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志士)

寧武(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志士)

寧武(1885—1975),遼寧海城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畢業於盛京醫科大學,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策劃鳳凰城團丁起義。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二次革命。1914年赴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9年任粵軍總司令部工程處少將處長。1924年1月作為奉天省代表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積極支持東北青年學生的抗日活動。1945年抗戰勝利後,為國內和平奔走呼籲。1946年在上海參加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協進會。1949年9月,應邀參加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擔任遼寧省副省長,連續當選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後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1975年7月23日因病逝世,終年9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海城
  • 出生日期:1885年
  • 逝世日期:1975年
  • 職業:革命家
  • 畢業院校:盛京醫科大學
  • 主要成就:參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戰爭
辛亥革命,反袁革命,解放時期,

辛亥革命

寧武(1885—1975),遼寧海城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奉天的革命黨人立即回響,成立了聯合急進會,推舉張榕為會長、奉天省都督兼總司令,藍天蔚為關外討虜大都督,委派各路軍將領,寧武任革命軍中路協領,準備發動武裝起義。奉天革命黨人兩次召開發動武裝起義的會議,但因事機不密。藍天蔚逃往大連,奉天革命黨人陷入危險境地。寧武前往鳳凰城發動武裝起義,向鳳凰城、丹東發動進攻。寧武和已被策反的清軍管帶邵兆中約定後,當夜騎上邵兆中的戰馬冒雨秘密出城,單槍匹馬趕往鮑化南、劉雍起義的革命根據地鳳凰城老平頂山。剛剛上山,即遭到清軍圍攻。雙方展開激戰。寧武闖出重圍,乘火車返回奉天。1912年1月23日,張作霖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指使在奉天城鎮壓革命。凡是革命者,凡是剪髮易服之人,立即捕殺。寧武恰在當夜避居盛京醫院。朋友聞知特來報訊,說:張作霖正到處抓捕革命黨,要他千萬警惕!是夜,寧武久久難以入睡,索性從床上坐起,擦拭手槍,以防萬一。子夜,突然響起槍聲、慘叫聲,聲聲悽厲!第二天清晨,寧武得知張榕、田亞、寶琨、張振聲等248名革命黨人慘遭殺害,史稱“奉天大慘案”。

反袁革命

1912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果實後,倒行逆施。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寧武在天津與徐鏡心等人經常集會,決定建立革命行動委員會,推舉徐鏡心為理事長,寧武等為副理事長。不久,寧武、劉雍、謝寶軒等人由關內重返關東州,在大連成立了革命行動委員會東北支會。1913年秋,革命黨人自東京發來電報,要大連派三名代表出席東京會議。9月,寧武、劉雍前往日本,參加會議,在東京面見孫中山。孫中山決定成立中華革命黨,寧武贊同孫中山的意見,當即加入中華革命黨。1914年孫中山把革命重心放在東北三省,革命據點設在大連,派寧武前往黑龍江等地進行策反。為策反黑龍江省督軍朱慶瀾、駐軍旅長巴英額,寧武先趕赴齊齊哈爾遊說朱慶瀾。寧武曉以大義之後,朱慶瀾表示:“討伐袁賊義不容辭。”在策反朱慶瀾成功後,寧武又迅速趕往哈爾濱,策反巴英額,巴英額也表示了起義決心。寧武返回大連,立即將策反朱慶瀾、巴英額的情況,發電報向孫中山做了詳細匯報。孫中山接到匯報,即派蔣介石、丁仁傑赴哈爾濱,協助寧武進行革命工作。
1914年9月蔣介石丁仁傑攜帶孫中山親筆信,來到齊齊哈爾。寧武特陪同丁仁傑會晤朱慶瀾,面交了孫中山親筆信。朱慶瀾表示堅決起義倒袁。然而朱慶瀾手下師長許蘭洲袁世凱收買,率兵譁變,迫使朱慶瀾避走天津。此時歐戰突然爆發,沙俄憲兵日夜搜查,隱蔽在各旅店的革命黨人,處境十分危險。寧武向孫中山致電請示下一步的行動計畫,不久收到復電:“世界大戰已起。僑款寄匯無期,如能自籌款項,可繼續進行工作,否則暫時停止活動。”寧武當即向全體同志傳達了復電內容,並通知蔣介石、丁仁傑返回日本。寧武由哈爾濱前往上海,轉道去東京向孫中山請示工作。1918年寧武南下廣州,在援閩粵軍總司令部任少將工程處長,負責漳州公路建設,為軍事運輸開道。1919年10月,孫中山函召寧武速到上海。抵達當晚即面見孫中山。孫中山心情沉重地向寧武說:“我們要利用直系與皖系的利害衝突,聯絡段祺瑞,特別是關外實力派張作霖,三方合作聲討曹錕吳佩孚。經再三研究,考慮你是東北人,最適合做此項聯繫工作,所以派你回東北,去做張作霖的工作。”受到孫中山的鼓勵和重託,寧武決心不管前途多艱險,也要為完成奉粵合作而奔走!寧武當晚即乘車趕往天津。1924年1月寧武作為奉天省代表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寧武積極支持東北流亡青年學生的抗日活動。

解放時期

1949年9月毛澤東致函寧武,請寧武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寧武風塵僕僕,由上海趕到北平,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大會簽到簿上,宋慶齡第一位簽名,第二位便是寧武。現在,這個簽到簿已成為歷史文物,珍藏在國家歷史博物館。1951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統戰工作會議。同年2月,寧武按民革中央指示,重返家鄉瀋陽,向中共中央東北局提出在東北建立民革組織的要求,得到東北局領導的大力支持。5月5日民革東北臨時工作委員會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寧武被推舉為召集人。6月15日民革東北臨工會籌委會舉行第二次會議,推舉寧武為民革東北臨工會總負責人。6月18日,民革東北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東北人民政府交際處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擔任遼寧省副省長,連續當選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後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1975年7月23日寧武在瀋陽逝世,終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