合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對於企業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採用聯合申報攻關項目等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對於關係到企業中出現的重大技術難題,也可以聯合申報國家企業創新基金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