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姓

寧姓

寧姓,中國姓氏,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五。

今寧姓多為(nìng)姓所改,但寧(níng)姓與甯(nìng)姓原為二姓,將甯姓寫作寧姓也是錯誤的,簡化字方案中,只規定“寜”簡化為“寧”,而“甯”作為姓字,並沒有被簡化。1981年國家標準總局實施的“漢字編碼字元集”,就保留了“甯”字在電腦簡體字型檔中。 2009年,國家語委歷時8年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也為“甯、谿”等姓氏得以正名。出於對家族傳統的尊重,特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級字表中。表中明確提到:“甯:nìng,僅用於姓氏人名,其他意義同‘寧’。”

作為姓氏,甯與寧讀音不同。東漢《說文解字》中“甯”字音為“乃定切”、“寧”字音為“奴丁切”,對應的拼音分別是nìng和níng,歷代辭書也是沿用這兩個讀音。

今部分由甯姓所改的寧姓已恢復原姓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
  • 外文名:ning
  • 分支中國境內
  • 出自姬姓
  • 主要堂號:“齊郡堂”、“成德堂”等。
  • 讀音:寧(níng),甯(nìng)
  • 著名人物:寧俞、寧越、寧成等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得姓始祖,繁衍播遷,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族特徵,名人精粹,
寧姓

姓氏源流

寧氏源出有五:

源流一

源於甯(nìng)姓的錯誤化簡,甯姓起源見詞條“甯姓”。
寧(níng)、甯(nìng)本一姓,春秋時衛大夫甯俞之後,見《名賢氏族言行類稿》。

源流二

誤傳出自嬴姓,以諡號為氏。據《姓纂》和《急就篇》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謚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後諡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諡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但已有考古文物銘文證實(《文物》1978年第11期),秦寧公實為秦憲公,將“憲”錯為“寧”。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襄公曾孫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寶雞縣楊家溝太公廟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鐘和秦公鎛各一套,從拓文字形看,名顯是“憲公”,而決非“寜公”(見《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沒有“秦寧公”之說,“甯氏源於秦寧公”這純屬以訛傳訛兩千多年的誤傳,應予廢止,目前也尚未發現源自嬴姓甯氏族譜。

