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南宋藏書樓

波南宋藏書樓是指南宋時期的藏書樓,出自《寧海縣私人藏書樓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南宋藏書樓
  • 地點:寧波
  • 作者:曹盅
  • 出處:《寧海縣私人藏書樓稿》
藏書樓概況,歷史發展,

藏書樓概況

寧波南宋藏書樓是指南宋時期的藏書樓,出自《寧海縣私人藏書樓稿》

歷史發展

曹盅“牧庵” 曹盅生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卒於嘉泰元年(1201)。字囦明,號牧庵居士。鎮海人。十二歲能作應試科舉詩文,未到二十歲即己博覽經史百家著作以及天文地理乃至天下形勢兵家之學,無不貫通。常聚書萬卷,多是親手讎校,積學老而不衰。(《剡源鄉志》) 樓鑰“東樓” 樓鑰(1137-1213),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主人,南宋鄞縣人。隆興元年(1163)進士。樓鑰出身書香門第,資稟高明,風采峻儀,瑣碎事務不常掛於心,潛心經學,旁貫史傳以及諸子百家,識古奇文,精國小,善大字。對人和樂平易,善引導扶持後進。乾道五年(1169),以隨員身份使金,任書狀官。紹熙元年(1190)任起居郎兼中書舍人。慶元元年(1195),寧宗即位,外戚大臣韓侂胄專橫,指理學為偽學,墨逐理學派,樓鑰屢奏議論治國之道,反對韓侂胄,推崇朱熹,終被罷逐回里,於月湖南岸(今寧波市桂芳橋巷與梅園巷之間)建“東樓”。開禧三年(l207),韓侂胄被殺,樓鑰被重新啟用,累官至參知政事。樓鑰素好藏書,凡精槧著本、刻本、抄本,必一一收藏,親手校讎。至晚年為得潘景憲的八十二篇《春秋繁露》一書,仍轉輾訪求,得而後快。歷幾十年之聚集,東樓藏書逾萬卷。內有樓鑰隨使金時所撰《北行日錄》和深得世人推崇的樓鑰名著《攻集》一百二十卷。時東樓經常接待讀者:“客有願傳者,輒欣然啟帙以授。”(光緒《鄞縣誌》)。“門前莫約頻來客,坐上見觀未見書。”(樓鑰詩句,王應麟札)。到了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東樓藏書終隨改朝換代而漸漸散失。至明末更全數敗落,舊宅多歸王家墩湯氏所有。(《鄞縣通志》) 史守之“碧沚” 史守之,字子仁,南宋鄞縣人。祖父史浩於南宋紹興三十二年(l162)任翰林學士兼參知政事時,將明州月湖菊花洲上之寶奎里舊居增建世祿坊,盡收四明之勝於一園。宋孝宗當時賜“舊學”御書,太上皇趙構又御書“真隱”二字,其世祿坊遂名“真隱館”。後太子宋光宗又賜書“四明洞天”。其後守之與叔父彌遠世掌其業。守之為人耿介清正,不滿其二叔彌遠所為【史彌遠在宋寧宗時任師右丞相、樞密使,開禧三年(1207)他在楊皇后支持下,使人殺大臣韓侂胄以向金求和】,中年隱居湖上,朝廷屢詔書出仕,皆不應命。寧宗特御書“碧沚”二字賜之,遂為“碧沚亭”。史守之“碧沚”與“東樓”並土寺於月湖南北兩岸,史稱“南樓北史”。他們對後世浙東地區藏書之影響深遠,其藏書後來多流入江蘇。(《鄞縣通志》) 趙彥逾“重樓” 趙彥逾系宋宗室,以資政殿大學士出知慶元府(鄞縣,今寧波市),建三層樓房,中層藏書三萬卷,世稱趙大資“重樓”(《鄞縣通志》) 鄭若沖家藏書 鄭若沖,字季真,號蘿溪,南宋鄞縣人,與樓鑰相善,家聚書數千卷,延師訓子,雖臥病亦不離書,認為一天不看書,照著鏡子也覺得自己面目可憎。(《鄞縣通志》) 袁似道“南園” 袁似道,南宋鄞縣人。其父袁韶設貯書堂。時其父因家貧不能買書,參加考選進士時,多手抄入藏並強記之。為官後,仍不斷訪求收藏直至七十歲。其父校勘的《九經》最為精善。袁似道繼其父素業,築“南園”,藏書數萬卷。(《鄞縣通志》) 王應麟“汲古堂”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南宋學者,鄞縣人。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自幼受父教育甚嚴,其父王木為以不中詞科為恥,廣借典籍供應麟、應鳳兩兄弟抄讀。後來兄弟兩都中博學詞科。宋理宗御書“汲古傳忠”賜其父,遂名汲古堂。王應麟一生對經史百家乃至天文地理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著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書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深寧集》等凡689卷之多。所著淹博精深,為宋代之冠。(《鄞縣通志》) 劉倓“閬風吟堂” 劉倓,又名次臬,號閬風,南宋嘉定元年(1208)郎官,寧海人。世亂隱歸,於香岩山北構“閬風吟堂”,藏書萬卷。故址即今寧海城關閬風巷。(《寧海縣私人藏書樓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