源流三

出自後周柴榮之五子曹王嫡後柴熙讓;柴熙讓原名柴祖訓,出生於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五代後周周世宗柴榮第五子,柴守禮之孫、柴友之曾孫、柴成詔之玄孫,祖籍古稱河北邢州龍岡縣。
後周顯德六年六月即(公元959年6月)與其兄柴宗訓即周恭帝同時受封,祖訓先封為左驍衛上將軍,接著又封為燕國公;同年八月周世宗柴榮病逝,其兄柴宗訓即位是為周恭帝,恭帝又封其弟柴祖訓為曹王,受封曹王后祖訓移居至古稱河南洛陽彰善里之地隱居,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篡位自封皇帝後賜柴祖訓名為熙讓,從此又稱柴熙讓。
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柴熙讓因擔心當時的皇帝宋太宗趙光義進行加害,於是秘密從當時隱居地河南洛陽彰善里攜帶當時只有五歲的兒子柴少嬰南下逃難,一開始逃到古城金陵(現在的江蘇南京),後又繼續南逃至吉州廬陵彰華鎮(現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藤田鎮)。柴熙讓因被當時彰華鎮美麗富饒的景色所吸引,覺得該地很適合居住、生活,於是就決定在當地留下不走。恰好此時朝廷派出的官軍也一路尾隨追來,關鍵時刻曹王立即脫下蟒袍和鞋,並將鞋放在一口池塘邊然後將蟒袍扔在池塘里造成投水自盡的假象。果然當官軍過來後看到他的鞋在池塘邊上而衣服卻浮在池塘里時就誤以為他投河自盡了,於是官軍就放棄追趕帶上他的鞋子和衣服回京復命去了。為了紀念這一事件,老圩村那口池塘從此就叫“龍袍塘”。
躲過官軍後,曹王來到老圩村一個老嫗的門口扣門問老嫗貴姓,老嫗告訴他自己姓寧。於是曹王請老太婆收留他以躲過災禍,就這樣曹王隱姓埋名同時也為報答老嫗救命之恩於是就改柴為寧並做了老太婆的義子,同時也將其五歲的兒子柴少嬰改名為寧少嬰。這就是老圩村寧姓族譜上記載一世祖曹王柴熙讓南逃至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藤田鎮老圩村並改為寧姓的歷史由來。
曹王柴熙讓在老圩村娶當時李姓女子為妻,但並未生育子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在我村逝世,享年53歲,死後葬於老圩村,其墳墓雖歷經千年但由於中途一直維修所以現仍保留完好。
曹王為老圩村寧姓族人一世開基始祖,其子柴少嬰為二世祖。柴少嬰生有五子分別取名寧伯陽、寧德陽、寧叔陽、寧景陽、寧慶陽。其中長子寧伯陽於宋大中祥符年間為謀生先遷於現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而後其子女又遷居於現江西省撫州市一帶包括撫州市崇仁縣、宜黃縣、樂安縣、南豐縣等地;次子寧德陽遷居於現廣東省韶關市英德市一帶,據族譜記載該子孫清雍正年間就發展為一大姓家族;第四子寧景陽遷居於古稱湖廣即今湖南一帶;第五子寧慶陽遷居現湖南郴州桂陽縣一帶。
第三子寧叔陽仍留在老圩村為村第三世祖,現我村寧氏族人即為寧叔陽的後人。從一世祖曹王繁衍至今,我村歷經一千一百多年現發展成為擁有寧氏族人3000多人、10房支系的寧姓大村。而這其間又陸續有族人由於經商、做官及謀生等原因遷居外地,這其間包括兩宋期間第七世有族人因在江西省樟樹市做縣令而遷居於樟樹市,第十一世有族人因經商而遷居於浙江、江蘇鎮江一帶及山西省臨汾市稷山縣等等。據族譜記載這些地方有的也發展成人數眾多的寧氏大姓村。

源流四

源於滿族
①滿族寧古塔氏(又做甯古塔、甯吉塔、寧塔,錫伯族姓氏作寧武圖),原系地名,後以地名為氏。凡八派,出寧古塔、綏分、訥殷、虎爾哈、和佟吉、倭濟、薩魯城新村、哈達等地,見《欽定八旗通志》。漢姓為寧(nìng)氏、劉氏。
②滿族寧佳氏。世居寧古塔,見《欽定八旗通志》。漢姓為寧(nìng)氏。
③承德滿族寧姓是鑲白旗滿洲嘉木湖伊爾根覺羅氏。遠祖“納木占巴顏“之弟“噶哈善哈思瑚”是嘉木湖城的領主,為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的主要聯盟部落首領之一,為清代第一額駙。
後其家族幾經起落,由鑲黃旗改隸鑲白旗乃至散布各旗皆有,而乾隆年間寧安為筆帖式,其攜子弟一支則移居承德,到寧安曾孫輩始隨名冠漢姓,形成了承德滿族寧氏的主體。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
①蒙古族寧佳特氏(與滿族寧佳氏同源),世居察哈爾,見《清朝通志·氏族略》。漢姓為寧(nìng)氏。
②蒙古族俄格德格氏,系斡亦剌惕氏分支,見《蒙古姓氏》。漢姓為寧(nìng)氏。
③蒙古族寧嘎德氏(又作寧嘎惕),一以山名為氏,二出自囊嘉台,見《蒙古姓氏》。漢姓為寧(nìng)氏、王氏。
④蒙古族吉喇特氏(又作吉雅特、吉雅德),見《清朝通志·氏族略》,漢姓為寧(nìng)姓、汪姓。

源流六

水族、壯族、布依族瑤族等民族均有寧(nìng)姓。

得姓始祖

寧俞。即寧武子春秋時衛國人,衛文公、成公時大夫。成公無道為晉所攻,失國奔楚、陳,卒為晉侯所執。寧俞不避艱險,周旋其間,卒保其身,而濟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寧俞機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後世寧姓尊寧俞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寧姓發源於春秋時衛國之寧邑,得姓不久,便風光顯赫,見諸史冊者有寧俞寧武子)及其子寧相,寧殖(寧惠子)及其子寧喜(寧悼子),寧速(寧莊子)等均為衛大夫,另有被放逐於秦的衛國大夫寧跪,這樣寧跪子孫和秦寧公支庶便在陝西相融合,另寧戚仕於齊,子孫便落籍山東。
戰國時,有周威王師、趙國中牟(今屬河南)人寧越,秦時有魏(今河北臨漳)人寧昌,東陽(今安徽天長)人寧君,西漢時有東平亢父(今山東濟寧)人寧壽,南陽穰(今河南鄧州)人寧成,東漢有朝歌(今河南淇縣)人寧季,廣漢(今屬四川)人寧叔。這些史實表明,在兩漢時寧姓已分布於今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等黃河中下游省份,並有進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晉南北朝時,寧姓曾繁盛於今山東濟南一帶,故後世寧姓有以濟南為其郡望堂號的。當然,這一時期的寧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樣,有避亂南遷進入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連祖國西南端的廣西也有了寧姓人家的足跡。
隋唐兩代,寧姓名人再次多見於史冊,一改魏晉南北朝時期沉頓的局面,使寧姓發展呈現新局面。兩宋以後,寧姓人南遷者漸漸多起來,並逐漸播遷於廣東、福建。
明初,山西寧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浙江、河南、山東、河北、北京等地。明中葉以後,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寧姓進入山海關以北繁衍生息,並有四川、廣西之寧姓入遷雲貴。張獻忠屠川後,有湖南、湖北之寧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間以後,山東、河北、河南之寧姓隨闖關東的風潮進入遼寧、吉林等地,並有閩粵沿海之寧姓入居台灣,山西之寧姓入遷內蒙,陝西之寧姓進入甘肅。
如今,寧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吉林、陝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寧姓約占全國漢族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號

寧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濟南郡——漢代設定。治所在東平陵(故城在今山東章丘西),晉移治歷城(今山東濟南)。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南、章丘、濟陽、鄒平等地。

郡望

據《姓纂》記載:“衛康叔之後,至衛成公生季亹,食采於寧,以邑為氏。”望出齊郡。 齊 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今在山東省淄博市。

堂號

寧姓的主要堂號有:“齊郡堂”、“達孝堂”、“篤親堂”、“成德堂”等。
堂號:“濟南”、“寬廉”、“解衣”等。

宗族特徵

1.寧姓濟濟多才,早在先秦時期,其名人便競現史冊。
2.寧之古體有兩種寫法,一作寜,乃秦寧公支庶,一作甯,乃衛康叔之後,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他們統統是黃帝之裔,又加後俱簡化為寧,所以寧姓人更無須分彼此了。
3.曾任齊國上卿的衛國人寧戚,他用來打動齊桓公的歌曲可以說是古代較早的一首詩。歌曰:“南山矸白石爛,中有鯉血長盡半,生不逢堯與舜……,長夜漫漫何時旦。”

名人精粹

寧戚:衛國人,春秋時齊國大夫。他懷才不遇,隱於商賈,宿齊東門外。桓公外出他正在餵牛,叩角而歌。桓公聞而異之,謀於管仲。管仲根據他的擅長,向桓公推薦,遂任為大田(農官),後拜為大夫。寧戚為大夫後,管理農事,獎勵墾種,薄取租賦,為齊國的富強和齊桓公的霸業起了重大作用,著有《相牛經》一卷。寧戚仕齊國四十餘年,死後葬於膠水之東,其墓稱“寧戚冢”,位於今山東省的青島市所轄平度市馬戈莊鎮冢東村。
寧喜:(公元?~前546年待考),又稱寧子、寧氏,謚悼子,寧殖之子。著名春秋時期衛國卿大夫。衛獻公姬衎三十~三十一年間(公元前547~前546),寧喜擔任衛國卿大夫。早在周靈王十三年(衛獻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衛獻公被寧喜的父親寧殖驅逐出國。到了周靈王二十五年(衛獻公三十年,公元前547),逃亡在外的衛獻公派使者悄悄告訴執政上卿寧喜:“苟返,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於是,寧喜遂設計謀殺了衛殤公姬秋,迎衛獻公返衛國。當時,老子的弟子、著名政治家文子聽說此事後就尖銳地指出:“寧氏要有災禍了!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他用“舉棋不定”的圍棋術語來比喻寧喜在政治上的優柔寡斷,指出其必因此而亡。
後孫林父以其采邑戚(今河南濮陽)在反叛,並將寧喜謀殺衛殤公之事訴之於春秋霸主晉國。於是晉平公姬彪即糾集了魯襄公姬午、宋國大夫向戌、鄭國大夫良霄、曹武公姬勝(曹滕),組成聯軍在澶淵(今河南濮陽)討伐衛獻公,在擊敗衛軍之後,抓捕了衛獻公、寧喜、北宮等人,押至晉國看管起來。後來,衛獻公再次復位,在周靈王二十五年(衛獻公三十年,公元前547年)起任命寧喜擔任衛國卿大夫。不久,衛獻公厭惡寧喜恃傲專權,於是在第二年(公元前546年)借大夫公孫免余之手,殺死了寧喜,並將其陳屍於朝。
寧越:(生卒年待考),中牟人(今河南中牟)。著名戰國時期周朝大夫。寧越家世代種田為生,但他感到種田太辛苦,便問朋友說:“怎樣才能免除種田的辛苦呢?”他的朋友說:“如果你能立志求學,苦讀散失年,就不用再辛苦種田了。”寧越說:“那么,別人休息的時候,我不休息;別人睡覺的時候,我不睡覺。我苦讀十五年,應當有所成就吧。”果然,寧越從此刻苦讀書十五年,因為品學兼優,周王室的成公就聘他為老師。終於實現了他的志願。
寧成:南陽穰(今河南鄧州)人,西漢酷吏。貪暴殘酷,武帝時任內史,後畏罪解脫歸家。再起為關都尉。人說:“寧成治,如狼牧羊。”他任濟南都尉時,執法十分嚴厲。後來任關都尉時,出入關的人都哀嘆:“寧見乳虎,無直寧成之怒”。後來寧成辭官回鄉經營,居然也大富大貴,家族昌盛。
欽州寧氏原居住於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南朝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其地被北魏吞占,於是舉族南遷,落腳於“南平僚”聚居地區,成為南平渠帥。梁武帝時(502—557年),族人寧逵出任定州(今廣西桂平)刺史,總督九州諸軍。陳朝,改任安州(今廣西欽州市)刺史。寧逵死後,其子寧猛力為寧越郡(後改名欽州)太守,對居住在這一帶的烏武僚“修其教不易其俗”,將他們團結在一起,因而得到他們的擁戴,成為烏武酋帥。
寧賡: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唐代官吏。僖宗廣明中黃巢起兵,賡與弟寧袞統鄉兵拒之,守饒、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寧濤: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宋代畫家。善畫,師範寬,多作關右風景,以精雅稱。
寧智:絳州曲沃(今屬山西)人,北宋學者。舉鄉貢進士。通《五經》,教授晉絳。其德性學問,為時所重。
寧時鳳:饒州浮梁(今屬江西)人,南宋官吏。進士出身,官蘄春主簿。金兵至,眾皆驚懼,獨時鳳慷慨陳詞,卒死於難。
寧玉:孟州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元代將領。膂力絕人,從世祖渡江有功,授百夫。後攻襄樊、滅南宋,累官浙西道都元帥兼沿海上萬戶。
寧正:鳳陽府壽州(今屬安徽)人,明初將領。沉著有膽略,隨朱元璋征討四方,並屯田數萬頃,兵農饒足,積功至四川都指揮使,後守雲南。
寧欽:湖廣衡陽(今屬湖南)人,明代官吏。正德時為御史,諫武宗南巡。又奏革吉王府漁稅,定遞馬之制,減帶徵之數。
寧調元:湖南醴陵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者、詩人。留日期間入同盟會,民國成立後,任廣東三佛鐵路總辦。後因參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凱所殺。有《太一遺書》。
寧澤濤:1993年3月6日出生於河南鄭州,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游泳隊運動員。主攻短距離游泳,主項為自由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